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绶镐花鸟画展现场
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9月28日,由上海朵云轩主办的“吴绶镐花鸟画展”在上海南京东路朵云轩五楼启幕。展览共呈现其画作118件,其中花鸟画作品67件、写生作品15件、创作小稿36件,题材有杜鹃花、木芙蓉、紫藤、荷花、玉兰、牡丹等,体现了吴绶镐先生各个时期的创作心路历程。
吴绶镐1945年出生于温州,在美院求学期间,曾追随俞致贞研习花鸟。上世纪六十年代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回温工作,师从温州名画家徐堇侯,专攻花鸟画。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从事花鸟画创作,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上海市书协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篆刻系副主任张索主持此次开幕式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彭卫国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彭卫国表示:“吴绶镐老师的花鸟画展是一场高水平的展览,希望以后有更多像吴绶镐老师这样优秀的艺术家在这里举办高质量的展览,把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这个平台传播出去,实现社会责任和价值的体现。”
著名艺术史评论家、上海大学教授徐建融
著名艺术史评论家、上海大学教授徐建融评论吴绶镐时提到,温州和上海的历史上的关系十分亲近,而近年的文化联系又多了起来,如去年温州女画家鲁藻的展览也是在朵云轩举行,这次又迎来吴绶镐的花鸟画展,温州在行政上隶属浙江,但与上海的文脉却非常相近的。我很喜欢吴老师画的紫藤、芙蓉、荷花等题材的作品,在造型等方面与上海当地画家画得有所不同,这给上海画家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王维新
现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王维新觉得,这次展览的作品给人清凉的感觉,“我从事的是铜版画创作,但艺术是相通的,我学版画时也研读过国内外不同画种的作品,如水彩画。而吴先生的作品画得很用心,功底很扎实,我喜欢他画的紫藤等作品,在笔墨和色彩方面都很巧妙,可以学到技法上的很多东西。”
展厅现场
吴绶镐一生与花鸟为伴,无论紫藤芙蓉,还是脊鸰白鹭,在他笔下都灵动轻巧、栩栩如生。他坚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重画面色彩变化、虚实关系、黑白构成等;特别是近年来作品,色彩追求更加丰富典雅,表现方式多样,能从工细中见潇洒、清雅中见苍莽,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同时,他也强调画面的色彩关系和对笔墨的把握,特别是巧妙掌握对水的控制运用,使一笔之内呈现出多种色彩变化,赋予画面生动的气韵。
写意花鸟 2009年 轻寒
工笔花鸟 春风和暖 2010年 41X32cm
工笔花鸟 寒汀双鹭 1999 65x62cm
吴绶镐求学过程中,先师徐堇侯常告诫学生,画画要做到水罐清、墨笔干,强调惜墨如金。他说只有把笔上的墨用完了,画面方能丰富、笔墨才能多样。吴绶镐悟到了这一点,“其实这就是要求用笔快慢、墨色浓淡之分。因此,我在创作中就尽量把笔上的墨用尽,所以水罐里的水也就清净了。”
花卉写生
花卉写生
工笔花鸟 秋 1997 128x81cm
吴绶镐在继承先师笔墨精髓的同时,也秉承了其温恭直谅的高尚品格。在艺术修养上,他认为“画品”要与“人品”同修,笔墨发迹于心而成画迹,吴绶镐是当下日益浮躁的画坛当中不多见的默默耕耘者。他不但是一位优秀的画家,也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目前不少高校的教授、硕博士和当代画坛书画大家都出自其门下,为国家培育了众多艺术人才。
主办方朵云轩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更好的架起上海和温州等长三角地区艺术家的友好往来,共同为繁荣文化事业作出贡献。
工笔花鸟 细雨微濛 2008 36x43
写意花鸟 醉春 2009年夏 45.5x48
据悉,本次出席开幕式的艺术家、文化名人包括:王维新、 萧海春、张雷平、徐建融、阮荣春、谢振瓯、叶长海、孙慰祖、张淳、张伟生、蔡瑞蓉、丁一鸣、吴申耀、张立行、郑文、张宪荣、陈淑霞、张弛、汤哲明、程明震、吴琪捷、何元龙、马亦钊、陈树岗、吴瓯、武千嶂、王文杰、金松、张成毕、郑方伟、俞丰、崔树强、黄信乐、郑寒、黄国光、邹洪宁、沈国林、胡铁铮、黄德源、李文然、叶向荣、刘嘉栋、王鸣文、陈宪权、张真恺、胡一丁、王坚如、杨贤淼、王客、倪基民、奚文淵、李延生、丁阳、王素柳、罗宁等人。
展览将持续到2019年10月5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作品,笔墨,工笔,书画,吴绶镐,花鸟画,作品 笔墨 工笔 书画 吴绶镐 花鸟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