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向家乡人民汇报:回望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在南通博物苑开幕_南通-南通博物苑-展览-中国美术-文化-美术

编辑:陈耀杰 来源:雅昌网 
 
开幕式合影12月2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江苏省美

SSdNPpBWdkqvhyvAUOoAH9CVPc0Bx63VKlXyplda.jpg

开幕式合影

12月2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南通大学、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通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南通博物苑、南通市美术家协会、南通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南通市个簃艺术馆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继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首展、江苏省美术馆巡展之后,班师发源地南通,回归南通美术现象的大本营,带着来自65位南通籍画家的123幅优秀作品,来到中国第一家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向家乡人民进行汇报展。

DOy9aKOZRtqCPW5bWfbFuTHdHjEThQGJAy7GOEQk.jpg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葛锦坤主持开幕式

GFKrv0oWVospASpdEycaJfowgjZBoj7R8w0miRVY.jpg

中共南通市委常委、南通市委宣传部部长陆卫东致辞

“中国美术南通现象”作为富有代表性的地域美术现象,以南通籍艺术家在艺术探索上的多维化、美术门类的全面性,体现了南通美术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积极贡献。此次研究展在北京和南京展出后,吸引了各界关注的目光,并引发了以地域视角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的热潮,成为2019年度最富有学术品格和地域表征的艺术展览之一。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转型和艺术探索通过南通美术现象得到真实而具体的诠释。

此次研究展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探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中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现象,研究南通美术在艺术风格和创作观念上的多样性、先进性及其在中国美术发展之路上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展览以三个板块展开,其中“千面沧海”——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文献研究,梳理了南通美术现象的地域生态特征和文化价值;“艺脉寻踪”——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南通现象江海艺脉研究,探究江海艺脉的根基和发展脉络;“丹青代有”——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传承研究,追溯了南通美术现象的传承与创新。三个板块集中展示了南通籍艺术家在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等领域呈现出的突破与创新、守正与实验的多维艺术观。

CDZJTn1nSKsCZmTUChDbdEz21C14wa5DPGMhHe3r.jpg

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南通大学原副校长沈启鹏致辞

zFIx2ptxQqr8gLmtZu54VllopTxCK4C9rSW9rboB.jpg

河南省美协原副主席、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中一致辞

展览开幕式由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葛锦坤主持。中共南通市委常委、南通市委宣传部部长陆卫东,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南通大学原副校长沈启鹏,河南省美协原副主席、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中一,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常务副秘书长佘玉奇先后致辞,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致辞宣布本次展览开幕。

中国美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是最早提出“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这个概念的学界代表之一,他表示通过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和展览,将进一步探究南通近现代以来与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关联性,随着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来自全国的一流专家学者也不断投入到这个研究的方阵,“中国美术南通现象”和价值研究也将随之进入美术史和学术史的视野,伴随着北京、南京等地展览的春风,展览的热点效应也将为南通这张独特的文化名片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周京新寄望后期项目团队继续挖掘这一独特的地缘艺术现象在中国美术史和传承谱系上的价值和成果。

WYH4C4vAZkpEAy4BJGpbsS498TLD2tADBFGeM5NP.jpg

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常务副秘书长佘玉奇致辞

TPOejGb1B41v0x6NME2Ph6MrKdR1mVObWBjz1uxT.jpg

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南通大学联合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作为该项目的主体单位,从该项目筹备之初,就以严谨细致的学术态度,深入探索的精神奠定了这次高水平展览的水准和品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艺术地带》总策划、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中心主任谢海为策展人,展览学术团队曾就“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学术问题多次组建研讨会进行探讨,充分保障了展览的学术性。

qu83FG8ddP8NvoN8SnsU4LWvywvz2H6qEkM4jWFf.jpg

嘉宾观看展览

3c0sfAHpotSwq4j7LYWHNHNrFFD0QB4WRwSQpUn0.jpg

嘉宾观看展览

陆卫东表示,融通和开放并举,多元文化交融共存,这是造成南通盛产艺术家的内在原因,故而创立了南通美术的独特艺术风貌。借此展览的研究发掘成果,陆卫东鼓励南通艺术家群体以更加执着的追求,传承南通美术现象,不断弘扬书画艺术南通形象,赋予江海文化新的时代内容,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南通气质、江海气魄、民族气派的精品佳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浦玉忠代表本展览项目主体单位南通大学对各位嘉宾的光临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将通过这个项目,继续发挥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使命,结合优质资源配置及人才培养阵地的效能,引领新的艺术风尚和学科方向,进一步融合各相关部门,联手打造独特的具有南通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围绕南通文化的本质特征、突出表现及核心内涵,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光大南通文化现象,在这个课题的研究基础上,深化激发南通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做出新的时代精神注解,明确新的奋斗目标。

沈启鹏在发言中回顾梳理了这个学术命题的缘起以及打造“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这个文化品牌的发展历程,经过各个专业机构及学术团队的共同努力,这个文化品牌不断成熟,并最终走向全国,成为展示南通文化形象的一个亮点。今天这个展览回到家乡南通,作为一个链接过去、展望未来的新起点,更应设立新目标、新抓手,进一步深入挖掘美术南通现象背后的内涵,增进南通籍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

Ge0QxlJXBQWfwiBeN0K56Zzc0teaYIUyiirRiPyy.jpg

展览现场

HYWAMAmRKV2qnb1TQDwa028bVAISCQ0sW56TicjA.jpg

展览现场

1VaVULQdXpUCZT6hen9xZL3B8pk8F6XuDJwpjsW4.jpg

展览现场

丁中一表示此次回到故乡参展,不但再次感受家乡的文化气息,更是增进艺术交流和沟通的一次良机。少小离家,他的一颗游子心却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和动态,希望能为家乡南通美术现象的全国推广做出一点自己的努力。

作为一个南通籍画家,佘玉奇表示,身负使命,要为前辈艺术家树碑立传,深化南通现象的内涵,把南通现象的品牌擦亮,为中国美术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据悉,此次展览继南通博物苑展览后,还将在南通其他文化地标——南通市文化艺术中心展馆、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巡展,春节过后,将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馆进行最后一站的巡展。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美术,南通,南通博物苑,,展览,中国美术,文化,美术中国美术 南通 南通博物苑 展览 中国美术 文化 美术
下一篇:呈现青年漆画家创作面貌_第二届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开幕_陈金华-港口博物馆-第二届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展览-作品-艺术-宁波市||上一篇:“赞美生命—永恒”,张娜国画作品展在北京饭店馆藏隆重开幕_张娜国画作品展-赞美生命—永恒-中国画-馆藏-画院-副会长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