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揭晓:与社会建立联系_共同发声_公共艺术-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社区-电话亭-居民

编辑:王璐 来源:雅昌网
 
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暨论坛嘉宾合影10月21日,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

MHXyQ2sKxW6F5Kunzy9dq3AkZKTAmLqqeZ7Nn2F8.JPG

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暨论坛嘉宾合影

10月21日,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学图书馆举办。

本届参评从全球133个案例中评选出了35个入围案例,最终产生6个获奖作品和1个全球大奖:大洋洲的《皮肤与骨头》、东亚的《风中电话亭》、西中南亚的《卡拉奇的移动影院》、欧亚的《生物多样性之塔》、非洲的《感知》、拉丁美洲的《增添缺失》、北美的《酒店帝国:穿越纽约》,其中《感知》获得全球大奖。

133个案例分别来自大洋洲、东亚、中西南亚、欧亚、非洲、拉美及北美地区,案例类型及内容涉猎范围极其多样,充分体现出每个地区人们的个性及审美取向,反映出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丰富性。纵观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项的参评作品,无一不体现出公共艺术正以其特有的方式来重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vy64LTgcEZnujUQX2yBajaeL5sZappunIkptOdwd.JPG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

“国际公共艺术奖”(IAPA)成立已4年,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认为,“国际公共艺术奖”不只是因学术理念而被认可,关注社会需求、社会问题的理念,也成为用艺术方式解决公共问题的高端智库。

奖项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以“地方重塑”为价值导向,不断激励着国际公共艺术理念的生发与共享,不断促进优秀的公共艺术实践创作,用独特的艺术方式来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公共问题,为世界范围内发展中的城市建设提供了诸多公共艺术建设范例,实现对地方物质空间的重塑,及更为重要的地方精神生活、文化内涵的重塑和提升。

3sDeDTaMYITsMKNBkSRyFZXR2Jr7RLT8bNI3vL4W.JPG

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主席路易斯·比格斯

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主席路易斯·比格斯介绍,相较于封闭空间的艺术,公共艺术需要人走进去才能感受到,将艺术与社会大众接触,建立连接,能够共同发声。  但提到公共艺术是社会附加价值的说法,路易斯·比格斯认为并不完整,“因为艺术作为文化表达,是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大家对社会的认知,可以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加强或反驳,而在此过程中不断形成了对这个城市和社会的认知,所以艺术是可以向社会讲故事的。”

MvP9SJ95FPsXBlA3hEsYbE1WnI03lu0hrfPu7Gi9.JPG

国际公共艺术论坛

当天,同期还举行了国际公共艺术论坛,设立主旨演讲及两个分论坛,即城市发展分论坛及公共艺术教育分论坛,论坛议程主要涵盖嘉宾发言及专家评议两部分,以期国内外公共艺术领域的艺术家、研究员、专家学者共同对话公共艺术。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在致辞中也提到,称论坛是专业领域、国际交流的重要品牌,起到了解决公共问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重要价值。用艺术的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善公共环境,是公共艺术的使命,这也是艺术的宝贵价值所在。

【获奖作品】

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全球大奖:

非洲地区《感知》(锡德,埃及)

SbLSGGu3GLdWCYxAGd1XSiBP0wlKC2OqGWZ8kWun.jpeg

R7boRMVGmWrzljPiBfu4M4zkJcqmpCllgCKlB4xu.jpeg

获奖原因:《感知》是关于和平与团结的项目,具有真正社区层面的意义,由突尼斯裔法国艺术家锡德倡议,与来自北美、中东、美国和法国的艺术家组成团队共同完成。许多居民也为项目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与团队成员一起完成这个作品。评委会肯定了该项目在凸显社会价值和改变社区形象方面所做的贡献,尤其是项目对人类环境变化问题的关注。《感知》不仅散播着和平的种子,同时也增强了地区活力,使社区焕发出新的色彩,照亮了黑暗的环境。

作品介绍:该项目的发生地,开罗市的曼什亚特纳赛尔社区是一个孤立的埃及基督教社区,当地建立了自给自足、可回收85%垃圾的世界级高效回收系统,社区居民自称为“养猪人”,居民用日常收集的有机垃圾喂养猪和其他动物。而开罗其他地区的居民对该社区的印象是脏乱差,把该社区居民称为“拾荒者”,社区逐渐被边缘化、隔离化。

2009年,突尼斯裔法国艺术家锡德首次听说了该社区的状况,当时埃及穆巴拉克政权机构决定以H1N1病毒为借口屠宰社区内的三十万头猪,该事件摧毁了社区居民的生计。锡德试图通过具有自己风格的阿拉伯艺术文字来传递和平的信息,他所传递的信息不仅与绘画地点相关,而且是全球性的,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够识别。

2015年,他在开罗的曼什亚特纳赛尔社区创作阿拉伯书法壁画,作品被命名为《感知》,旨在强调和改变埃及萨格勒布社区的形象,从社区的其他街道只能看到艺术作品的局部,只有站在穆卡塔姆山上才能看到作品的全貌。这是艺术家迄今为止创作的最大型、最具野心的项目。

6个获奖作品:

北美地区:《酒店帝国:穿越纽约》(洛朗·博伊耶特和塞巴斯蒂安·雷诺,美国)

pO1whM8WsDTHNY9DKD0bMhdytTpbqmwDahHZqpZu.jpeg

获奖原因:《酒店帝国:穿越纽约》倡导、包容和挑战了公众场所的预期行为,并重申城市街道的公共性。艺术家通过巧妙而简单的设计,将自己创作的家具放置在地标性的公共空间中,邀请公众进行交流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陌生人变成了朋友,作品增加了艺术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为匆匆而过的人提供了可以轻易接触的公共空间。

作品介绍:《酒店帝国:穿越纽约》是一个在国际上跨越许多城镇的持续性表演作品。作品采取为期一个月的迁移形式,通过著名的百老汇轴线穿越纽约曼哈顿。从哈莱姆区第125号大街开始,每天大约经过五个街区,穿过纽约市一些最著名的地标,向南迁移到曼哈顿下城。该行动于2015年10月25日在炮台公园达到高潮——远眺自由女神像。艺术家们携带简易的桌椅、床上用品和手提箱,在摄影师克莱门特·马丁的全程陪同下,在纽约街头露宿了三十天。白天组装家具以创造座位和公共区域,博伊耶特和雷诺为路人煮咖啡,并邀请他们进行交谈、游戏或用餐。晚上,艺术家们重新调整家具,创造出许多床铺并睡在街上,也为希望在其中一张床上睡觉的人提供空间,并在新认识的陌生人家里洗澡。当艺术家在百老汇沿线的各个街区与公众一起迁移、吃饭、睡觉和交往时,《酒店帝国:穿越纽约》以大都市并不常见的方式创造了共享联系和集体记忆的机会。

东亚地区:《风中的电话亭》(佐佐木格,日本)

2vUa2jYcsXQmum3FYCRaPlOWaxl8qI8TjKLuglPd.jpeg

lS7xHAn9hty6ALwO87obuOIZI6q5Nr2UjjeNzpOJ.jpeg

获奖原因:这是一间永远打不通电话的电话亭,是当地居民佐佐木格为了纪念自己的亲人而建立,但在2011年3月日本发生海啸过后,便决定将电话亭向公众开放,为人们提供一个述说情感的公共空间。面对生与死之间无法跨越的距离,《风中的电话亭》带来了希望。评委们一致认为,项目是为社区居民生活的真实而极具想象的回应,更是对海啸遇难者的纪念,在创造本地性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品介绍:《风中的电话亭》位于2011年被海啸侵袭的大槌町一个露天山坡上,电话亭内设有一个可旋转拨号的电话和记事本,旁边有一把长椅,木质的标牌上用日语写着“风中的电话亭”。这一场所是由大槌町居民佐佐木格于2010年在自己的花园中始建,最初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私人的空间,以抚慰他失去表兄的痛苦。2011年3月11日在海啸侵袭后很快完工,他决定把这一私密的电话亭空间向所有需要的人们开放,走进电话亭的人们,会习惯性地拿起听筒,有些人拨打号码,有些人则不会。因为电话未与任何通讯线路连接,拨打时没有声音,但人们会在电话里呼唤海啸遇难者或失踪者的姓名,仿佛那些逝去的人仍在电话的另一端默默守望。风中的电话亭,连接着此岸与彼岸,承载着人们的想念与寄托。据报道,灾难发生后的三年内,大约一万人左右来到山顶。

中西南亚地区:《卡拉奇的移动影院》(艺术家团队,巴基斯坦)

L0s5sSINHyeNo9kQdKNOawDlvaHTu0qdTvUdtB4U.jpeg

获奖原因:《卡拉奇的移动影院》遍布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的城市社区中,通过装有投影装置的投影车将社区居民拍摄的日常生活视频和短片,投射到公共空间中。这个项目有广泛的参与性,通过居民业余电影的制作,反应有争议的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问题。有助于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除部落主义与种族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项目中电影制作能力赋予社区成员主人公意识。

作品介绍:《卡拉奇的移动影院》是一项横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的电影放映项目。在该项目中,艺术家亚米奈·纳西尔·乔杜里通过与卡拉奇各地不同种族、不同经济条件的居住小区合作,收集了相关聚居地居民所拍摄的卡拉奇日常生活的手机视频和短片,并在人力车的帮助下将它们投影到这些聚居地的公共空间中。乔杜里提出了《卡拉奇的移动影院》的设想,其目的是引入弹出式露天电影院,作为重新连接卡拉奇不同分离人群的一种方式。在该项目中,乔杜里建立了“临时性集体”,在不同的聚居地帮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创作业余电影,并且这些作品最终都会在《卡拉奇的移动影院》里放映。

制作视频本身就是一种让人们参与到日常生活之外的行动和思维过程中去的方式,它允许人们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并产生同理心。它不仅为卡拉奇的居民们打开了认知其他聚居地和社区居民的视角,也为他们提供了看待和理解自身行为和社区行为的新途径。

大洋洲区:《皮肤与骨头》(乔纳森·琼斯,澳大利亚)

vDtDZTzrYEteQW0Nxm8BlQp5pi6TS75azbFpBjNU.jpeg

n1PiO5TyV1ojIiX2RkZyEv7q1si2hM8HuT39IibH.jpeg

获奖原因:评委们认为,《皮肤与骨头》成功传递了作品所诉求的信息,在当代语境下创造了与历史性之间的对话,提醒我们那曾经经历过的斗争。

作品介绍:《皮肤与骨头》大型雕塑装置,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的皇家植物园,占地两万平方米,艺术家乔纳森·琼斯耗时17天重建了在1882年被烧毁前的19世纪花园宫殿建筑轮廓。这是艺术家为那曾被大火焚毁的、正从澳大利亚文化中渐渐消失的土著文化而创作的。艺术家的创作实践象征着一次文化疗愈的过程,一方面表达对许多土著文化遗产不幸遗失的哀叹,另一方面也对这世界上最古老的充满活力的土著文化仍然存在表示欣慰和庆幸。《皮肤与骨头》从多层面、多维度地吸引观众参与其中,作品包含三种元素:白色盾牌构成被毁建筑的轮廓,当地袋鼠草草坪,以及与当地社区居民共同制作的八处土著语的声音景观。分别表征着“损失”、“重生”和“开创”。

拉丁美洲地区:《增添缺失》(多丽丝·萨尔塞多,哥伦比亚)

V6wMharQjkIhSSCU2BzmMNfBEQYUkArwzk5GqHBX.jpeg

VesiMAJMzYM7dQYKkMnngQqabYVVZLAtD4hIEXFM.jpeg

获奖原因:项目中,多丽丝·萨尔塞多动员了1万多人参与,使艺术成为表达和交流的工具。项目以一系列纪实摄影作品呈现了持续创作的过程,在哥伦比亚和世界范围内,具有极大的传播价值。以明确积极的方式,实现了社区参与,激活了公共空间。评委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是拉丁美洲最受赞誉和最受代表性的公共艺术项目。

作品介绍:《增添缺失》强调了集体传播的力量,作品源于日常的材料和人民共同的创造——面对国家曾因公投而陷入危机,他们的呼声需要被倾听。《增添缺失》追溯了当时的政治立场及民众心理,致力于表现出集体创伤,并为一个国家的前进提供象征和统一的要素。艺术作品并不意味着改变或解决问题,而是让历史和创伤得到认可和尊重。艺术家多丽丝·萨尔塞多不断探索创作工艺,使其作为构建集体记忆的工具,她说:“我们可以通过叙述它来牢记过去。在当下回顾它,可以让被遗忘的记忆重新浮出水面。”如同萨尔塞多的许多公共艺术作品一样,这件作品是为受害者及其家属而做的,它不仅是一份纪念哀悼的公开声明,也是呼吁停战的宣言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欧亚地区:《生物多样性之塔》(SEADS,比利时)

3XTi9O5S9ny79tfA7oatoTDWp7dTTg41khiTPgyj.jpeg

VNpSZmVFLzFAABRVRb3KCM42APkPaW2E4DmOA8vp.jpeg

获奖原因:《生物多样性之塔》之所以被赞赏,是因为它不仅是短暂性的干预项目,它体现了地方自主参,并探讨面临生态和不同文化背景时,该如何建立起共识。尤其是在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它成为一个教育场所,让孩子们参与其中。所以随着实践推移,《生物多样性之塔》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受到专业艺术家的关注,它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将艺术和科学结合在一起。

作品介绍:《生物多样性之塔》项目建在一个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居民的综合社区周围,它直接展示出公共空间的价值、功能及特色,可以视作对综合社区的诗意比喻,而这诗意的生活都在维勒布鲁克市政府和耕种师傅们的支持下得以实现。学校师生会定期参观作品,让孩子们了解耕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的概念,学习如何融合艺术和自然科学。塔楼的周围设有混凝土座位(以塔楼为中心,呈椭圆形排列),作品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这里成为新的公共聚会场所,生态环境也随之不断发展,为提升当地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贡献。维勒布鲁克市积极使用《生物多样性之塔》作为城市形象,并积极支持和拓展该项目,作品随之名声大噪,逐渐吸引了更多爱好艺术的观众。


关键字: 内容标签:社区,电话亭,居民,公共空间,公共艺术,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社区 电话亭 居民 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 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
下一篇:黄永砅,结局或开始_中国美术学院-黄永砅-艺术-他是-世界||上一篇:“伟大的中国工匠精神——特种工艺镜展”在北京七彩云南开幕_展览-北京-著名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