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李逸之“积雪_Himālaya”_个展于宜兴吴冠中艺术馆开幕_吴冠中艺术馆-篆刻-北京-艺术馆-积雪

编辑:段维佳 来源:雅昌网 
 
2019年3月30日,李逸之“积雪Himālaya”个展在宜兴吴冠中艺术馆开幕,展览展出李逸之近

2019年3月30日,李逸之“积雪 Himālaya” 个展在宜兴吴冠中艺术馆开幕,展览展出李逸之近年的作品九十余件,以古格、受箭-本生、剔骨记等系列作品为主,李逸之是一位相对特殊的艺术家,他有二十多年在西藏做艺术田野考察和西藏艺术史研究的经历,他以西藏美术元素为底本,糅合中国篆刻里的肖形印表现形式,把对世界、时代以及人生的认知感受表诉于石刻作品中,从这一角度审视李逸之的用心,他表现的形象不再仅仅是佛形象本身,更多观照自己内心。

NBFJlhEIJ3K1vzNiOX22byc0xcX0A9mKbAzBpMY7.jpg

李逸之出生于新疆克孜尔,在大西北长大,后又回到常州生活了十几年,2005年定居北京,这次在宜兴吴冠中艺术馆的个展也是李逸之回到江南的一次文化交流之旅。艺术家与李逸之在展厅与来自各地的观众朋友进行了交流,作品引起的艺术表现与思考也是此次展览的亮点所在。

据悉,展览将于4月20结束。

sDzJjfbd8y4B7yndHCMYwpzjodjJbvuubG6V5rgj.jpg

李逸之

1974年生于新疆克孜尔,现居北京。200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文化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擦擦艺术博物馆名誉馆长,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委员,中国民族学学会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佛像印艺术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等。从1996年开始连续赴西藏腹地考察佛教遗址,采集和整理藏传佛教图像学资料,从事西藏艺术史研究,相关研究论文陆续发表于专业刊物及藏学会议论文集,论文曾参加:第二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北京)、2008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2008年/北京)、第六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年/杭州)、第二届藏学与喜马拉雅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年/西安)等。

个人艺术展:

李逸之作品展 (苏州)2008年,苏州现代书画研究院

《行方便·当代刻者李逸之》作品展(北京)2017年,北京一莲艺术空间

积雪Himālaya·李逸之个展(宜兴)2019年,吴冠中艺术馆

2018年参加中国人民大学"艺术人类学讲坛(第一届)"李逸之的艺术田野工作及其艺术创作研讨会。

著有《西藏古格擦擦艺术》(中国藏学出版社)、《李逸之篆刻作品选》(荣宝斋出版社)等。

XyKPct54wFpUFVx0dWrdVxkUpEXsOPNDjUOaBoye.jpg

积雪 Himālaya

寒 碧

我对李逸之雕刻艺术的观察是:他以西藏唐卡、古格擦擦为基础形式,杂运于秦汉肖形印、元明木版画的刀功笔法,却非简单汇拢,避免依样照例,而得个人家法,极见神通妙用。可以掉一句洋文:creative autonomy,译谓"创造力自主性",这是李格尔的名言,后来成为滥调,但引用的出发点,是此语的上下文:李氏《风格问题》研究装饰图案的历史展开,即那种"脱离了自然原型艺术形式"的惯常呈现及异常表现,不离于途轨沿革或承传相继的优化选择(choice),因此不是被动复写,不是技术把玩,而属思想之"物",结为心智之"果"。

这个creative autonomy其实就是李逸之的思想心智亦即雕刻艺术的前题或者前导,唐卡、擦擦、包括肖型印、木版画都有某种板定的程式化(习套)、图案的装饰性(彣饰),不但无可回避,而且必须强化,由其蕴蓄了历史义涵,故有珍贵的文化价值,但也有个困难问题,个人经验如何处理?自主性或被压制,创造力无可发挥。

我只讲李逸之逗露的一个才能,就是他直对这个装饰性,平添一种涂鸦感,前者精谨不苟,后者脱略不拘,初则两种反力,终则一并合力,悄然丰富了形式,达成自身的语言。

"塗鸦感"非真涂鸦,依然很精到,同然得率意,以趣味呈现,不在乎的趣味;以才调指示,不顺从的才调。这与李逸之的个人气质有关,他本就怪怪奇奇,不那么顺流从俗,也与当今时代的风会照映,人皆以摆落制约为归。不在乎,就松灵,不顺从,就自由,斯即当然艺术解放或解決存在或身心问题的要义与命脉。

假使我们大胆一些,把基思·哈林(Keith Haring)和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拿来比照,他们是真涂鸦,李逸之乃非是,但精神气质上,他们却有得比。

李逸之和基思·哈林、巴斯奎特还有一个共同点,都喜欢画骷髅,作所谓"白骨观",这是方便之词,而非简单比附:文化规定本无共同之处,个体生命终成万化尘滓……艺术遭逢了某种可能性,依海德格尔的之说,即召喚了所謂"本有",而"本有"最终的归宿,依然是巨大的"虛无"。也许"本有"就是"虛无",艺术假此充实人生。

以此作白骨观,以此证无上道,以此,李逸之"欲其自得之","左右逢其源",也以此,我就按其来历推其生成,为他的展览名曰"积雪Himālaya"。

寒碧于上海

寒碧 巽汇XUNWAY艺术总策划

XHc1izoRyZQtJTzKaAA66FtRzU4GrV89saaIPKhH.jpg

吴冠中艺术馆

策展人:许伟强

学术支持:寒碧

艺术家:李逸之

学术支持:扎西达娃、赵旭东、董丽慧、李川、李修建、高薪、王鹏杰

“积雪 Himālaya’’主编:周莲池

主办单位:吴冠中艺术馆

江苏瞻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江苏珑尚文化传播公司

李逸之工作室

出品人:许伟强

总策划:周莲池

执行策展人:承庆

藏文翻译:当增扎西

摄影:王辰

1coOAgeyYO8FsBpWIiWnPZRqPZeLVAF9M2DWNrfi.jpg

bAs8rhOs156UgcZOWZyln6mDRlAf7tXmSyCawg8J.jpg

6HZbgzlEoL7iueIQxrysFSsiU2mbFkO3NQ3yUarM.jpg

XCYDRW2r1YQ0PNwz7OlBEyI3d57mewwcDdeO2CAy.jpg

XMi3TsXPxPjoxYQ6KMNojDnMNe5BZw6ZEpNMtaQv.jpg

CAjblHT0sDMWxeGk6Qy7bisBqW1wK067epuOTViJ.jpg

ucsGprm2bxxo3LNr61725dssGDgZiG6QsY2497fU.jpg

展览现场

FD5FykQOba0OQVKF4z1oy98Zw4RwYUdAjhH2PAI5.jpg

作品集签售

作品欣赏

UriwhPjToaki3Qnjd3N0tmUcVJQG0pfx9fAKXYTx.jpg

ML6YhH88SX8x4qR51gX6zTv6P3UNGdBRTi54CbdD.jpg

sUPc6qhOAZDb9jBQOqR6AteVbKSDaJMGTjq9qNhP.jpg

M4yFkEa6pZO1ihvSvk44FdJmE09dZlv65aNqwmcr.jpg

emdnBg8ZK0UeLdV6d3WKFYZpPz3nubJmL8efofBD.jpg

UTmplSnwnfhnnmeFoNubOtoe8FdJeQkpLsqwpln4.jpg

kz3yENjAdiFJIzjVaL9DltKsFPvbBkY5xn8qEL6I.jpg

htmDZMkq2zvUjPhgNNdMQpgwUWFItiPeXlGwvofU.jpg

L0NpypZiGmsPyHdTM93U1fk77UGQbpv3B2sOol6C.jpg

M2q8zXWok1dfYxR1ZL7RDPoTpDed6c0vCNhxbNDK.jpg

haN4rwnOyxLl8AAOHyw4uJQdKiLjmfH7ovEXo1aS.jpg


关键字: 内容标签:北京,艺术馆,积雪,李逸之,吴冠中艺术馆,篆刻,北京 艺术馆 积雪 李逸之 吴冠中艺术馆 篆刻
下一篇:段勇:加强公共美术教育重要而紧迫_南京-艺术学院-创刊||上一篇:《学院表达与东北意象——东北表现性油画国内巡展》_项目第五站在深圳关山月美术_油画-国家艺术基金-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开幕式-艺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