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历写乡情”杨邦杰、程峰画展邀请函
“书阅历写乡情”将于2019年4月13日在中国政协文史馆举办,本次活动由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协会、中国致公画院为指导单位,丝路青年论坛秘书处、丝路国际智库交流中心、丝路百科杂志社主办。
展览呈现了近两年,杨邦杰多次同程峰去川西写生,画田园风光,写家乡情怀作品。
杨邦杰
杨邦杰,工学博士,四川致公书画院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父亲也常教导字如其人,不能歪戴帽子斜穿衣。小时候看父亲每日用毛笔记账,写了一手好楷书。因此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杨邦杰上初小时有习字课,便临柳体楷书。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时学校还有写字评比,他的毛笔字贴在老师办公室门外墙上展示,并安排他写学校黑板报。
杨邦杰写字经历断断续续,高中一直到1970年以后,才因在中学教书、城关镇机关工作,又有写字机会。当时能见到的毛笔“字帖”,记得只有郭沫若。近些年来,由于在全国人大华侨委和致公党中央工作,与书家画家有交往,杨邦杰才开始专注于写毛笔字,学写泰山经石峪、石门颂等摩崖石刻,写颜体楷书行书;也写苏轼与郭沫若的行书。“拿毛笔只写不画对不起祖先用了千年的毛笔、水墨与纸。于是乎又画水墨画了”,杨邦杰表示。
汉风唐韵开心就好
不靠大树才有真功 50cm×100cm 2018 年
能上能下 45cm×69cm 2017 年
大智慧 50cm×100cm 2018 年
杨邦杰希望用书与画唤起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对农耕农村、山水田园的依恋之情。他画随时代笔墨,书学秦汉晋唐。闲书人生阅历,静写乡土情怀。为用而书,为情而画。学古今中外书画之寻书情写意之道。
闲敲棋子落灯花 45cm×69cm 2018 年
*请横向手机观看作品
朝发嘉州
青衣江 48cm×45cm 2016 年
山高水长是吾乡 40cm×69cm 2016 年
夜归 50cm×50cm 2018 年
雨 50cm×50cm 2017 年
梨花院落 49cmx50cm 2016 年
程峰
程峰为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致公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名誉副院长,四川省张大千艺术研究中心委员,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曾任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他数十年来坚持写生,具有坚实而深厚的基本功,同时也构建了个性鲜明的笔墨语言。他用水墨写生的形式为四川诸多的古镇立传修志,现已出版《水韵墨律——程峰写生画集》九部,为家乡古镇的保护,为记写乡愁做出了极大贡献。
*请横向手机观看作品
乐山大佛
*请横向手机观看作品
仙峰寺 44cm×99cm
*请横向手机观看作品
二郎山瑞雪图
刘文辉公馆
*请横向手机观看作品
初冬的贡土梁
*请横向手机观看作品
能仁寺
阳宪里的延园
*请横向手机观看作品
青岗
莲池小桥云屿楼
*请横向手机观看作品
甘堡藏寨
黑白二水洗牛心 44cm×66cm
*请横向手机观看作品
瓦屋寒杉迎虎气
*请横向手机观看作品
长江湾处是合江
*请横向手机观看作品
峨眉紫烟
回顾近百年来的中国画史,巴山蜀水带给艺术家创作的激情。四川雨水云雾,植被繁茂,气象森郁,仅以传统表现岩石纹理的皴擦点染总觉难于描述巴蜀山水的神秘与奇妙。如此也为近代画家留出了发展空间。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李可染……他们都曾在巴蜀得到灵感、发展技法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丹青须得江山助,不到巴蜀岂有画。宋元明清山水画都在中原、江南发展。抗战时期文化人入川,带来技术的开拓,但毕竟时间有限。西部山水多元丰富,文化历史、民俗风情的描述,有赖于当代画家的深入观察与发展画法。宋元明清山水画法演变了上千年,西部山水技法发展不到百年,还有待有思考有远见的画家在西部坚持探索。
关键字: 内容标签:手机,毛笔,写生,杨邦杰,程峰,书画,手机 毛笔 写生 杨邦杰 程峰 书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