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张杰、徐文涛、张炼三位艺术家的视觉图像表达,不难发现,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构成了他们重要的生存背景,这也赋予了两个60后和一个70后的视觉叙事品格。他们的生存背景恰恰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转型的时期,他们历经计划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开启,他们又历经以阶级斗争为钢局面的终结。激变的社会也迫使他们必须做出自我真诚的思考和激情表达。三位艺术家又有着很多同质性。都毕业于专业美术学院,有着双重文化身份。还身兼行政职务,他们首先是人民教师,教授,而作为艺术家画画应该是业余时间的事。不容质疑的事实是,繁重的工作压力并没有消磨他们的艺术才情,而对艺术的痴迷亦或说迷恋,也导致他们在当代艺术的叙事中书写着各自差异化的视觉精神诉求。
张杰
张杰 《建设中的淘金广场》布面油画 180cm×160cm
张杰 《桥3》布面丙烯 200cmX200cm
张杰有着颗敏感细腻的心灵,他能够敏于社会的变迁,针对社会发展情境的改变,不断变幻自我的文化关注点,比如对消费时代和商品社会的洞察性思考和颇具才情和个性化的视觉描述。及至近期的对风景、静物的描绘,他由国家视角社会叙事回归自我的内心,看到了一种绚烂复归于平淡的那种从容不迫和平和平淡平静,这其实是人到中年文化关注点的自觉与自醒。即回归内心的一种淡然与释怀。虚幻虚无缥缈的激情梦想,躁动着的青春年华已成过往,身边的人和事才至关重要。
徐文涛
徐文涛 《飞了》布面油画 130cmx97cm
徐文涛 《只为一个人爱》 综合材料 105cmX70cm
徐文涛则走的是由身体身份而转向社会主义经验的表达。朴面而来的熟悉的场景带给阅读者的是曾经的集体主义经验的记忆。尺幅巨大,气势憾人,笔法松动率性率气,油然而生一种浪漫回忆的温馨与激情想象。徐文涛似乎找到了更具公共性而远离之前的私密性表达,和更适合自我的视觉表述方式。这也使徐文涛的视觉表达越来越走向了公共空间视域。
张炼
张炼 《镜像24》丝网-综合材料 16×20cm
张炼《镜像山水之一》综合材料 100cmX220cm
张炼的图像表达直接并且带有鲜明的自我叙事特质,他并没有拘束于版画媒材的束缚,而是以当代艺术的问题意识,立场意识贯穿于其视觉表达的始终。弥漫其间的是东方与西方,本土与全球,历史现在与未来,传统与当代的冲突碰撞与交融。而文明的冲突碰撞,文化的断裂不可避免成为其持续关注的文化命题。带给阅读者的是一种历久弥新的传统文明在迈向现代性过程所遭遇的问题。
三位艺术家在侵润着当代的情理与韵致的表达中,以自我差异化的视觉讲述在当代艺术的追寻上留下了自我深深探索的足迹,他们这种孜孜以求不懈的努力与追求,不间断地为当代艺术注入了一股股清新的活力。也为当代艺术走向更广阔的公共空间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他们虽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了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服务管理服务公众。但他们对艺术的一往情深与深深的爱,也让我们有理由对三位艺术家的艺术追求抱以更高的期盼。希望他们的艺术创作也犹如他们在艺术管理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羡慕的成绩那样令阅读者惊艳与惊奇,期待着……
2019.11.5上午11:21于东湖三官殿
更多内容尽在[冀少峰专栏]
也可以直接下载艺术头条,订阅“当代艺术_冀少峰”艺术号,观看更多内容。
冀少峰,1965年生于河北邯郸,现任湖北美术馆馆长。2013年获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最佳策划奖,著有《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冀少峰自选集》《品图:冀少峰艺术批评文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当代艺术,张杰,张炼,徐文涛,当代艺术 张杰 张炼 徐文涛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