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现场
2019年10月18日,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下午,“地方肌理:迪特·努尔摄影作品展”&“神话与童话:曾杨绘画作品展”在成都麓山美术馆拉开帷幕。
部分嘉宾合影
麓山美术馆馆长张义致辞
这是麓山美术馆首次为中国与国外艺术家同时举办双个展,对麓山美术馆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麓山美术馆馆长张义在开幕致辞所讲:“在美术馆建馆之初,我们就确立要以一种国际视野来运作美术馆。去年三月份,我们美术馆就与德国格平根美术馆合作,在格平根美术馆举办大型的中国当代水墨展,让德国的观众有机会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艺术。今天迪特·努尔与曾杨的双个展,这既是一种对国外艺术的引介,也是一场国内外艺术家之间的对话。”
艺术家迪特·努尔(左二)与学术主持蓝镜(左一)致辞
“地方肌理”的学术主持,著名旅德艺术家蓝镜是迪特·努尔多年的好友,她介绍说:迪特·努尔于1980年代在德国富特旺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和艺术史,后因脱口秀表演而意外走红,在三十多年中一直备受电视观众们的热爱。不过,他从未停止艺术创作。1994年之后,摄影成为他主要的艺术创作的方式。此次展览是他近两年在格鲁吉亚、尼泊尔、印度等不同国家游历过程中拍摄创作的作品。在策展人、麓山美术馆艺术总监田萌看来:迪特·努尔的作品关注于不同地方的并不引人关注的墙面和角落,关注一些自然形成的痕迹,这些痕迹构成了一个地方的皮肤与肌理。迪特·努尔在幽默的致辞中分享了一种口头语言与视觉语言之间的关系,这两种“语言”也构成了他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对于展览的作品,他说对不同地方的局部痕迹感兴趣。这些痕迹中虽然包含了他无法理解的信息,但这些痕迹都是当地人所留下的痕迹。
“特想集团·西南”总经理廖新致辞
迪特·努尔此次摄影展览的所有作品均授权由中国重要影像输出公司“特想集团”输出与制作。同时,特想集团也是本次展览的联合主办单位。
艺术家曾杨致辞
曾杨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并且将这些风格与中国当下的现实紧密结合。2016年以后,曾杨开始思考如何突破已经熟悉的模式,从而使其创作向前推进,并于2018年开始形成了新的面貌。2019年8月份,他受邀在德国的库布斯美术馆举办了首次德国个展,展出了他转变后的新作品。“童话与神话”展览是在中国首次公开展示。在策展人田萌看来:他的新作品运用类似超现实主义的方式来处理庞杂的图像,建立了一种宽广的视觉维度。他让非关联物在画面上的相遇,却给人一种无限的想象。
批评家、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尹丹致辞
批评家、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尹丹熟悉曾杨十多年来的创作主题与方法。他说,曾杨是在图像时代成长起来的艺术家,2018年之前的作品有着图像时代艺术家的共同特征,也有着非常个性化的视觉语言。在转变后的作品中,曾杨在色彩、笔触与图像上采取了与以前非常不同的处理方式。
策展人、麓山美术馆艺术总监田萌致辞
麓山美术馆为什么选择举办迪特·努尔与曾杨的双个展?策展人田萌说:“就创作的媒介和方法而言,两位艺术家差异性很大,但是他们之间却构成了一个有意思的对比:迪特·努尔游历于世界各个国家,却将视角放在了那些最微不足道的地方,是以一种微观的视角来理解世界或地方的存在方式;而曾杨通过庞杂的图像系统建立的是从一个宏观的视角来理解这个时代。这种微观与宏观是两种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但他们都在关注今天全球化语境下的地方问题。”
展览现场
展厅一角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2月18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努尔,艺术家,地方,成都麓山美术馆,曾杨双,迪特•努尔,努尔 艺术家 地方 成都麓山美术馆 曾杨双 迪特•努尔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