可在我脑海里,还有个人,也应在此地受到格外尊重,他,就是享誉世界的作家米兰·昆德拉。怎么没见提起?当中文版的米兰·昆德拉作品封面、百度搜到的词条都注明他是一名捷克作家时,布拉格人似乎已经把他淡忘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广场内外、桥上桥下,看不到这位著名作家留下的痕迹。交谈中也没人提起他。原来,他在1975年离开了祖国,再也没回来,让捷克人对他伤透了心。
捷克民众热爱艺术像热爱自己的生命。尽管世界文坛一直将卡夫卡列入奥地利作家,但捷克不答应。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在布拉格创作了《变形记》等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品,凭什么是奥地利人?就因为卡夫卡的成长年代,布拉格尚处于奥匈帝国?可他逝世前,捷克已经建国。他就不能被留在国家之前的历史里了。
但米兰·昆德拉跑到法国并入籍,捷克人就不想念他了。布拉格非常珍视与米兰·昆德拉同时代的作家克里玛。两人在1968年苏联坦克入侵的“布拉格之春”,书都被禁止出版。后者虽然当时全家在国外,却在国家危难之际,赶回来了。后来被美国的大学邀请去讲学,又回来了。而米兰·昆德拉却选择了离开。克里玛说,对于作家而言,“在国外就像割掉了自己的翅膀”,只有选择自己的民族,才能写出最好的作品。
当然,在国外也可以有成就。米兰·昆德拉的名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是在国外创作的。但他用的还是母语,写的还是自己国家的生活、思考。他始终离不开祖国的影响。后来他尝试用法语写了两本书,就再无人提及。如今,虽然他已成为世界性大作家,可同胞却把他遗忘。(张晓然)
关键字: 内容标签:米兰,昆德拉,评论米兰 昆德拉 评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