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李士达_《三驼图》: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_没有一丝丝改变_李士达-的是-画家-体面

编辑:王璐 来源:宝库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宝哥哥想跟大家聊聊中年人的人间真实。在刚过去的四月里,能称得上互联网大事件的,当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宝哥哥想跟大家聊聊中年人的人间真实。

在刚过去的四月里,能称得上互联网大事件的,当属罗永浩下海直播卖货。

从前那个只愿体面赚钱,做生意为“交个朋友”的罗永浩,如今也会因为在直播间里的口误鞠躬道歉。

OUT9GW0cThIJ29j2fotIX2tJ5RJ0Q5odjCzIQZel.png

△罗永浩直播为口误鞠躬道歉

在那一瞬间,几千万人看到了和他一样不算很体面的秃顶头皮。

#中年男人、改行、秃顶#所有关键词摆在一起,全民的焦虑和无奈呼之欲出。

罗永浩这个倔强的理想主义者,居然也向钱低头了!

4月11日,结束直播后,罗永浩在微博点赞了一则网友微博,开头写道:一个失去安全感的中年男人,为了未来把自己硬生生的塞进了一个陌生的空间,说着自己都听不懂的话,只是为了那所谓的“生活”。

当理想与现实出现差距时,中年人就只能委曲求全吗?

由罗永浩直播带货这件事说开去,宝哥哥想跟大家聊一幅画——明代画家李达的《三驼图》,或许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

sOssCyRdWJOB26Aq4k6ujDmEMVV1nfouoLTYwgEw.jpeg

△明 李士达 《三驼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卷上半段大片留白,下半段三个人明显是整幅画的重心,内容很好理解:有三个驼背,第一个驼背,姑且称之为张驼,他正提着篮子。

Ou9kbGbQon6URNcNe2gonNzZvC41znnn1TKkkhfN.png

△提篮的张驼

他头向后回望,引导者我们朝他的眼神看过去,张驼身后是画面里的第二个人物李驼,李驼拱手跟张驼寒暄问好。

46CkOQ9hyyI5znB42uXNAXOOi8V2OLdaIn639i6f.png

在张李二人对话时,赵驼赶来拍着手笑哈哈地加入了他们。

5HqFnQmBcZ8LW4DlSipFZbLDmn75XlZrW7mTDBnC.png

△拍手的赵驼

画面除了三位白描老者外别无他物,三位老者用线勾出,他们体态浑圆、笑容可掬、神态生动,画中人物排列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氛围紧凑,虽然没有背景衬托,叙事也耐人寻味。

TOIbMqpagUU6iOqMyPiG8CjSPYeUD6X55gtN406n.jpeg

△人物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

到这里,整幅画上所有场景已经解读完了,初看下来不过是一幅平平无奇的熟人碰面的场景描绘。

直到看到画卷上方留白区域的题诗,宝哥哥才被告知这是一幅毫不做作简单辛辣的讽世漫画。

j8Sh6v5EbIvnshzAid1SVu4iPmR0Dkn6DB9vvaR8.png

△题诗内容: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呵呵笑,世上原来无直人。

画中三人平平无奇,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驼背,结合画家的创作背景,明代文学家钱允治认为,画家李士达是想讽刺当时世上没有挺直腰杆的人,并把点明主旨的这一句话“世上原来无直人”,借后赶来的李驼之口说了出来。

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催生出这样罕见的讽世题材绘画?我们依旧要从画作信息着手。

jxImucTS5MbwTt0ddXXIGsUU7CZ9ybZRiI08nEEP.jpeg

△款文:万历丁巳冬写

根据款文可知此画作于1617年,末尾画家还签上了极具辨识度的“半体字”落款,这不是被人裁剪过的,是李士达真的习惯只写左边一大半字体。

p1LBZwP551zryGpI7Ca2EC8zXM8Fe7tVikh3AmbC.jpeg

△半体字“李士达”

李士达所生活的明代后期,社会矛盾急剧加深,内有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导致的绘画商业化,有人靠卖画发了财,有人靠剽窃致了富,趋炎附势的风气盛行。

外有皇帝派亲信到苏州横征暴敛,激起广大失业织工的反抗,面对亲信们的嚣张气焰,苏州官吏及各界名流 “咸屈膝”,只有李士达不为权贵低头,“长揖而出”。

作为书画家,李士达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画纸表达出来,用画笔抨击腐败的社会,是世间少有的挺直腰杆的人。

MUJotATkTMt3K8O60B1lHCxdtvDrnu1bluSreuUK.jpeg

和我们熟知的文徵明、唐寅等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画家不同,李士达身世更接近仇英,属于是从群众中成长起来的画家,在他精雕细琢的匠气外表下,蕴含着独特的艺术内涵,这使得李士达在众多拘泥于古法的吴门末流艺术家中脱颖而出。

李士达现存画不多,其作品大体可分为几类:体现文人情趣《西园雅集图》《桃花源图》;体现世俗审美趣味《岁朝村庆图》《寒林钟馗》;以及以《三驼图》为代表的讽世题材绘画。

9ISdrSCw6fx0l24BOItGgu1TIXdNijhXc9s0SwKj.jpeg

△明 李士达 《岁朝村庆图》

从李士达的作品可以明显看出明代绘画的世俗化倾向,许多原本只属于文人书斋中的隐逸生活,也出现在风俗绘画作品中,这也是明代商品时代经济的必然结果。

IM4NYObWHpRNl81WCuMJqSD6KXW77EYWtB6wDLHr.jpeg

△明 李士达 《岁朝村庆图》

除此之外,李士达对人物夸张变形的造型,令人联想起明末陈洪绶等变形主义画家,或许真的是因为出身平凡,在这个变形主义群体中李士达成为了背景板。

B0DBWRIZHnl6yOK0FcL8lwAqyIZhjLrUjshRmuYb.png

△明 李士达 《林间高士图》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纵使李士达没能借变形主义先锋的名号扎根于人们心中,他还是凭着刚正不阿、不畏权势的人设赚足了口碑。

关于《三驼图》的创作意义,目前普遍受认可的观点是,这幅画透过驼背人的自嘲,来讽刺当今社会受商品经济冲击带来的竞逐利益、人心不古的现象。

但宝哥哥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个观点是明代文学家钱允治提出来的,且在被题诗之前,《三驼图》有三分之二的部分都是空白,这在李士达作品中是极为罕见的,既然留白是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那我们也允许有更多样的解读存在。

EO5WymXNoZOSbf1K5LSvo0iuNdgL6Fjam5F8XLnq.jpeg

​△《三驼图》诞生之初的样子

放在今天,联系起罗永浩被生活绊了跤的实例,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赋予这幅画新的内涵?明代文学家钱允治只是看到了一个静态的现象,宝哥哥希望大家能看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在接受媒体关于“下海带货”问题采访时,罗永浩说“从心理上,还可以承受无数次失败”,“有些鸟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躲枪子儿的”,一个为了还钱能放下所有体面,失败了也不认命,永远敢闯,永远热泪盈眶的人,难道不够体面么?

扪心自问,谁都有过对生活低头的时候,谁都曾当过“驼背”……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群“驼背”中间,你是不是有勇气成为站直身子的那个人?

愿所有生活不如意的中年人,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关键字: 内容标签:的是,画家,体面,《三驼图》,李士达,的是 画家 体面 《三驼图》 李士达
下一篇:与你一起走进天洞艺术家韩三之_创作-诗歌-大地||上一篇:郎窑绿釉瓷器的特征_釉面-藏品-俗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