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现实与未来,我们一直在守望星星_——专访“繁星计划——当代青年艺术家展”发起_青年-美术馆-计划

编辑:张天宇 来源:艺起看
 
张航,树美术馆馆长,艺术总监、策展人。2012年创办了北京树美术馆,被誉为中国十大最

        张航,树美术馆馆长,艺术总监、策展人。2012年创办了北京树美术馆,被誉为中国十大最有设计感的美术馆,为第二届、第三届中国艺术品产业交易博览会特色场馆,承办了国家级的展览:“威尼斯双年展回顾与发布”,“风•土——屏风和陶瓷东西方文化对话展”,2015年创办的北戴河树梢美术馆,被誉为乡村建设的艺术典范,国际艺术基金“繁星计划——当代青年艺术推广”总策划。2016年发起“北戴河艺术论坛”——艺术家参与社会建构的时代,2018年策划“世纪之门”、“一杯江山”、“山海图纪”等展览。

        斗转星移,1971年,一首歌曲《Vincent》唱响了世界各地,它描绘的是梵高的那幅著名作品《星光灿烂的夜(The Starry Night)》:“繁星点点的夜里,画出你调色盘里的蓝与灰;繁星点点的夜里,火红的花朵灿烂的燃烧着……” 人们用最空灵动人的声音怀念这位提前陨落的艺术之星,留下无限感慨和遗憾。 

       时光来到2019年的今天,在北京最具诗意栖居的“树美术馆”,馆长张航坚定地描述着持续了8年时间的“繁星计划——当代青年艺术家展”,希望这个时代可以不错过有潜力的未来艺术之星,希望新时代的青年艺术家之路可以更加顺畅一些。

        青年艺术家的“中转站”or艺术的“狂欢PARTY”?

        作为30多年艺术行业的资深人士,张航深深感触于八九十年代全国美展时期青年艺术家所受到的局限,那时更强调论资排辈,同时创作题材也受到很多限制。早在2012年,身处中国艺术核心之地宋庄的树美术馆,一方面由于自身位置原因发现了周边那么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一方面由于那颗美好的初心:艺术的天空可以更加自由,艺术的天空就应该繁星闪烁。“繁星计划——当代青年艺术家展”诞生了!对于“繁星计划”,张航的语气是关切而欢愉的,作为当代艺术展示与收藏并重的私立美术馆,树美术馆一直走在行业前沿,敏感地意识到有太多走出艺术院校不久的青年特别迷茫,他们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成为一名职业的艺术家?还是为了现实生存而转入其他行业?这是一个重大而不可回避的问题。树美术馆希望给他们更多时间可以选择与沉淀,更及时地给他们提供展示平台与艺术资源,张航肯定的说:“是的,繁星愿意做他们的中转站。”

        提起2012年最初举办“繁星计划——当代青年艺术家展”,张航半开玩笑地说起那是因为玛雅的2012“世界末日”预言,人类不无担忧而激动,艺术界、青年艺术家们迫切需要一场狂欢,无关商业,无关官僚,只有自我的思考、非凡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繁星就这么时而出,各种多元的艺术形式,开放包容的艺术主题,不拘一格的艺术人才,油画、水墨、雕塑、装置、影像、综合材料…..上千位全国乃至全球的青年艺术家们一起开心参与,描绘出一片璀璨星穹。

undefined

        繁星的思考:当代艺术该如何切入我们的生活?

        歌德曾经说: “除了艺术之外,没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与世界联系,也没有一种方法比艺术更好。”人们是如此热爱艺术,对艺术抱以厚望与亲近,同时当代艺术圈各种乱象事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看法,张航希望繁星计划可以更加真实呈现当下青年艺术家的状态,他们的新鲜活跃是最能够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的。

undefined

        早在以往几届活动中,繁星就提出过“艺术在生活中成长”、“V时代的思考”等等,青年时期是艺术家最敏感和生命力旺盛的时期,美术史上很多堪称经典的作品基本都是青年时期创作的。繁星计划中的青年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来传达对世界、对人性、对社会或对艺术本体的思考和认知,其中有忧患,有焦虑,有纠结,有顿悟,有希翼,代表的却是有力的原生力量、艺术创造的魅力。张航说:“也许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还未必成熟,却以更加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多元的个人面貌组成了新生力量,这份纯净与热情正是带给当代艺术圈的意义所在。”

undefined

        八年旅程 渐入佳境 星辰相伴

        不知不觉,“繁星计划——当代青年艺术家推广活动”已经走过了八年时间,每一届都在不断变化与成长,累计吸引全国8000人次的青年艺术家参与,国内外约500家媒体的宣传报道。2016年的“繁星计划”在国家艺术基金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有了新的飞跃,设立了青年艺术家优秀作品主体巡展、国内及国际青年艺术家交流、青年艺术家驻留创作、当代艺术公共教育的多个板块的活动。

undefined

        繁星计划的评审委员会也非常有特色,不同于当下很多评选活动过于学术化,繁星评选中引入更多的市场判断,他们由不同领域的精英组成,有来自画廊、拍卖行的专家和媒体的朋友,也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际策展人、评论家、知名艺术家等,他们以不同的评判角度来评选青年艺术家,让繁星呈现更加有趣与多元的面貌。

undefined

        “繁星计划”主题展览活动每年春天在北京树美术馆举行,在此之后,参展作品在国内多地及瑞士、日本、韩国、美国等进行为期一年的巡展活动,艺术家也一起参与其中。说起国外的交流展览,张航备感欣喜:“国外很多观众都表示没想到中国的青年艺术家们如此丰富、开放、活跃,和他们的想象太不一样了。一些当地的艺术家也带着作品来参展。国内艺术家和他们交流得非常开心,这也许就是走到海外最大的意义吧。”“繁星计划”不断在探索艺术的生活方式、“艺术化生存”,探索艺术家与藏家、政府机构及具有文化内涵的企业相互促进的新模式,让艺术生根于生活中,与企业与大众相互滋养,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繁星推出的“艺术微循环”概念,让艺术品走出了美术馆,进入更多的公共空间中循环展示。这不仅提升了公共空间的艺术文化气质,同时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

undefined

        青年艺术家的未来之路需要创造力、韧性与激情,张航说作为有独立态度的私立美术馆同样如此,像“繁星计划”这样的活动在国际上其实很少,持续时间这么长,同时得到国家基金、收藏机构、艺术机构、学术机构、国际方面的支持,它的现实与未来必将是丰盈的,守住这片星空,给青年艺术家们一个自由呼吸的“中转站”,我们就能一直看到那些闪闪的星。


关键字: 内容标签:青年,美术馆,计划,,青年 美术馆 计划
下一篇:“书艺传家”刘江捐赠书法篆刻作品展暨刘江、章培筠、刘丹艺术展在重庆举办_刘江-传家-故乡-书法||上一篇:2019AArt史上最最全参观指南_城市艺术博览会-作品-水彩画-原稿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