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新时代美术创作人才文史哲素养培育与提升》_开班仪式在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_国家艺术基金-导师-文史哲-美术

编辑:江静 来源:雅昌网 
 
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八月,群贤毕至,文人雅集,由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大美术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

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八月,群贤毕至,文人雅集,由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大美术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新时代美术创作人才文史哲素养培育与提升》项目的开班典礼于2019年8月1日在美术学院举办。

ClBFbU5ol1xVXTx6gmeVDYtPszNb4C7HPCGcWLIJ.jpg

EBtFmAkTVZcSwRfrmfkx1SsqwS230R39OlrQSrbm.jpg

开班仪式现场

1Av6vsRM92NZwNW92WpOAJyPOAyxN5oIz9AShYbs.jpg

东北师大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李昕晖博士主持仪式

参加开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项目导师陈耀辉,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项目导师韩东育,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卫国,吉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王亚林,吉林省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项目导师任白,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长江学者、国务院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项目导师张福贵,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油画学会主席王建国,《吉林日报》美术部主任张振洪,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院长刘国伟,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刘兆武,长春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傅胜春,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曲鸽,长春科技学院视觉艺术学院院长李文成,吉林省文化厅艺术处副调研员王兆勇,剧作家萧森。                 

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导师和部门领导有:东北师大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院教授、吉林省美学学会会长、项目导师王确,东北师大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金昕,东北师大社科处处长王春雨,东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庞立生,东北师大文学院院长高玉秋,东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项目导师胡海波,东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项目导师王邵励,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群,美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综合材料艺委会委员宋学智,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委员王辉宇,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殷晓峰,美术学院教授、吉林省美协副主席张建华,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庆平教授及学院各学科、专业负责人。

参加开班仪式的还有来自全国19个省份的40位项目学员,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报》《吉林日报》《城市晚报》《新文化报》、吉林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的朋友们。

Ojmoy1R8RlfYxxyHtYo4JfgPFXVmsTVtSMpuw9D4.jpg

Km8QtVfRgoEzkktx6OQYsKNqpO8LrezO5oKxahcv.jpg

开班仪式现场

《新时代美术创作人才文史哲素养培育与提升》项目在“以文化人、以史正人、以哲育人”的培养理念下,面向美术创作人才对自身文化内涵提升的迫切需求,从跨学科融合的角度,开展人本培养的内涵式培训。旨在优化美术家的人文知识体系;培育美术家的文化涵养;提升美术家的思想站位高度;凝练美术家的卓越艺术观和方法论。在思想观念上建立美术创作者基于传统研判、时代感受、多元文化、开放视野、家国情怀的主体意识,提升学员独立思考、批判继承和文化创新的能力,以人文学养的培育和中国文化精神的塑造,为美术创作提供长效的核心驱动力,为新时代美术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新时代蕴含新变化,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正是得益于吉林省委宣传部、新一届的省文联领导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树新风、促精品、育人才的文化导向,为我们注入了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守正创新的力量。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导师陈耀辉博士在讲话中表示,非常高兴能够出席本次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新时代美术创作人才文史哲素养培育与提升》的开班仪式,同时也非常愿意接受项目组的邀请,成为教师团队的一员,跟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陈耀辉主席对项目的定位和主旨给与了充分的认同和肯定。他说,今天,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新时代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的话题。高校对于立德树人,实现文化进步,有着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东北师范大学秉承“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承担着为国家塑灵魂、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任务;近几年来,东北师大美术学院不断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文化传播推广等方面有创新性的举措。这个项目正是从文史哲艺学科融合的角度,全面提升美术创作人才的艺术眼光、文化格局和综合素养,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总书记对于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是促进艺术人才培养内涵化转向的一次有益创新,是超越了美术技能提升的,真正对于“人”的培养。

陈主席以林璎设计越南战争纪念碑、雷宜锌设计马丁·路·德金纪念碑的鲜活例证,说明了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对于一位艺术创作者的重要意义。他希望各位学员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文史哲素养的提升,建构更全面、更开放的知识结构。与智者同行,与大师为伍,不断提升自身的格局和综合素养,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牢牢把握中国精神和时代脉络,肩负起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以高远的学术理想、文化担当、艺术抱负,实现自我超越。希望从本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从在座各位高水平的青年学员当中,培养出德艺双馨的大师!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能看到学员们的优秀作品!

MUKHo2wBCbuKyr3IOfSWXpwFpoVLtK88xb70yqqt.jpg

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耀辉博士致辞

本项目从申报到立项再到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的引领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学校跨学科、跨学院协同发展的良好机制。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导师韩东育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开班仪式的举办表示了祝贺。

他说,艺术家是靠燃烧生命的方式来体现自我价值的。正因为艺术学科的特殊性,早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启动之前,东师已经在全国率先针对艺术学科教师的学术成果评价起草了一个专门的科研成果管理方法。在申请国家艺术基金之际,也组织过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研讨,探讨各人文学科之间合作的方式。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成立之后,美术学院表现得尤其出色。艺术家的原创形成一种内在,这个内在既有生活的经历,也有老师教过的技巧,更需要创作者具备文化底蕴的“厚度”。项目负责人和各位导师眼光独具,这个项目应该被很好的推广。也希望各位项目导师在课程中精彩地呈现各自领域的所学所感。

最后,韩校长再次代表学校对开班仪式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并祝项目圆满成功!

X7zPzQyDHVetV9F9RLBPbkxRgCdxOx4RW1Icihjj.jpg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韩东育教授致辞

东北师范大学文史哲的学科优势和深厚底蕴,国内顶尖的人文学科导师团队,让我们有了开启美术创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自信。东北师大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省美学学会学长王确教授代表项目导师团队发表了致辞。

王确教授说:“我们面对的现代所有学科,都是人类现代文化史、知识史规划出来的,也为文化史和社会文明进程贡献很大,但是,正如大家所认为的,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自上世纪中叶,人们开始反思现代知识的区分价值,进行着各种学科的综合与交叉,艺术也如此。

作为造型艺术,她更是文明史的先驱者,在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充满张力,快速地越过原有的边界向外渲染,不仅过去人们心中的架上画和具象雕塑等在其原来的形式里呈现着仿佛令人费解的图像和风景,甚至某些作品已决绝地放逐了历经几千年的样式,让人们面对时失语,不知道眼前的形式应该怎样称呼,陷入艺术判断的犹豫和茫然。

后来艺术界对此有各种说法,譬如前卫艺术,先锋艺术,艺术终结,后历史艺术,等等,但这种感受和思维上的反应依然是描述性的,于是,人们似乎发现了什么,洞察到这些新的样式已经不是给接受者看的了,而是在用造型语言传达艺术之思,有人说这些作品实际上是又一种艺术理论或艺术哲学。文史哲素养被书春院长重视,被艺术界认同,大概基于相似的理由。

这是艺术史的转换,是艺术的革命。这一艺术史现象,我们可以反对,可以指错,但谁都阻挡不了,因为它们是艺术自身规律的某种延伸,是多元化时代必然生成的艺术风景。

各位的到来,我想或多或少都与此有些关联,要么是有志于成为文史哲贯通的艺术家,要么是想让越界交差的艺术概念在自己心中更加自觉化,要么是带着怀疑和观望态度来经验一下这里发生的故事及其氛围。

在场的各位或许有种共识:艺术是自由的,因为它不是生活本身,是生活对面的世界,阿多诺说是现实的对立物。我想,这一回,各位有自由创造力的艺术家们,是有意换一个可以让脑筋漫步、徜徉的园地,在思的空间中翱翔。

如此高妙的意图,实在太美好;真心地欣赏大家,羡慕各位,可能还会有不寻常的灵魂体验。

李书春教授主持的这个项目意义非凡,显而易见。

在我的判断中,各位不是为眼前的艺术而至,而是为远方的艺术而来。”

WKcH8jhgZJUdjEmaDE6ZmYY8hLgrIFvQ1JPdNAbw.jpg

东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项目导师团队代表王确教授致辞

本项目的顺利开展也有赖于各协办单位、兄弟院校、业界同仁的鼎力支持。吉林省艺术界代表——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油画学会主席王建国教授在致辞中评价,这个项目是我们经历过最好的一个学习班,也是一个跨界教师团队最豪华的“大师班”。东北师大连续举办的数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在业内的影响很大。本次项目的导师名单让人非常惊喜,有文学界德高望重的名师,有著名历史学家,还有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重要展览的策展人、评论家……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位学员而言,这个平台极其难得。相信东北师大美术学院的这个项目,相信本次项目将会成为美术界的文化大事件,在全国产生引领性的影响。

今天我们迎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的剧变,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物联网、云计算、量子科学、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这些已经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中国抓住了这个发展机遇,逐渐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主角。苦于找不到主题的美术创作者,就是因为缺乏文化自信。今天的文化自信就是为这个时代的剧变勾勒精神图谱,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为中国人讴歌,为中国人画像,这才是我们要做的,这才是新时期的艺术家的任务。

最后,祝愿所有的学员在这次项目培训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共同构建这个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新时代!

cJD0atK9JMLKjH2wE1R3foxbBHZohR3gNesoaBZw.jpg

吉林省美协副主席王建国教授致辞

从项目招生简章发布到报名结束,浏览量超过两万人,项目组共收到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115位美术创作者的报名资料,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遴选出40名学员。这些学员年龄均低于45周岁、学历层次高,美术创作能力突出,发展潜力较大。项目学员代表姚风在感言中说道,当看到《新时代美术创作人才文史哲素养培育与提升》项目招生简章的时候,我的眼前一亮。因为这个项目与绝大多数以单一专业的艺术表达能力提升为主旨的人才培养项目有很大不同,是从人文素养提升的角度,反哺和支撑创作者的艺术实践。因此,首先特别想感谢国家艺术基金的组织,项目主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承办单位东师美院和本次人才培养项目团队的精心策划与辛勤努力,让我们这40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能够在美丽的东北师范大学相聚一堂,近距离聆听各位文史哲艺名家的精彩讲座。

身为青年美术创作者,需要一定的天赋和创造力,更需要扎实、宽厚的文化素养作为支撑,否则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掌握了一定的美术创作方法和技艺之后,艺术之路能延展多远,考察的还是综合性的人文底蕴以及对社会、历史、文化的认识深度和判断力。未来的系列课程让我们万分期待,密集的高水平讲座为我们接受文史哲的思想启迪,畅享知识的盛宴,接受东西方人文精神的洗礼,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学习机会。衷心地感谢即将进行授课的专家团队,在这里先道一声,各位将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们辛苦了!

希望通过这次培训,我们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创作和学术团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未来的创作实践打下坚实基础,争取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艺术佳作。

LCoPl5MMYMdFKxuGq4SLP7WCH90LDj4tCkLhL9ZU.jpg

项目学员代表姚风发表感言

本项目从策划、申报,到课程群的精心建构和实施,离不开项目负责人重塑文史哲艺内在融通的人才培养再定位和凝心聚力的导师队伍组建。项目的负责人——东北师大美术学院院长李书春教授在他的致辞中,首先代表项目的承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向出席开班典礼的领导、嘉宾、学者、学员以及媒体界的朋友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向接到邀请欣然赴约进入导师组的22位校内外导师致以了最诚挚的谢意。

李院长说,东北师范大学文史哲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大师云集、人才倍出。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东师形成了以文史哲为优势的,闻名于世的人文学科群。以张松如(公木)、吴伯箫、萧军,舒群、杨公骥、孙晓野、林志存、李洵、丁则民、朱寰、孙中田等为代表的文学、史学、哲学泰斗云集于此。我校的美术学科就是在这样的学科综合、跨界融合的语境下滋养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东师特色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话语。此项目的获批就是得益于学校强大的人文学科基础和底蕴。谨代表项目组向长期以来关心艺术学科发展的学校领导、兄弟学院部领导、专家学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文艺工作者迎来了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异曲同工的最好时代。2013年国家设立艺术基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繁荣文艺事业,支持艺术创作。东师美院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五年来,共获批艺术基金各类项目18项,立项金额超过600万元,项目类型涵盖了艺术人才培养、传播交流推广、美术创作、青年艺术人才资助全领域。此次开班的项目是我院承办的第三个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

与以往项目不同,《新时代美术创作人才文史哲素养培育与提升》瞄向美术创作人才艺术素养的提高,指向艺术家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提升,旨在完善美术创作者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学养。西方现代艺术之初,艺术家不再以手艺人和工匠的传统身份出场,艺术的功能更加独立,艺术家的思想和观念在艺术行为中更具主导性,艺术与文史哲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学的结合更加紧密,正如阿瑟·丹托在其代表作《艺术的终结》中所言:“当代艺术更多地被哲学所侵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家不得不面对传统艺术的终结和新艺术的萌生,现代社会对艺术家的要求更高了,艺术家不得不重建全新的创作方式,这迫使艺术家们必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正如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这些新时代艺术家必须面对的职责是无法靠技术、方法的学习能够完成的,顺应时代出精品要靠艺术创作者在思想深处,深刻领会中西方文化的内涵,切实把握艺术的本质规律,客观研判历史和传统,立足于时代和自身发现并表现新问题。

此外,古今中外,文史哲艺作为人文学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构成主体,四者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任何民族的历史上,文史哲艺都是不分家的。以西方文艺复兴为例,它是思想界、科学界和文艺界共同作用的产物,哲学家、史学家、诗人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来源,极大地促进了艺术家创作观和方法论的转变。此外,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更是得益于西方现代文学、现代哲学的引领。俗话讲“绘画的功夫在画外”,文学、哲学和史学是修炼艺术家内功的不二法宝。

项目组以为国家艺术基金高度负责的态度,聘请了来自北大、清华、吉大、同济、师大、央美、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顶尖学术机构的高水准专家、学者,组成了实力雄厚的导师阵容,课程涉猎文史哲、美学、艺术理论以及艺术管理和艺术市场学等多个维度,以卓越的当代艺术家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对位精准的内涵式的“人本”培养,希望此次培训能够成为学员们未来美术创作之路中新的里程碑,在三十一天的头脑风暴后,开启全新的艺术探索。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再次强调:“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希望学员们在培训期间能够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文艺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到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社会风尚。

最后,李书春院长以“一日东师行,一生东师情”寄情各位导师和学员,希望以此次艺术基金项目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外导师和学员们对东北师范大学的学术情感和价值认同,让我们结下来自文史哲艺的独一无二的情感。

RRi8UPQ68rBNypw2aHbY4H3Iyd57wEHTPwiZ04vl.jpg

项目负责人——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书春教授致辞

本项目的师资汇聚了我国文学、历史学、哲学、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各位可敬的导师给与项目极大的认可和支持。东北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王春雨教授为导师陈耀辉主席、韩东育校长、任白主席、张福贵教授、王确教授、胡海波教授、王邵励教授颁发了聘书。

XlwJNhrSmhLVORPfYMJBvW4auspFrZQWDua0OLlf.jpg

东北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王春雨教授为导师们颁发聘书

0hutZvdGvN3LTL2i1Q7NxJwztt6pkmmk2AFNjncr.jpg

开班仪式嘉宾合影

相信通过本项目的有效实施,一定会培养出一批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美术创作人才,打造出更多符合时代诉求的精品佳作,开辟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的全新维度,推进新时代美术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的早日实现!

项目开班仪式结束后,韩东育校长为学员们做了项目的首场讲座。

他从历史学研究的视野,以商周文化之间的演变为例,生动地剖析了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更迭的动因,传统文化意识的源流演变史,价值取向的冲突与对话,以及当代中国复杂文化现象背后的宏大历史背景。韩校长提出了在今天的中西文明碰撞之中,如何融接文化,建构新文明体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命题。同时,他也谈到文化学养与艺术表达的关系,提倡文艺表达的“中道原则”。韩校长希望项目学员们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大视野,将文科的严谨态度和浪漫情怀相结合,以真正的问题引领艺术创作,将张扬人性之美作为艺术创作的原欲与信仰。 

J2m8uzBNc0SNHOAqvJnYVlGu54MuDofopbfH8dUA.png

项目导师韩东育校长精彩开讲

w8lYLpjzK2hiENtc7IaBCxDWrlG3soaini6L14A1.png

K0hIgPzvdzuQKp9OV9IASfSvXN2UlRRMk2D179sB.png

ek3f6B9IkxMxRCIEapjTvkL5pDcT5quE2T34IJvC.png

amLpM15GCF4OfFTpxDOsnpWJ1zYUcENtEIVnS3PY.png

2019年8月1日下午举办了项目师生见面会。项目负责人李书春院长及项目组老师为学员们就导师团队、课程安排及要求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为学员们颁发了项目录取通知书及学习资料。

VYr4eMRHUC4Bni50xQsjsIZFl1VcsAuJnmA4eBmL.jpg

iS5WACOL7tU89Vwb1HDCvtOBHzxNtNk06weBwx1g.jpg

项目负责人李书春院长为学员们颁发项目录取通知书及学习资料

ZmCXnc9fXvfb9I3YHgD8zE01pd7ifgegWmbOLcFI.jpg

项目学员自我介绍

QKfyeLCmwRJUK4CvAS0Z9gnALkC4BgkI6MQ3Rbmq.jpg

项目组老师与学员们合影留念


关键字: 内容标签:导师,文史哲,美术,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导师 文史哲 美术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国家艺术基金
下一篇:周刚鉴证备案专场在杭州启动_鉴证备案-作品-水彩画-鉴证||上一篇:徐华:写生就是不断修炼_姑姑-华山-水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