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 非洲写生 1979年
文/楚寻欢
最近石虎的名字在各大艺术媒体平台反复刷屏宣传,虽然大多是旧文陈图有意炒冷饭,但也在满屏网红、微拍摆地摊的中国画界掀起了一股难得的艺术异流。有人顿生波澜难道不是因为昨是今非,怀念兼哀伤失落五味杂陈吗?
我知道石虎这个名字是在2012年,要说正视石虎大名,则是在2013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石虎艺术大展”前夕,郭庆祥跟我说要在万达索菲特酒店举办石虎个展的新闻发布会,并申明这个展览与万达集团无关,他只是作为私交朋友出席。这次发布会也是我与石虎仅有的一面之缘,当时我对书画艺术远没有今天的深刻认识与热情感冒,参加发布会只是本职工作,与石虎也无言语交集,故连他的展览我都懒得去看。其实,这次展览是石虎继2004年中国美术馆“石虎艺术大展”之后隐居9年的一次高调亮相。据传为了此展,他的学生投资1200多万进行地毯式宣传,受邀来宾都赠送定价2160元的精装7卷本《石虎书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其大手笔汹涌来势令业界侧目。

《石虎书画集》 (7卷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8)
1978年,石虎出访非洲,以“非洲写生”名震画坛。“非洲写生”是石虎自喻“神觉”之路的开始,因其画风先锋迥异,终生不曾获奖。
石虎好诗,他在1994年成立“石虎诗会”并多次举办“石虎论字思维”诗歌研讨会。窃以为,石虎笔下之艺术灵光与其饱含华夏民族之诗性须臾不可分。
作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范,石虎是改革开放后受西方思潮冲击并与85思潮合流的佼佼者,其《玄腾图》在九十年代以800万港元成交,创此前中国画最高成交价。
方皇图 2004年
石虎断然拒绝“万达”的橄榄枝,以“二石”为耻,只因“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八十年代便暴得大名,旋即长期游历于世界各地,坊间传其为情人逍遥亦为情欲所困,又豪赌隐退,视金钱如粪土。泛舟江湖者石虎,总是在快要被人忘记时出其不意卷土重来。
石虎比衲子年轻两岁,他们是早年就读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的校友,二者均为笔墨高手,然画路与人生轨迹大相径庭:一个沉醉于一招一式的故纸堆,徘徊于工艺美校教学退休四平八稳;一个勇闯陌生而鲜活的未来,笔墨与人生同步跌宕传奇。
石虎与李老十是彼时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同事,在李老十声名鹊起于“新文人画”运动之前,作为前辈的石虎名号早已如雷贯耳,如今这对老少双雄阴阳两隔,令人唏嘘。

磐构图 2004年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石虎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没有遇见同类。石虎与范曾、黄永玉、崔如琢并为画界四大枭雄,但又决然不同类。若论江湖经营,石虎是三岁蒙童,后者是成熟老油条,最大不同,前者为画艺修行,后者为名利修行,凭此一点,踽踽独行的石虎诚为异数,因异数而艺术。
石虎绘画天赋奇高,又是画界坚定如一的先锋革命者,或者说是一位胸怀艺术殉道精神者。石虎说:“重复古人叫传统,抄袭洋人叫前卫,从‘八五’到今天,风光不改。中国书画界一直视真正的探索和创造为穷途末路。尽管如此,真正的艺术家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他们矢志不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石虎独立特行的探索精神可见一斑。
石虎艺术的高光在于重彩画,他早期的重彩画有明显的毕加索、马蒂斯、克利、米罗、达利等西方现代主义大师痕迹。新世纪以来,他的重彩画在融入中外传统壁画、漆画、剪纸、金石等民间元素之外更多地强调了笔墨与线的质感,臻入重彩成熟高境。如果说70年代末“非洲写生”系列是石虎探索现代水墨之初潮,那么其后的重彩系列则是石虎绘画艺术之高潮。

水墨人体 77x47.5cm 2012年
石虎的水墨女人体在形式语言上似乎受席勒影响最深,这种席勒式水墨翻版既是其引入异域出彩之处,也是其致命局限性。石虎的水墨女人体仅仅止步于描绘女人体肉欲本身而没有席勒那种骨子里对死亡的疼痛感。他的水墨女人体因其中西结合的理念加上高超的笔墨功夫而散发出撩人的原始激情,偶有异彩,但多见挪用,而乏重构升华,还远没有形成成熟盛开的艺术语言。但愿在不久的将来,能如他所言,从自己的东方根性出发,完成自我面貌的肯定。
石虎的不足在于其绘画被文本主义所囿,或为过早成名所累,那些虚无玄幻的自命不凡只会徒增缥缈,最终钟情于性情书写而不得,无法切入灵魂根性的自由激荡。尽管我也常为石虎灵气侧漏的精巧笔墨讶异,但转而又不免为他作画精于设计的小心翼翼怅然。石虎对艺术可谓虔诚干净,然其下笔巧而不妙,乏厚重朴拙之气,实非大巧;石虎颇具虎形,却无虎骨,诚非大美也!

石虎书法 暮雲天秋誰構,風朱雨碧急骤
近些年,石虎又沉溺于自己并不擅长的现代书法创作。诚然,他喜欢字象,喜欢字象之诗,甚至书写用笔苛求只用孔雀毛,这种类似于民间“鬼画符”的偏门小道偶尔玩玩未尝不可,不可否定其探索意义,但切忌走火入魔不能自拔。
彭德说:“朱新建画情色,石虎画女人体,李世南画鬼魅,比照国画史,不见匹敌者”,堪称精当。他们都是当代画界难得的风云人物,李世南在石虎面前或许还显荒率轻佻,但石虎与朱新建,朱振庚、李老十并列为改革开放后四十余年中国现代水墨探索最为突出的集大成者毋庸置疑。他们的共同点是在传统文人腔调背景下夺目的艺术探索者,却都不够雄浑厚重,唯李老十有些许厚朴之气,憾还未完成便英年(39岁)早逝。现如今,老一辈为现代水墨艺术披荆斩棘者,唯石虎一人尔,幸耶?不幸耶?
艺术是什么?在这个网红快餐经济泛滥的年代,要不是石虎刷屏,我还以为大家只关心摆摊卖画。
正如那首歌所唱的:“有人卖了艺术成了大老板,有人卖了多年还是穷光蛋......”谁不想名利双全?只是艺术修行者野心更大,那是名利之外的精神永恒之高标,虽千万人吾往矣!然古今中外瓜熟蒂落者又有几人?
艺术是觉者精神上的便装,挑战认知惯性是艺术家的天职。
石虎刷屏的背后,是一位年近八旬的画者寂寞不安的艺术求道心在澎湃;石虎刷屏的背后,是深潜在东方艺术信仰里现代水墨新一轮觉醒的开始。
2020/6/12
如果艺术不被金钱保养
那么艺术就没资本歌唱了吗
翻身的艺术把歌唱
我爱艺术爱得太荒唐了
一个巴掌拍不响
左右开弓打耳光
哭天喊地跺脚骂娘
艺术男儿当自强
......
石虎簡介


石虎 摄影:王二广
石虎
1942年,出生于河北徐水县。
1958年,就读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1960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
1962年,应征入伍。
1977年,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8年,代表中国远赴非洲13国写生访问。
1979年,出版《非洲写生》画册。
1982年,在南京博物院举办个展。
1987年,香港集古斋举办个展。
1991年,在澳门市政厅举办“石虎心象”个展,同年在香港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1992年,在新加坡、雅加达举办“天命年展”。
1994年,参加广州中国艺术博览会,同年成立“石虎诗会”并多次举办“石虎论字思维”诗歌研讨会。
1995年,应邀出任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主席。
1999年,在香港大学博物馆举办个展。
2003年,中国画研究院、香港、澳门、新加坡、雅加达巡回展。
200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石虎艺术大展”。
201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石虎艺术大展”。
石虎作品
1、重彩系列

▲《茸蓉》·借印商贾得画半·无奈石虎怕牛刀 ·纸本重彩·98cm×100cm·1991

▲《弦花》·青涂朱抹是花纸·额上窗机看暮迟 ·果面瓜乳霜色重·折藕根根无情丝 ·纸本重彩·100cm×98cm·1992

▲《紫情》·紫情永信 ·纸本重彩·68cm×68cm·1992

▲《鹿人》·席共鹿人之感 ·纸本重彩·50cm×50cm·1992

▲《烛客》·天客扣门问烛女·可否茅棚共蛮荒 ·纸本重彩·95cm×101cm·1993

煌厢图 2004年

玄雀图 2004年

白构图 2004年

豹花 2004年

石虎重彩 《上山图》《下乡图》 156cmx615cm 2008

石虎重彩 《烛煌图》 117cmx86cm 2011

《三月春来》96.5x58cm 2012

2、油画系列

石虎油画 《朱妍图》 85cmx40cm 2010

石虎油画 《禅定图》 64cmx74cm 2012
3、水墨人物系列

引颈·引颈无骨合向背 2004年

时代·时代青人空脂肉 2004年

手足·手足天地是生活 2004年

雁我·雁我醉醉 2004年

娜踏图 2004年

梦言虹霓染东山 2004年

雁构图 2004年

线条之三 2004年

方巾图·之一至之八 2004年

书法之九 2004年

石虎 《水墨人体19》 66cmx35cm 纸本水墨

天予松方之劲-地呈坤圆之柔-76.5x71cm-2010年

石虎 《水墨人体5》 66cmx35cm 纸本水墨

石虎 《水墨人体10》 66cmx35cm 纸本水墨

饭后无事又画人-77x49.5cm-2012年

最是无抚琴断弦,伤情最数无知音-144x75cm-纸本水墨-2013年

人物 纸本水墨 20X20cm 2017年

线条人物 20X20cm 2017年
来源:楚寻欢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号“楚寻欢” ID:chuxunhuan2014 此篇原文里可查看石虎创作视频,并欣赏文中提到的歌曲。
荐读:
正在崛起的中国水墨,你读懂了吗?|楚寻欢
- END -


楚寻欢
寻欢论艺,随艺寻欢
楚国人,南蛮北漂客,业余艺评人。喝尽欢的酒,唱流浪的歌,凡此种种皆为随艺而行的一种寻欢。
QQ:787246167(微信)
关键字: 内容标签:关心,水墨,艺术,关心 水墨 艺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