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无言:思想流萤•三_自己的-艺术-美国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
 
那些未敢深思而徘徊脑际的闪念,下意识地被积习吞噬,所剩残骸也被理智灭活;浪漫情怀、率真激情不自觉在心

那些未敢深思而徘徊脑际的闪念,下意识地被积习吞噬,所剩残骸也被理智灭活;浪漫情怀、率真激情不自觉在心扉的斑斑锈迹间消弥,崇高和良善早已萎缩而遁形于人性与道德之穷途末路;透视关系的前端凸显出经不起放大的现实,在思想辉芒的灭点,孤苦无告的灵魂踽踽独行。

——作者题记

D2wpAAmx0zxBhls1Y05yP9CRBXsy7bEwjsldUgyF.jpg

▲无言C类作品:残梦2020

■ 买单

人类希冀长寿。长寿之自然科学归论十分复杂,其高深艰涩程度不是本人这等“理工盲”有胆量可以企及的。不过,刨根问底,长寿之由无非二宗:先天遗传与后天自修。

先天遗传所谓:父母耄耋欢度而期颐终年。这当然是得天独厚的基因。

(古汉语泛称:八、九十岁曰“耄耋年”,100岁及以上曰“期颐年”。)

后天自修是论:尊重自身体质,饮食自成体系;懂得人与兽的基本分野——精神生活。

大自然中,很多野兽具有一定层级的大脑活动,但是唯独人类具备完善的高级意识,而高级意识活动的内伸、外展,就是思考、创造与精神渴求——这是灵长动物之巅的精神意义人和物质意义人的分野。近阳春白雪,遁下里巴人;悲悯仁爱,敬畏神圣;虔善童真,恩德在心;营养思想,灌注精神……乃为“精神意义人”一生的必修课题,可以没有文化生活,不能没有精神境界。无数先例、事实证明,这也是一个族裔、一个民族高级或是低级传承的精神基因。

人生在世长寿百余载,不过三万多天。眨眼间,咿呀幼婴、懵懂稚童、纯真少儿以及青春无忌——已成昨日;而立即届,至30岁已经减少一万余天;再刨去拼争事业、战胜疾患、人际涡漩、艰难险阻的湍流岁月……好不容易过关斩将、攻城拔寨、男欢女爱、孝老育少、悲欢离合、一路博弈,秋霜鬓染——终然有幸成为“60后”而退休。可是,感悟人生、独立思考、升华生命的时间不过还剩一万余天。

然而,还能有一万余天感悟只有一次的生命吗?除非有效生命值≥期颐年。

设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于期至“60后”、“70后”之人生,而年轮未能继续“迭加、逾越”……那么,更多的悟道、更多的期许、更多的想往、更多的忧伤和欢愉,以至于倾尽一生所盼到天伦之乐的日子和辛苦又心苦一辈子才换来坐享其成退休金的岁月……将被殡仪馆那摄氏1200度的炉温焚化为缕缕青烟,至或被广袤土地那无以数计的微生物蚀刻成凄凄白骨……当一切的一切都被生命划上句号,一个“人”唯一的所有,就是再也无以感知的绵绵无尽的遗憾。

好吧,享受当下每一天,吃喝玩乐。吃喝在先,玩乐则断了下文。今日没有时间研究保健,来日定有时间躺在医院。

进入成年以后,父母的遗传因素对于一个人的身心体魄、相貌气质已经不再那样“原封把控”;随着年龄与日俱增,不自主地“相由心生”。

外观气质来自于心性,并且毫无保留地昭示出一个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积习,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决定性的客观诱因:“不教之教”——工作性质对于一个人的心性是潜移默化地不教育的教育,这也直接辐射到人格趋向和饮食惯性而不可避免地塑造着其心性的美善或丑恶……直至身不由己地体现于外在气质和体态形象。

病从口入、相由心生、不教之教,此乃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之颠扑不破的真理,其中当属“病从口入”——饮食为第一要义。一个人当下不假思索地满足口腹之欲吞下的每一口饭菜、酌饮、零食……将来必定要让生命——这座有机体化工厂为之买单。

买单——中性词,因个人修为赋予它的内涵而定褒贬。

降生迄今,每一次啜饮、每一口咀嚼,均与生命的安康或病患息息相关。当一个人真正独处——心智归属自我的时候,抛弃任何外界杂念,特别是摒除自己的理智,进入下意识随机状态,这时候就能感受到机体发出的细微“倾诉”:无论是“官能性”还是“器质性”最初的不适所在,都会于一个人“倾听身体”之际得到机体传达的宝贵信息。这信息可能细微到不易察觉,但多数情况就是自己不假思索的餐饮积习造成的、机体运作不畅所致的隐患发出的、生命本体最为原始的呼唤、呼救。

KiKO0TCvhJ9PU0G16GkV5e32zgvMocxCWqEY2PI4.jpg

▲非一日之寒:无言.瑜伽.于家2020.02.20.

能否“倾听身体”的细微呼唤并寻求、解析相关因由,是一个人生命是否敏感、灵光的实质体现,也是思想对于机体呵护能力的灵敏度反照(这也同时反映出一个人是否经过生活历练、学习积淀已经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而“言必信,行必果”的自我餐饮、生活习惯调整、修正,则是人生自律与否的能动性之现实映射。

可以想象,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及生命形态都不负责任的人,何谈对工作尽职尽责、对自己热爱的事业殚精竭虑而为之呢?

曾经在一篇通讯中读到——日本政府规定:政府职员,特别是国家幕僚,男性腰围不得超过94㎝、女性腰围不得超过86㎝(记忆中大约是这个数值),而这一规定呈现给民众的结果,屡有媒体镜头曝光存鉴、得以印证。

如果是公职人员,其整体状态将是国民素质的不言标志;如果已为人父母,其综合形像将是家族素养的无声宣告。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除却特殊感染、传染的疾病,通常意义上,科学平衡饮食的前提之下,强大而独特、高级而精密的机体拥有自己优良的免疫系统以及“肝解毒、肾排毒”的天然“保安”与“维稳”机制,能够维护、保障肉身不发生非自然的疾患(衰老伴随的自然疾患另当别论);很多时候的罹患病苦,都是自己常年违拗科学生活准则、无节制地朵颐饕餮而“欲壑难填”,终归导致病从口入。

一个人所“想吃”的餐、饮,并不完全是机体流畅运作本身所需要的营养成份;除了“想吃即所需”的那一部分机体营养之外,有时候你“想吃”的、诱惑你的“那个味儿”正是有害于机体的“人工毒”——层出不穷的、千变万化的、带来味觉刺激与快慰的、利益驱使而人工为之的化学添加剂。

现代人“想吃什么”,某种程度取决于随波逐流的餐、饮惯性所形成的“心理想往”,也就是主观意识支配的“食味欲望”,很大范围内并非本体的生理需求。其实身体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你(主观意识)不知道——在这一点上,机体常常被“想吃什么”这种无所顾忌的主观食欲造成的后果所荼毒而使它生病,甚至病得不轻。

对自己的健康都不能“言信行果”负起责任之人,遑论对亲人负责——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任何家人的病患都是家庭的灾难。

太多的盲从,太多的病苦。太多的夭折,太多的悲剧。

悲剧使人思考,思考必有心得。喧嚣使人轻佻,轻佻必有失落。出生肇始,一声啼哭惊天动地,昭告天下:生命苦难、人生维艰——孰人甫一问世是在笑呢?!从来,发人深省、走向成熟的不是欢笑,而是眼泪(多是心在流泪)和眼泪引发的深思。

不科学的餐饮结构、不合理的烹饪方式,必将以一个人的相貌体态、体味气息……公诸于众,并且致使自己病患加身。明白这一真谛,依据自己的机体特质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饮食架构(包括烹饪方式),遵从身体所需,而不任凭主观食欲,就会惊异地发现“周身通泰、安然无恙”居然可以如此简单,身心收益莫此为甚——“最重要的,我学到了这样一点,亦即你就是自己的医生,要由你来治愈自己。关键是忘掉自我,忘掉自己的思想,让身体自我康复,它知道该怎样做。”([美]安德鲁·韦尔著作《不治而愈·第三节:证言》洪漫、刘立伟翻译;Dr.Andrew Weil哈佛医学院医学博士,图克森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医学社会预测部副主任、综合医学计划主任)

概率而言,健康或疾病,大多源自个体摄入的每一口饭菜、啜饮的每一口液体、馋嘴的每一口零食,当然,还有生活细节、习惯以及思考定位和人生觅求的取舍——进入机体的餐饮、出自身体的言行,无论良莠,终将形成本体修为而为自己的生命买单。

qmnLo331Eid2ogk78muEiDjoee3dAjlLyifxqNuf.jpg

▲无言C类作品:钳制 2020

■ 钱

生命(不惟人生——包括一切生命)之悲,莫过于没有目标、没有升华地重复昨天的生活型态。

如同历史进步一样,人的思想阶梯攀升是艰难缓慢的;也如同历史倒退一样,人的精神梯度滑落可以发生在一夜之间。

“人生任重道远,深知使命依然。巍峨耸立的身心,带着白昼的疲倦,最向往委身于星稀月寂的沉夜。每一个耿耿难眠的夜晚,宁思静绪——虔诚地拜谒叔本华、尼采、萨特、加缪,甚至永远站立于人类思想制高点的康德、精英主义者波德莱尔的‘神启’亦时而闪现……每临此刻,在诸君的思想辉芒照耀中,透视自我,检讨人生,实在难以解脱之际,只好踏上‘但丁之舟’,恳请其载我共赴‘炼狱’之河,陶冶白昼的污浊带给灵魂的感染和心神的强迫;每临此刻,凄楚惶惑的心头凸凹被思想巨擘的哲学神谕抚平慰藉(虽然明天又将褶皱),千疮百孔的心灵伤痛被精神巨人的哲理布道施洗弥合(虽然明天又将残破),疲倦惊恐的机体紧张被灵魂巨匠的哲思洗礼舒缓解脱(虽然明天又将蜷缩)……不自觉地,眼前映现出那首镌刻在心扉的十四行诗的著名段落:

给我呵

你那辛劳困顿

向往自由的痛苦哀吟

还有暴风雨中的惊魂

和蜷缩的身躯

我为你高举明灯

伫立在时代金门!

——Emma Lazarus《新巨人》(翻译:Laura Wish)”

(摘自:无言《精神领地坚守的告白——艺术与精神的轮回》)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心灵的舞蹈,只能翩然于内心高尚的中央舞台。也只有这样的时刻,心灵才能息止“向往自由的痛苦哀吟”而停靠在平静渊深的思想港湾,“还有暴风雨中的惊魂/和蜷缩的身躯”才能在冥想中找到平安温情的精神归宿。故此,无论生活赐给身、心何等的艰难困苦,决然不能惆怅满怀、坐以待毙而没有“起舞的日子”,尤其不能没有心灵的舞蹈——高贵的情操、神圣的想往、美好的感觉。

一个人能够想往,能够感觉,能够呼吸,能够餐饮,能够阅读,能够在早晨醒来,能够与情侣耳鬓厮磨,能够安享孤独、深入思考……这些貌似不经意的流程,却是难能可贵的生命活着的标志和象征;贫穷或富足、舒适或病苦、拒绝或顺从、柔弱或强硬、坚守或任性、判定或随意、妒羡或傲岸……都是只有一次的生命尚在思考作为、尚存于人间世道的证明。

生命是一次性的消费。无论璀璨短暂或安度终年,人生之路有去无回,只能走过这一趟。历史性的、残酷的人生,只有结果,没有如果。是否仁慈,是否尊敬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在于个人修为。“是你的言行告诉别人,我自尊,我高贵。”(欧洲谚语)

一个人的尊荣,源于自爱之外延。一个人灵魂的高度,与其社会杂碎事件知晓率、生活潮流融汇率负相关。一个人心宇所在的精神纬度,与之心理敏感度、思想纯净度正相关。

伴随“年轮”增长、学养增生、心智成熟、生命升华,思想者在社会的万顷波涛中逐渐下潜。一个人思想下潜的深度,与其社会关系的浓度负相关。一个人的孤独感(其中部分是独处需求),与之生命的建树和悟道正相关。

“世界愈而物质,精神愈而贵重。……思想愈深刻,物质愈淡漠。距物质愈远,离精神愈近。”(无言《滑向蓝色领域》)一个人对思想富翁追慕的热望,与其物质占有的欲望负相关。一个人的精神位格高度与之生命修为的境界正相关。

事实上,无论是精神意义的人还是物质意义的人——与我们只有一次的生命“正负”皆尔相关的,只要一息尚存,最实际的,归根结蒂也就只有一个字:钱。

钱是一个人智慧的结晶、能力的体现、辛劳的报偿、心里的底垫、生活的保障、事业的梯航。

钱既可以架设一座通向良善美好生活的渡桥,钱也可以挖凿一泓堕入痛苦罪恶人生的深渊。

钱既可以金黄让生命亮光闪闪、生活优渥奖赏,钱也可以铜绿使生命锈迹斑斑、人生劣迹昭彰。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财,一旦沦为一种非份妄念,势必陷入精神囹圄而丧失生活的情趣、摧毁人生的激情、降低人格的高度、丧失道德和尊严,终将损耗生命的长度;至于沦落为“兽性人”的存在状态则另当别论。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这句早已经把大脑“海马”记忆中枢磨出茧花的“陈词滥调”而今被严酷的现实提炼成更为凝炼、刺痛、遗憾、悲哀的写照:人没了,钱还在。

钱并非一切的一切,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思路至此,想起女儿十年以前转发给我的一封电子邮件,于此,容我再度引述(曾经引述在本人论著《精神领地坚守的告白——艺术与精神的轮回》之文中)。这是南非传教士安东尼·德·克鲁德(Anthony de croud)传播于基督文化背景国度的一首荷兰民间谚语(其实无异于一首哲理诗篇)——《钱》

钱能买来书籍

但买不到知识

钱能买来钟表

但买不到时间

钱能买来一张床

但买不到安心的睡眠

钱能买来房子

但买不到一个家

钱能买来医疗服务

但买不到健康

钱能买来性

但买不到爱情

钱能买来血液

但买不到生命

不言而喻,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对于个人、家庭、族裔、国家、民族,以至对于历史的进步,何其重要。

vWGxBIFbS6ab9Kk2F9Mige4O5S517Mu2cA3NIVd0.jpg

▲非一日之寒:无言.瑜伽.于家2020.02.20.

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文艺复兴之涟漪波散欧陆大地。文艺复兴余波未平便催生出起始于英国、兴盛于法国、弥漫于欧洲的17-18世纪思想启蒙运动——科学、艺术、哲学、文学、史学……牛顿、孟德斯鸠、康德、伏尔泰、卢梭、莱辛……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艺术……各方成果百花齐放,思想伟人、科学巨子、文学艺术成就层出不穷。

文艺复兴孕育生发思想启蒙,从“君权神授”的愚蒙到“天赋人权”的开明……欧洲天翻地覆,人类思想井喷。思想解放激发行动能量——开启17世纪欧洲大航海时代,继之孵化18-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终而人类生产力爆发,机械化,电气化,电子化,直至当今全球信息化。

13世纪准备,14世纪发动,15世纪展开,16世纪鼎盛,17世纪落幕的伟大的、无以伦比的、促进人类思想发育和精神升华而为历史巨轮前进提速的文艺复兴运动,宏观而论,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前驱。

精神前驱:中世纪哥特艺术“引体向上,与苍天对话,追求更高更完美”的境界,以及中世纪苦修派领袖圣·方济各“人性自由,灵魂修炼,崇尚纯粹之美”的导向——形成的精神动力。

思想前驱:但丁、彼特拉克、卜伽丘等诗人和文学家的作品对人们的陶冶,以及由于统治千年的拜占庭帝国覆灭而逃亡到意大利的希腊、罗马学者传授古典文化的影响——形成的思想动力。

上述两个驱动固然不可或缺。然而,历史还在等待。历史还在殷切地期待着一个决定性的条件,才能成全最为关键的第三个前驱——钱,即国民经济强盛。

果然,中产阶级起来了,接着富豪应运而生。历史雍容浩荡地行进中,美第奇(Medici)家族“盛装莅临”——三个教皇,两位法国皇后;从农民起家,做羊毛事业发展壮大,一直登峰银行巨头。

佛罗伦萨美第奇族裔的“富三代”豪华公洛伦佐出现了。他具备良好的文化学识修养、高贵的艺术审美情操、高尚的聚贤集能情结,慷慨解囊,斥巨资设立以古希腊哲学家命名的“柏拉图学园”,奖掖文化,收集文献,广罗人才;由此,一批艺术、文学、科学天才簇拥在美第奇麾下。

豪华公洛伦佐不惜重金“养育人才、滋哺天赋、激励创造”的同时,亦使族裔升华,摆脱纯粹商人阶层而于世界艺术史、人类发展史永垂英名——终于完成文艺复兴亟需的第三前驱——经济动力。

不可避免地、无可替代地、历史性地——以佛罗伦萨为中心,人类发展史上,历时四个世纪、最伟大的精神建设、最壮丽的科学文化艺术运动——文艺复兴辉煌启幕!遂尔,旷世罕见的傲人成就彼伏此起,比肩林立,与日俱增;诞生了批量的耀眼的艺术巨擘、科学伟人,灿若群星一般将人类思想和精神从中古的阴霾中照亮并解放,自此,世界异彩纷呈地迈向现代文明——

“文艺复兴三巨子之一达芬奇顶着教会高压秉烛剖尸而开辟科学意义的人体《解剖学》之先河,洞开医疗科学之门,人类从此告别术士巫医时代;文艺复兴晚期哥白尼独树一帜,把日心说的光芒投向人类自负盲从的认知沼泽,颠覆知识体系,将后人引向对科学谦卑恭敬、日趋理性的思想殿宇;其后,伽利略、莎士比亚……接踵而至。”(摘自:女儿写给父亲的《万言通信》)

这就是钱的力量。在经济“发育”的基础上,文艺复兴由文化艺术主导,以人文精神建设而完成;并且一直耸立于人类历史的峰巅,迄今无可超越。

如果,文艺复兴未曾被驱动而兴起,那么由此(文艺复兴)引发思想变革并催生的欧洲工业革命、继之缘起的机械化、电气化、电子化、信息化的人类历史将会顺序后延、姗姗来迟——具体实际地说:现世尚与火车、飞机、高铁、地铁、电梯、电话、电脑、手机、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无缘,当代人的“悲惨”境况可想而知。

如果,豪华公洛伦佐不是拥有高贵的审美情操和高尚的精神内涵,而是一身铜绿,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农民或者市侩起家的土豪商人,决然不可能完成驱动文艺复兴如此千古流芳之丰功伟业;更何况,不言的历史长河以及无声的客观现实中,“富不过三代”的残酷事实屡见不鲜。

如果,豪华公洛伦佐不是拥有“聚贤集能、挥金养才”的宝贵情愫,而是一身铜绿,充其量不过是昙花一现与同代土豪一道被历史尘埃所覆盖,决然不可能与文艺复兴这般人类登峰造极、光辉灿烂的历史同闪耀、共殊荣而光宗耀祖!

毋庸置喙,与经济同等重要的是精神。精神的强大可以博取经济强盛——这一定势不能绝对地反向逆推成立,只能相对地由人的意识形态级别来决定其走向——经济的强盛可以使精神升华,也可以使精神败落。

西方世界的富豪一族,多以慈善家、艺术品研究或收藏家著称——心理层面上,其目的只有一个:自我精神建设。通过精神建设确保经济大厦稳固而不被倾覆。

当财富积累的宝塔到达一定高度,有思想、有精神的人就会付诸心力升华自己的生命“型态”(“型态”是内在,“形态”是外表),改写家族史,摒弃追求金钱的单一目的,致力于提升族裔的社会阶层,以此避免被历史纳入土豪劣绅行列而时过境迁、灰飞烟灭。纽约博物馆曾经有过一次引人瞩目的展示:非洲艺术。这是石油大亨、著名慈善家洛克菲勒之家族后裔的贡献,他因此被誉为非洲艺术研究成就非凡的专家而成为一名颇具建树的艺术史学者。

经济、精神,缺一不可。经济发达,精神匮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经济大厦迟早坍塌,遑论提升家族阶层、完成民族使命。

“中古以后,哥特精神之余晖照耀下,欧洲历经十四、五世纪至十六、七世纪的文艺复兴,十八世纪工业变革;而十九世纪,美国经过了所谓‘超验主义’的文艺复兴的思想洗礼。……在充足精神给养、高度思想建树、丰厚宗教陶冶之中,欧美进入20世纪。”(无言《啊,我年轻的女郎》)

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之于美国,最大的“恩惠”就是迫使欧洲大量的科学家、艺术家投奔自由,从而使得美国因此尝尽甜头——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巨匠,其首先是精神富翁,在提升美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同时,也无形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提升了美利坚国民的精神高度。

所有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最高级的成就,无一不是以经济作为地基而建筑在高贵的精神领地之上。这就是欧洲强国、美国、日本雄居世界之有目共睹的重要成因和不可辩驳的史实。

美国的科学和经济水平居世界之首,而美国对于欧洲的文明古国始终毕恭毕敬,甚至对英国女王“俯首称臣”——足以见得精神的厚度和信仰的份量多么令人折服。

200多年以前(18世纪晚期)的北美洲13个英国殖民统治属地的人民在华盛顿总司令带领下揭竿而起、殊死战斗,一举打赢了名垂青史的“独立战争”,成立美利坚合众国;于是,大度开放国门,吸纳全球英才,国力勃然而起,雄居世界之冠——美国一路飞黄腾达,从来没有丧权辱国、悲情重压的民族感情锤炼和民族苦难史沉凝的历程。

建国200多年的美国,精神的根基、信仰的土壤绝然不可与根深蒂固、贵族丛生的欧洲相提并论。美国虽然是自由之邦,但其首先坚信不疑:信仰与精神对于“齐家治国”何等重要;因而美国同时还是基督文化教育背景的国度,即“精神重地”,仅凭美国律法的“精神赔偿”这一项——精神无价、巨额赔偿,便可窥斑及豹。

信仰带给内心坚毅的同时,也赐予人一种神圣的精神光辉。金钱,一旦与精神修养、内心信仰相融合,将铸造出一种金贵的素养,势必转换为前进升华的能量,终而使历史熠熠生辉。国邦、家庭、个人皆尽其然。

rmEkHJf0RuBJOT72DyC4JfssSDQ3LVSXGuTLayXJ.jpg

▲无言C类作品:危险关系 2019

■ 一个人哭泣(无言其人)

他自恃率真,其实很幼稚。诚若——“他在这里长眠。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英国科幻作家阿瑟·查理斯·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e的墓志铭原文翻译。此名言的中文网络演绎版本: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

缪斯(Muse古希腊神话中综合艺术女神九姊妹合称)总使他激情满怀。他是痴心不改的艺术使臣。文学、哲学、美术、音乐、舞蹈……大艺术对他生命的浸渗、灵魂的印染、激情的引燃,何其渊源、深重、炽热而伤感。

他不够从容,总是思想洋溢。交响乐陪伴他安静的外在之下——直视内心伤痕隐痛的自我,解读世间人兽难分的现实;对本体、对众生激烈地思考探研、拷问厘清,弹射臧否、擘肌分理;更凌厉也更柔软的的思想,矛盾深涵而痛苦敏感的人生,铸就其悲悯仁慈的情怀。

物欲遍野的世界,更使他以书香门第为荣——“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明·李乐)。深居简出于自己的“深山净土”而研习思索,沉降升华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而昼夜雕琢,情有独钟委身于仪态万方、风情万种的缪斯女神的温馨怀抱而依依不舍。

“艺术家必须是个生性孤独,好深思,爱正义的人;是个慷慨豪放,容易激动的人,流落在萎靡与腐化的群众之间,周围尽是欺诈与压迫,专制与不义,自由与乡土都受到摧残,连自己的生命也受着威胁,觉得活着不过是苟延残喘,既不甘屈服,只有整个儿逃避在艺术中间,但在备受奴役的缄默之下,他的伟大的心灵和悲痛的情绪还是在艺术上尽情倾诉。”([法]丹纳著作《艺术哲学》傅雷翻译)

然而,他却是“社会学”挂科的巨婴。“他在某些方面知识的匮乏和他在某些方面知识的渊博,一样让人惊讶。”([英]柯南·道尔爵士名著《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一部·第一章》吴朝华翻译)思想和艺术生命洗尽铅华,虽则进取意志不息,但与时代契合度甚低。也正缘于此故,他身心更加隔离社会而清高、精神更加远遁尘嚣而纯粹——“在备受奴役的缄默之下,他的伟大的心灵和悲痛的情绪还是在艺术上尽情倾诉。”

他与孤独相依偎,同缪斯共缱绻。追崇“精神贵族”,但又无际的自卑——他将永生低下高贵的头颅……幼稚而成熟,前卫而固守,浪漫而经典,傲岸而忧伤,忍毅而谦和;两鬓秋霜而童心如许,恭顺良善而自由个异,从谏如流而苏世独立;深陷人间悲痛之最而信念甚笃不易初衷,饱尝人性险恶之苦而襟怀坦荡满腹虔诚;恩铭在心世物万恒,空灵冥觉天地恭行。

他从不染酒烟茶肉,几乎不吃饭店,因而不懂得菜单上的品名所对应、包含的食物内容,就如同他至今仍不能识别各种小汽车的品牌一样的愚不可及;身心清新,茕茕孑立,苦心孤诣,羞与哙伍;不善人际,不谙尘世,不懂民俗,不过节日,不主故常,不落窠臼——说白了,就是一个当代社会自作的“苦行僧”而已。

人类历史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副其实的苦行僧,是中世纪晚期、文艺复兴前期的意大利苦修派领袖圣·方济各(San Francesco),其精神境界耸入云端,高不可攀。

天主,吾祈作祢和平使臣

于仇恨之所,吾播种仁爱

于伤害之所,吾播种宽恕

于猜疑之所,吾播种信任

于绝望之所,吾播种希望

于黑暗之所,吾播种光明

于悲苦之所,吾播种喜乐

吾弗企慰抚,愿慰抚于人

吾弗企体恤,愿体恤于人

吾弗企爱佑,愿爱佑于人

夫施舍予人,即已被施予

夫宽恕予人,即已得宽宥

夫丧失生命,即已获永生

阿门!

——13世纪圣·方济各所作祝祷辞(这篇祷文自1936年起流行于美国;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就职演说引述了这篇融注着优美、伤感和仁慈、博爱情怀的祝祷辞。)

圣·方济各,年轻志远且具有良好的学养,通晓包括拉丁文在内的多种语言,立志成为精神富翁,与父亲(富有的纺织商人)割裂关系,放弃财产,布衣俭行,逃离世俗;女友对他仰之弥高、爱之弥坚,形影相随、言行相伴,于深山密林间隐修升华,饮清冽泉水,哺天然食物,与动物为伴,同天地为盟,追随者甚众;为了遏止自身欲望而使灵魂圣洁至尊,每到夜晚,他裸体翻滚于玫瑰花丛,让玫瑰花的芒尖刺痛、惩罚自己的肉体。

时至今日,意大利的阿西西(Assisi圣·方济各出生成长之地)居然有一片不长刺的玫瑰花世代繁衍——传说圣·方济各裸体碾压之后的这一片芳菲,从此就生长出驰名全球的“无刺玫瑰”……

世人对圣·方济各的怪诞言行百思不得其解——殊不知“汝之毒药,吾之蜜糖”乃尔!

我不贪恋赫赫的名声

爱情才能暖我心灵

竖琴发出的激越颤音

也能使我热血沸腾

但往往当我欢笑之际

心儿会痛苦、忧愁

在狂欢尽兴的喧声里

忧思压在我心头

——《致友人·1829年》([俄]莱蒙托夫)翻译:顾蕴璞

BA5VEiGXmF4WH5iurH0ZACUdxzkLXnmqhBKAO4lU.jpg

▲非一日之寒:无言.瑜伽.于家2020.02.20.

安然静谧的白昼,万籁俱寂的夜晚,启动多通路调音坞,遂尔接驳自己手工改制的德国“老森”(森海塞尔sennheiser)业已停产的一款收藏级2.4GHz顶级无限自由传输协议、无压缩、无音损HiFi(高保真)开音型耳机系统……那苦行僧般“不能与时俱进”的身心顿时浸泡于汩汩流溢的音乐甘泉——

“一趸柴可夫斯基”魂魄悸颤,“一部德沃夏克”自信傲岸,“一簇意大利歌剧集萃”优雅性感,间或“一泓爵士”辽远梦幻,甚或“一场摇滚”倒海排山,又或许“一波宝岛老情歌”悱恻缠绵……低频拳拳到肉、中频温润醉人、高频妖娆明媚,足以使他心神饱汲、灵魂洗礼、思想盈溢;当临此境,要么阅飨神哲伟人而倾心相与,要么在WORD界面走出一行一行文踪笔迹,要么闭目冥想神游远弋,要么深度拷问人性并严厉地检讨本体,要么诉情于艺术女神如醉痴迷,要么灵感垂降、内心阵悸——新作“圣诞”、激动不已……从而每每度过自己心灵的节日。

“我唯一的乐趣就是艰难探索,我唯一的休息就是抑郁沉思。”(米开朗基罗)夜以继日地艰难探索、抑郁沉思中,他更多地承享内在的孤独与苦楚和内心的忘情与富卓——这样的时刻,才能彻底回归自己的灵魂之隅;这样的时刻,才能洞穿魑魅魍魉的卑下伎俩;只有这样的时刻,才能让思想的健足踏越人性的沼泽;只有这样的时刻,才能以智慧之眼纵观历史并修正未来的航向;也只有这样的时刻,才能成为一个自然意义的人而有资格荷载一颗纯净的心静卧缪斯女神温柔多情的怀抱。

“我将永远幼稚、永远激情满怀而不够成熟。如果够成熟,不会有那么多的‘少不更事’;如果够圆融,不会有那么多的动人故事;而如果不够学养,绝然没有如此这般的曲高和寡,抑或孤独悲伤。”(无言《精神领地坚守的告白——艺术与精神的轮回》)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

灵魂只能独行,否则只能受伤。更何况——

“追求需要思索

思索需要孤独

有时

凄清的身影

便是一种蓬勃

而不是干枯

两个人

也可以是痛苦

一个人

也可以是幸福

……”

“太美丽的人感情容易孤独

太优秀的人心灵容易孤独

……”

——汪国真《孤独》

“孤独是一种审美层级。审美决定人生。味觉审美决定机体内在健康状态层级,视觉审美决定个体修养积淀层级,感觉审美决定人生细腻高贵层级,而思想审美决定意识形态存在层级……这一切,决定族裔、乃至民族精神气质与文化物质建树的层级。”(无言《啊,我年轻的女郎》)

女儿21岁应校方邀请,留校任教(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3岁被美国常春藤盟校——“严进严出”著称的、在校生“男多女少”的Dartmouth研究生院最高奖学金录取。

2010年教师节,女儿给父亲书写近两万字之《万言通信》,涵盖生活与爱情、哲学与艺术、音乐与人生、人性与现实等方面的思考(此信2013年9月10日公开发表);父亲以近三万字的篇幅回复了女儿(2013年11月7日公开发表)——于斯摘录以言志:

“亲爱的女儿: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做到‘葆有严谨性’而自觉地不使自己‘社会化’,更不用说会有笑闹的‘轻松’了。所以,很难幸遇‘微斯人,吾谁与归’那个人,不会,永远,或者温和地说:很难。

1978年,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命运多舛的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的著名演讲中,有一段振聋发聩、空谷足音一般地尖锐反思:

‘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不是吗?!人的脑子倘不被有用的东西填充,将被无用的东西占据。我们因之而收藏了一些今世大众看似不需要的——我们幼稚地视之为宝物——填充自己的精神领地、思想殿堂和灵魂古堡,如此而已。

因此,我的一生,将以‘最高额度’时刻捍卫自己珍贵的‘不知情权’,而使只有一次的生命和来之不易的思想尽力葆有纯度和高度,以期坚守精神贵族的存在。”

女儿在她的《万言通信》中,饱含对父亲的深情与理解,她以优美整齐的语辞,重新全文翻译了美国女诗人埃拉·惠勒的著名长诗——

“爸爸,请允许我借用一位女诗人的一首诗来抚慰您心中的伤痛——这首诗标题也叫《孤独》,是19世纪中晚期至20世纪初期的美国女诗人艾拉•惠勒•威尔科克斯(Ella Wheeler Wilcox)的著名诗篇,记得我在大二时曾经在家里朗读和口译过这首诗——还能记起吗?下面是我最近为爸爸翻译的《孤独》全文,送给爸爸(网上有另一种句式和内容不尽相同的翻译,不知道爸爸喜欢哪一种)。”

《孤独》

“你欢笑

世界同你一起欢笑

你哭泣

只有你一个人哭泣

……”

XIcnMg4QnOxhfHyss7ftURJm4SuY4x10fFCxc2qF.jpg

▲无言装置作品:铁泪 1999

(《思想流萤》全文完)

无言简介

无言

英文名Silence Wish

1998年加入英国本土皇家摄影学会(RPS)。

■奖项(以往主要国际获奖)

1999年,入选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年展。同年,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专业刊物《创意新闻》跨页专栏刊载6幅作品,并于封面予以文字高度评价。

2000年,荷兰国际反转片专业联赛。送展4幅,3幅5次入选,其中Vision 1(视觉1号)同时获得美国摄影学会(PSA)金牌、世界摄影艺术联盟(FIAP)荣誉勋带。

2000年,奥地利第9届超级摄影巡回展。送展4幅,其中3幅-视觉3号、项链7号、印象18号连续10次入选。

2003年,121幅作品通过美国国会版权局审核,授予国际版权认证。

2007年,美国格林塔林第31届国际反转片联展。作品“第2层楼”获得荣誉提名奖。

2008-2017,十年沉寂。

2018年,北京798艺术区AWE GALLERY(无言工作室)个展:《存在》/《铂金印象&菲林魅影》。

■学术(近期艺术思想论著)

《滑向蓝色领域》

艺术网2018.03.02

http://m-news.artron.net/20180302/n989359.html?from=timeline

艺术头条2018.03.02

http://artexpress.artron.net/wapNewsShare/1/241683?from=timeline

英文版2018.03.26

http://en.artron.net/news/news.php?newid=992335&site_id=1&channel_id=21&column_id=62&from=timeline

《拍摄时代——女性人像的兀说》

艺术网2018.04.12

http://m-news.artron.net/20180412/n996028.html?from=timeline

艺术头条2018.04.12

http://artexpress.artron.net/wapNewsShare/248994?from=timeline

英文版2018.05.14

http://en.artron.net/news/news.php?newid=1001283&site_id=1&channel_id=21&column_id=62&from=timeline

《啊,我年轻的女郎》

艺术网2018.07.13

http://m-news.artron.net/20180713/n1011355.html?from=timeline

艺术头条2018.07.13

http://artexpress.artron.net/wapNewsShare/269177?from=timeline

《美国超验主义思想沿袭:以史诗电影<乱世佳人>为例》

发表于《四川戏剧》2018.11.06

(核心期刊,检索:北大中文、知网)

《精神领地坚守的告白——艺术与精神的轮回》

艺术网2019.01.07

http://news.artron.net/20190107/n1041527.html

艺术头条2019.01.07

http://m-news.artron.net/news/20190107/n1267778.html?from=timeline

《思想流萤·一》

艺术网2020.06.03

http://m-news.artron.net/20200603/n1078706.html?from=timeline

艺术头条2020.06.03

http://m-news.artron.net/news/20200603/n1414468.html?from=timeline

《思想流萤·二》

艺术网2020.06.25

http://m-news.artron.net/20200625/n1080528.html?from=timeline

艺术头条2020.06.25

http://m-news.artron.net/news/20200625/n1420347.html?from=timeline


关键字: 内容标签:自己的,艺术,美国,自己的 艺术 美国
下一篇:两大国家级博物馆即将在河南开建!_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博物馆-公园||上一篇:无痕的指印——张羽_张羽-谷燕-水印-艺术-地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