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下午,“2019中国青铜鉴定与收藏研讨会”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
本次研讨会是“大唐西市2019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活动之一,由中国青铜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李建廷主持,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考古系副教授罗武干、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文忠分别做了题为《青铜器鉴定的困境与钥匙》《青铜器科技鉴定的方法》《金石学与全形拓》的专题讲座。
中国青铜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李建廷主持研讨会
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做《青铜器鉴定的困境与钥匙》专题讲座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考古系副教授罗武干做《青铜器科技鉴定的方法》专题讲座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文忠做《金石学与全形拓》专题讲座
其中,周卫荣和罗武干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范铸法、失蜡法和科技鉴定的热释光、x光、扫描内镜等等方法展开讲解,贾文忠先生讲解了金石学的源流和全形拓技法,阐述了考古学的原则和方法,令在座藏家和青铜文化爱好者受益匪浅。
研讨会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王昌燧,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益民,北京印刷学院科技史学科创始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纸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施继龙等嘉宾出席。
大唐西市拍卖公司董事长王勇致辞
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董事副总裁、香港大唐西市丝路控股有限公司行政副总裁、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副秘书长、拍卖公司董事长王勇发表致辞,感谢嘉宾们莅临研讨会及对大唐西市多年来的关注与支持。
据悉,本次研讨会是“大唐西市”将以往常规的售后服务转变为售前服务的一种方式,亦是彰显拍卖会的学术内涵、弘扬中国青铜文化的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大唐西市”以金属材质文物艺术品、尤其是铜镜拍卖著称。
2017年秋拍时,其拍品——海兽葡萄镜和仕女观瀑铜镜分别以1986.25万元和556.2万元成交,创造了迄今为止唐代海兽葡萄镜和宋辽金铜镜的最高成交价记录。
作为“大唐西市2019秋拍”的最重要板块,本次征集的铜镜拍品中,从两汉到清代都有不同时期铜镜文化的代表性精品呈现,可谓铜镜文化的一次历史性演绎。
在李建廷看来,铜镜文化历经四千年岁月,曾出现三次辉煌时期,分别是战国、两汉和隋唐。但进入宋辽金之后,也应看做铜镜文化的另一个辉煌时期,“因为它走进了民间百姓、普罗大众的生活”。
而在中国所有的艺术品收藏板块中,只有铜镜的民间收藏可与国家馆藏相媲美。
“大唐西市2019秋拍”拍品——六山纹镜 直径14.3cm;厚0.8cm;重451g
大唐西市拍卖公司副总经理张少华则认为,从最初的礼器,到成为饰容用具,铜镜的纹饰种类繁多。那些曾带有神秘感的祭祀类纹饰,后来渐渐生活化,传达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美学情思。
“2019大唐西市秋拍”拍品——许由巢父镜 直径21cm;厚0.7cm;重1800g
“大唐西市2019秋拍”拍品——阿文鬲式炉 口径28cm;高15.5cm;重6700g
据李建廷回忆,中国的铜镜拍卖始于2004年。
彼时,中国嘉德“四季拍卖春季”小拍上首次推出铜镜专场,143面拍品均为民国著名收藏家关祖章旧藏,由此拉开了中国铜镜拍卖的序幕。
此后,在经历了2010年左右的短暂火爆之后,受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铜镜市场一直处于不好不坏的状态。
但自2019年起,铜镜收藏出现了理性回归态势。
比如藏家方面,老藏家经历了前些年市场的人为炒作、拔高后,随着价格回落,陆续回归;中等藏家在为多年藏品去粗取精;同时,一批80后新藏家正陆续入场。
“大唐西市2019秋拍”拍品——真武大帝像
高:80cm ;宽:52cm
来源:1.纽约苏富比2015年9月拍卖会 Lot 0442
2.纽约苏富比2016年9月纽约亚洲艺术周Lot165
参阅:1.《中国美术全集》雕塑卷 元明清雕塑,第107页
2.王世襄著《俪松居长物志·自珍集》,三联书店,2007年3月,第55页
3.武当博物馆收藏真武大帝像
“大唐西市2019秋拍”拍品——三孔布"牟”背两 通长约76mm;重15.57g
目前,中国铜镜收藏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研究远远落后于收藏实践,亦缺乏大众基础。
但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青铜代表了一个时代,即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这足以令中国人建立起对青铜文化的自信与热爱。
关键字: 内容标签:青铜,中国科学院,青铜器,大唐西市,铜镜拍卖,铜镜收藏,青铜文化,青铜鉴定,青铜 中国科学院 青铜器 大唐西市 铜镜拍卖 铜镜收藏 青铜文化 青铜鉴定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