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身处陕西历史转折期的博物馆馆长——曹仲谦_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博物馆-文物-馆长

编辑:刘爽 来源:陕西省文物局汉唐网
 
曹仲谦  1951年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大门1949年5月20日,解放大军进入西安。7月1

l4WlsnZQxaWreZZzXfcBUWIbZZ85jNVER8WFcsyk.jpg

曹仲谦  

AsC8QpTQaQcmRtVUY6fzwdTzJcENR2tlg9SsloGJ.jpg

1951年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大门

      1949年5月20日,解放大军进入西安。7月15日, 根据西北军政委员会第31号命令,时任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的曹仲谦向西北文教委员会移交了博物馆全部资产和人员,计文物1007件,职员8人。12月31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下发通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隶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编制11人,馆长仍为曹仲谦。身处新旧政权的交替之际,曹仲谦不仅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民国时期最后一任馆长,同时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馆长,于是,在陕西博物馆馆史上,他注定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  

  曹仲谦(1880—1959),字乾符(另有符乾、符谦之说),祖籍为今西安市长安区王曲镇人。曹仲谦是清末秀才,科举取消后,他就读于陕西两级师范学堂,1908年毕业后考取了官费赴日的留学生资格,进入东京同文书院学习地质博物馆学。1911年,他学成归国,曾先后在省立一中、二中、三中任教,后参与了《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和《续修陕西通志稿》的纂修工作。1938年5月,西安碑林管理委员会成立,曹仲谦担任主任干事,负责处理日常会务,从此走上了其个人一生挚爱的博物馆道路。1944年6月,在西安碑林和孔庙基础上成立了陕西第一座博物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45年5月,曹仲谦接替康耀辰,成为博物馆的第二任馆长。1950年5月9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更名为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隶属于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曹仲谦继续任馆长。1952年7月18日,曹仲谦被调往西北文教委员会工作。    作为一馆之长,曹仲谦工作思路清晰,作风务实,在他的领导下,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先后制订《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组织规程》《工作大纲》《办事总则》《总务组办事细则》《征集组办事细则》《陈列组办事细则》《研究出版组办事细则》《馆务会议规则》《设计委员会组织规程》《设计委员会会议规则》《研究委员会组织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将馆务分为总务、征集、陈列、研究出版4个组,总务组负责文书、庶务、出纳、印信、卷宗等事务,征集组负责历代文物的调查、征集,陈列组负责文物保管、整理、陈列展览,研究出版组负责文物鉴定、研究出版事宜。1947年还整修了孔庙房屋、碑林8个陈列室以及宿舍、储藏室、阅览室等当时博物馆所有的建筑。在业务方面,博物馆积极接收碑石、古物,同时到各地进行调查,新发现了一些文物、古墓。1947年将唐《马璘残石》、五代《重修文昌台记残碑》等从社会路迁置西安碑林;8月至9月,又将抗战中埋于碑林东院的“鸳鸯七志斋” 藏石全部起出,并于12月重新嵌于第八室楼下;1948年6月至7月,将原省政府新城小碑林拆交的包括唐《颜勤礼碑》《慧坚禅师碑》在内的38方碑石迁置西安碑林。此外,利用藏品编印了一些碑石及馆藏文物图录,如1947年2月,出版了《西京碑林藏石目录》;1948年5月,完成《鸳鸯七志斋志石汇编》,油印15册;1949年2月,出版《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概况及藏品照片册》;1947年12月,翻译了中国西部博物馆赠送的西文印刷品1册,并将碑石目录逐步翻译为英文。在展览方面,1950年2月,举办了包括原有名碑在内,并有“鸳鸯七志斋”志石与各种革命文物照片的文物展览,同时发售了“鸳鸯七志斋”藏石的特种拓片;1951年10月1日,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举办了“抗美援朝文物书画义卖捐献展览”,展出期间收到捐献文物232件。  总之,曹仲谦主持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工作虽然仅有7年时间,但在当时人力、物力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能从现实情况出发,带领大家做了一些实际工作,使博物馆的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为陕西早期博物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碑林博物馆  曹东玉)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博物馆,文物,馆长,曹仲谦,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博物馆 文物 馆长 曹仲谦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
下一篇: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蟠龙铜建鼓座赏析_鼓座-鼓声-向外-两组||上一篇: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青玉鸱鸮佩赏析_玉佩-河南-出土-雕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