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俞杨Nisky同名个展启幕:作品全新概念“Surfer_Rococo”上线_杜梦堂(上海)-展览-误读-序曲

编辑: 叶旭栋 来源:雅昌发布
 
俞杨Nisky同名个展在杜梦堂(上海)举办2020年4月29日,俞杨Nisky的同名个展在杜梦堂

nYf7mo4QPgkhKm8fnEaFB4gWrd7KbUgaqmTgaL90.jpg

俞杨Nisky同名个展在杜梦堂 (上海)举办

2020年4月29日,俞杨Nisky的同名个展在杜梦堂 (上海)举办,展览是画廊今年首个实体展。

据介绍画廊放介绍,俞杨Nisky个展原计划于下半年呈现,但因疫情影响且俞杨Nisky作品已准备充分,而提前举办。

展览呈现俞杨Nisky近两年的20余件最新作品,现场展陈通过诗句引导、艺术家现场即兴创作、Nisky原创歌曲点播等形式,解密俞杨Nisky画作背后,由美术、音乐、文学、电影等领域构成的多维空间。

LjZQGt5fWtF1OK2NPRxfLMeyPCMYp1BYja0UiCCL.jpg

WtUNeBUK8r2qPXt12wAAS2LD3MrJc4eAfaelqJXQ.jpg

俞杨Nisky同名个展展厅现场

“超拼贴”是俞杨Nisky2017年提出的概念,是将所有参与元素“打散”的秩序重组,达到“完全的渗透”。而经过2年的发展,俞杨Nisky告诉艺术网:“在不断尝试中,本次展览诞生了一个全新概念‘Surfer Rococo(冲浪洛可可)’。因为我迷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流行文化,洛可可(Rococo)看似浮夸奢靡,却易让人误读。例如欧洲宫廷盛兴的‘中国风(chinoiserie)’,便是西方视角有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我在日常经验中产生的误读,反而能激发我的创作灵感。”

opqfFYxDg9qH6AYLxdgZQxAU3z2fiXSi7YQcfsNB.jpg

俞杨Nisky

​俞杨Nisky很注重作品名,他觉得,因误读而产生的标题名,会确定作品整体风格和故事。俞杨Nisky聊起小时候买卡带时,经常会因为专辑曲目表中的一首有意思或者喜欢的歌名而买下。而这种兼具兴奋、风险与紧张的期待感另他怀念至今,由此也激发着Nisky对每件作品在标题取名上的重视。

这次展览的另一特点是,俞杨Nisky将他原创、参与编曲的16首音乐作品,以曲目点播的形式供大家参观展览同时进行欣赏。这些创作包含了13首编曲版本和3首演唱版本进行展示,曲风包括了流行、古典、摇滚等…俞杨Nisky希望,通过点播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他的音乐以及这份美好的记忆。

V6t4oLNZLNbOxqIXuJYFeMuBqrZIbd1U1ANTZUbq.jpg

K9hvz6W8LlfflMcu0j3Wbrz9jg9udsLAAfEgivb6.jpg

俞杨Nisky同名个展展厅现场

本次展出的每件作品都体现了俞杨Nisky对多元文化的融会贯通和不同绘画风格的灵活运用。以《我们的祖先:重奏山水I》为例,Nisky将古希腊瓶画发展中三个时期的画法(黑像画法、红像画法、白像画法)有机融合,作为画面的整体基调,而具体人物形象上则融合了汉代画像石、非洲木雕、京剧脸谱等元素,并在构图上借助风景画中对山脉与山势的描绘来建立画面的叙述层次。Nisky在创作中保留了材料丰富的矛盾性,让传统在“超拼贴”中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

phBENpJfMIYiGmd98IEkHv7gl72hGjxWLahjRkyt.jpg

《“梦幻时代”序曲:昼》21x29.7cm(左)

《“梦幻时代”序曲:夜》21x29.7cm(右)

moTx7sZG4zQ4KkRbra62Rx4BqdEuPj4WLqBmchpX.jpg

《第一号微交响》系列

俞杨Nisky的作品延续了特有的“音乐性”与“戏剧性”。展览入口处的3组新作是俞杨Nisky在疫情期间创作的纸本作品,艺术家打破了以往对大尺幅作品的偏爱,改用小幅作品的组合形式。“一首歌或乐曲真正让人感动难忘的部分往往就是那短短几句,所以我想做一些更接近核心的尝试——让作品小到那‘短短几句’,但叙述的密度不变,同时增添作品在空间组合上的可能,或许会做出不一样的东西。好比‘弦乐四重’,演奏者围坐一圈,提琴间彼此应答,是一种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入口左侧墙面的三组纸本作品正是以“梦幻时代”(Alcheringa)为主题的一组序曲、交响、变奏组曲。

在俞杨Nisky看来,这样排列其实就如一场舞台剧,“单色作品的序曲在等待观众全部入场,循序渐进。”

w9SGWO5uM2DNGYat3Vo091oyBPqAzFzdbswfY8Tb.jpg

重相位II 2018  135x220cm

ph1PNIjEMpoIjv3CmjO07uRM8Rh9vf1RRrBWZs0C.jpg

格拉思伊娅II:局外者 110x200cm

同样带有“可视音乐”风格的还有《重相位I&II》和《格拉思伊娅II:局外者》。《重相位I&II》展现了迷幻与电子乐的超现实场景——洋溢的色彩与律动感在各类奇幻生物与Nisky独特的音符花束的交织下显得格外强烈。《格拉思伊娅 II:局外者》则延续了前一部的叙述风格,呈现出一幕关于爵士年代的“看”与“被看”的奇想 。

7kPJ6fQjdpp5zEvy2Gwhe1y7fDfhxmQJiyeSBaHK.jpg

梅菲斯特仰观宇宙 80x50cm

过去两年多,俞杨Nisky的音乐创作与绘画创作同步进行,在音乐世界中获得的认知不断影响、重塑着Nisky对于视觉艺术的理解。一次偶然的编曲经历打破了Nisky惯常的制作过程,获得了一种更为松弛、舒展的创作状态,随后他将这种“跟随某种律动”的制作方式融入绘画创作,从而更自由地尝试不同画法。《梅菲斯特仰观宇宙》、《新宿梦纹》和《加州派野郎》是这种“驰放”风格的首组实践,同时这些作品还融入了时下年轻人独特的80年代怀旧感。

bwVaPbR1ol5qi8uCUL2Udb885dQEz5pOpPfiVGgR.jpg

冲浪洛可可:爵士梦 I 80x50cm

Kzg4vPRqCxsacuW7APatBTI8cpgLOC4AqRAA7XAR.jpg

冲浪洛可可:牧歌 I 80x50cm

在俞杨Nisky跨领域、跨文化的“超拼贴”创作方式背后,包含了艺术家广泛的兴趣爱好、庞大的知识体系,对艺术包容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绘画可能性的不懈探索。让我们一起通过展览,走近俞杨Nisky的内心世界。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3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览,误读,序曲,俞杨Nisky,杜梦堂(上海),展览 误读 序曲 俞杨Nisky 杜梦堂(上海)
下一篇:13个国家的45位艺术家聚集“笑出色彩_由新而生”艺术主题展_上海-口罩-展览||上一篇:致远方的你_|_蛙人艺术与艺术家感恩回馈分享会_画廊-风格-作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