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岁至甲子,清零重来:揭开艺术家童振刚的“逆生长”神话_艺术展-美术馆-艺术家

编辑:裴刚 来源:墙报
 
《色·相》展览现场  2019年3月12日,由墙艺术携手北京王府半岛酒店共同主办的童振刚个人展览《色

FkindSxsMxHndeRL3BGhyvM176HFEwLr82yGbS1n.JPG

《色·相》展览现场

  2019年3月12日,由墙艺术携手北京王府半岛酒店共同主办的童振刚个人展览《色·相》在北京王府半岛酒店的艺术廊亮相。展览主要呈现了《色·color》系列、《闲聊淡侃》系列,及部分版画作品,让观众看到了童振刚更加松动与灵活的创作状态。尤其是《色·color》系列作品,经反复的材料实验,使用色粉与特制绢布相结合绘成。不仅包含童振刚早期的女性形象,也有“心经系列”文字和印章痕迹,以及来自中国民间故事、吉祥图案的大鸟、罗汉、祥云等。色粉的涂抹流畅自然,质朴生动,展现出童振刚多年绘画体验和生命磨砺所筑成的高度。

  此次展览是墙艺术与半岛酒店的又一次深入合作,旨在透过各种不同的活动,不遗余力地支持当代艺术的发展,展示和推广艺术大师与新秀的佳作。

ZYW4mXx3d3aNOxLNd34T8MAntYO1XfFXUwj1VmHO.jpg

7eXJ27aYLVGMIn3BjKrftHGaYLSLRtLN3F0qC5ON.jpg

  《色·相》展览现场

jyOA300934YvXSiaubunuSX1XB7IdnVTbFkW4HYI.jpg

  《色·相》展览现场嘉宾合影

  从左至右为:艺术家张晓东,企业家、收藏家张兰,艺术家童振刚,批评家杨卫,艺术家何昊远,批评家王泓,艺术家赵能智

  作为中国顶级的艺术综合性集团公司,墙艺术致力于推动当代中国与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业态涵盖新媒体、艺术品销售、品牌跨界合作、艺术衍生品研发、艺术版权交易,艺术电商等。并以10余年在艺术界积累的丰富艺术资源与知名艺术家、年轻艺术家、艺术机构携手举办高品质的当代艺术展出活动。

  而半岛酒店一直以来就有艺术收藏的传统,王府半岛酒店的丰厚收藏更是涵盖逾800件画作、雕塑和摄影作品。

  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突破了艺术与商业的界限,让观众得以在酒店邂逅当代艺术,为艺术与大众之间建立起更直接的交流与互动平台,渐渐形成一种相互交织的艺术生态。

Ywbl6wuhy5cswTBrycEN0uLTHorhfRrRweroIzy7.png

RaoJvwIA8yt8G7tou78naDYfvUJSEMHOUmN9J5Dq.jpg

  《色·相》展览现场

VvgCRoQh2YpAJvcu9NHfArPVjMzd7NS4Ushc9WOz.jpg

  《色·相》展览现场嘉宾合影

  从左至右为:设计师赵斌,艺术家张洪菠,艺术家艾安,企业家、收藏家张兰, 艺术家童振刚,艺术家何昊远,艺术家孟禄丁,艺术家张晓东,收藏家李建文,批评家王泓,艺术家魏小平,艺术家夏小万,艺术家赵能智,墙艺术副总经理苏倩倩,策展人贾若曼,王府半岛酒店传讯总监杨艺

  墙报专访艺术家童振刚

  童振刚=T 墙报=Q

  Q:您选择这一系列参展作品考虑了哪些因素?

  T:以前,在大酒店里开画展是很盛行的,近些年来少了一些。开始接到这个邀请时,我担心这种形式的展览太注重装饰性,而削弱了作品的学术味道。在看过展览空间之后,我决定让它成为一次小的手稿展览,看着很轻松,只是呈现的某一个面,因为色粉和版画本身带有一些手稿的性质。

MK0pVaP0RMDDSh3VDszolXaLyo3uWGUMg17XPRUy.JPG

U92mSy00oafhUbOxxwpC2ze7J0RV6kdbcS01slr2.JPG

  《色·相》展览现场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段,需要把过去积累的作品进行打包和归类,我计划把自己过去的油画、水墨、字全部归类,这次展出的这一类,我叫它手稿类。我目前在把以前的创作经验打包到一个综合的材料里面去,这也是我未来持续要做的。我6月1日的一个新展览也是关于这些,原有的、过去所有大家见到过的我的作品,那些在人们印象中符号化了的,都会变成另外一种新的东西。

pf19xQb0qYC53yY1ioMREMApILD8AcdZxyK91mYS.jpg

  童振刚工作室

z3ddTwWXOdtzmta6pLxN5HdCDDdh9moRVMxHnC4l.jpg

  童振刚作品

  Q:您讲到的这批新作品,目前准备情况如何?

  T:正在做,我明天就又要去景德镇了。当时大年初二就去了,那边天天下着雨,一下就是40天,屋里也没有暖气,凉嗖嗖的,我感觉很不适应,关键是还要用风扇把画吹干。在那边患了重感冒,发着烧,整个嘴巴全部烂了,一个月后我心想不行,得回北京,受不了了。

  Q:这一系列现在有多少件?

  T:现在按照计划有60件,因为瓷器不太好做。在景德镇,我这种属于带有破坏性的,大多数人过去是为了做瓷器,而我是把这些原有的东西给打破了。比如说在一个盘子上呈现出像蛋糕似的,很厚的形态,又像花一样每一片薄如纸。

  Q:作为瓷本身来讲,可能就只是充当一种材料了。

  T:是,我把瓷变了一种用法。我请两位助手帮忙组合、晾干,最后我拼在一起,用布把它包上,之后我在上面画好釉。而到真正烧制的时候,我反而不想去看了,烧成什么就是什么。

  Q:也会尽可能保留一些偶然性吗?

  T:对,我不想让他有形,我想破坏这个东西,我过去有很多有形的东西。

FKmDOKkUmygTHKNMIE12Vgg7V9XmEcu1GJVuM7HY.jpg

  童振刚工作室

twwqoYl8oDWpN3vkVUedoWrX19XgRsyumZ5vhqP2.png

  童振刚作品

  Q:传统审美的训练对您当代视角和思路的表达,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T:我对传统探的比较深,过去学习传统都是临摹,临摹书法、临摹白描,上学时候临《八十七神仙卷》、《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还去临壁画,比如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首先要学会临摹,你临的东西越多,你脑子里装的别人的东西就越多,最后想变成自己的东西很难。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从早期书法和篆刻开始,就要学会理解线,而不是理解文字,把线理解以后再画,线才呆的住。波洛克、马蒂斯、毕加索画画就很慢,当年我的老师林散之和萧娴对一些线的理解就是要慢,因为人的脑子是跟不上手的。绘画其实是一个理性的过程。

ch0crDM2FpZnndemfaFkK54yveNKa3qwgjt6EuVt.jpg

  童振刚作品

s8GF0gpS8AwJXBQQuvjmPy9uTPgL68Av46nDvXgQ.jpg

  童振刚作品

  墙报:所谓的先锋和创造,并不是单纯创造新事物,而是在很深厚的传统之上。

  童振刚:都是需要学习的,没有天才,只有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学习才可能成为天才。我们临摹各个时期的素描、速写、白描等,都是在学习,学习之后再去创新,才能懂得一套创造自己语言的方式。

  我觉得一个真正懂绘画的艺术家应该学会到点清零,重新来。把造型训练重新来一遍,这之后再回到传统中重新看看。如果不清零,老是往前走,那就是死胡同一个,会发现全世界到处长的都一样。

  我见过好多行为、装置艺术家,过去不动手,也不会画画,只是请人帮他画。在和这个人谈话时,会发现他脑子是空的。他没有绘画的过程,不像我们从传统、从西方,整个艺术史过了一遍,油画、水墨、书法、篆刻,中国的、西方的,各种材料都在搞。每走一步都要全部清零再重新做,把自己捣鼓明白了。

TCbhgklfm2tq9q9P3FLwYvduvB6QaUj4GTkLcwQ3.JPG

  《色·相》展览现场

C3n2klcBXAuSSomT5EjPihg2zRdWl7pFJ4ePHVxe.jpg

  童振刚作品

  墙报:您近两年来的创作状态是怎样的?是否也在对以往进行清零?

  童振刚:我今年60岁,也是我的本命年,是我的花甲,中国讲60甲子,这一个甲子就翻篇了。就好像又从一岁开始重新生长。我女儿开玩笑说:“您绝对的逆生长,眼睫毛都长的更弯了,皮肤也变好了。”我有糖尿病,我打了20多年胰岛素,现在也不用打了。我每天坚持测血糖,吃完就测,以前我甚至连主食都不吃。所以说,到了这个节点,一定要把自己过去的东西翻篇,要强调手稿类的东西,同时要让新的东西有材料感。在清零的同时,把自己的过去也要慢慢的清空。重复自己的历史就是对自己的抄袭。

 

iwhXYMAY8seLY7KzCJhJc9I6H9eRelnnAIzUqtow.png

批评家杨卫,艺术家童振刚

  艺术批评家文摘

  “通过他(童振刚)的肖像画、裸体画、风景画、静物画,借助他的高超技巧,童振刚向我们证明了:即使最卑微的物和人,在优雅的诗性艺术中,在纯真里,都获得忧郁的明晰,并构成一个世界。那是一个动物的世界,到处是猫、鸟和人美如花的天地。这个世界让我们浮想联翩。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对视觉的追求。在视觉中,平衡、安详、纯洁都处于和谐的共生状态,大放异彩。”

  ——安特•格利博达

  (欧洲科学艺术和人文学院院士)

  “他的风格和形式,是某种顾盼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别类或别裁。但不管怎么看,他的画在传统和实验两个维度都有不俗的追求,既有坚定地固守,也有大胆地突围。在题材和语言的关系上,他也有聪明地选择。在语言上,他的探索和实验走的很远;而在题材上,他却宁肯照顾最一般的观众。他不把精力和智慧放在“画什么”上,而是倾其力量解决“怎么画”的问题,他认为这才是绘画的本体性问题。”

  ——王鲁湘(批评家)

  “如果说国画大师傅抱石的“仕女”画以神化传说来表现画家个人的浪漫理想的话,那么,艺术家童振刚的“女性”绘画则是把握住了当今变化现实中人的精神状态,并以一种跨学科的方法整合了人与社会空间的关系—既包含宏观的社会背景又有近距离的微观分析。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会认识到他的绘画所蕴藏的鲜明个性和独特艺术价值。”

  ——黄笃(批评家)

  “我经常想,童振刚在艺术上的成功,可能正是跟他的为人处事有些关系。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这话不会太假。……我们暂且不论童振刚这种乐善好施、广交朋友的性格给他带来行路的方便,单只说各行各业的朋友给他注入的思想信息,就足够丰富他的艺术,提高他的认识与修养。所以,他的艺术不是空中楼阁、飘渺烟云,虽然也并非现实记录、具象写实,但总有某些撩人神经末稍的情趣,渗透着他对人世间诸多细腻的生命体验。 ”

  ——杨卫(批评家)

  “在他(童振刚)的画中,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无时不在,那就是我们时时都能感受到的一种男性视角的存在。而在这些作品中,这种“男性视角”不再需要感受,而是直接出场了。他的“现代仕女画”不再仅仅是仕女,男性的出场意味着这些作品不能再依存原来的归类。实际上他的题材已从都市女性扩延到都市世俗生活的范围,扩延到表现都市的三口之家,表现男女的床第生活,以及斯磨于耳鬓的情爱和性爱。那些原先多愁善感,无所事事的“富贵闲人”,由于男人的在场也变得更加的妩媚动人和风情万种。特别是那些直接画在天空系列的作品,其视觉效果尤其出色。轻松的主题与轻松的笔法获得了很好的统一。”

  ——贾方舟(批评家)

WVH9WCo4Sqaw6SxFiY9pRAWCV3X46PUY7y64JzO0.png

​  艺术家童振刚

  童振刚:

  出生于新疆克拉玛依市,祖籍吉林人。

  曾经历知青、油田采油工、钻井工、仪表工,工人文化宫书法教师,记者,北京语言学院艺术系教师,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艺术部主任,受聘荣宝斋画院教授,受聘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及葡萄牙,西班牙,巴黎讲学及石版画创作早年学习书法篆刻,师从萧娴、林散之先生。先后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活动和创作,涵盖书法、篆刻、水墨、油画、版画、陶瓷、色粉画、雕塑、装置等多种门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主要个展:

  1994年

  “花房”水墨作品,东京横滨中艺画廊,日本;

  “童振刚书法作品展”,京都画廊,日本;

  1995年

  “花低风光”童振刚人物画阶段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1998年

  “花房”童振刚作品展,斯图加特市政厅,德国;

  1999年

  “童振刚石版画作品展”,巴黎SAGA艺术沙龙,法国;

  2001年

  “天籁”童振刚石版画艺术及书法展,巴黎石版画博物馆,法国;

  2002年

  “后表现主义”童振刚作品展,红场艺术空间,北京;

  “无恙”童振刚水墨世界艺术展,巴塞罗那当代艺术馆,西班牙;

  2003年

  “红色世界”童振刚作品展,美国驻华大使馆,香港;

  2004年

  “后台”童振刚作品展,国际艺术美术馆,香港;

  2005年

  “韵律”童振刚书法艺术展,国际艺术美术馆,香港

  2007年

  “幸福指数”童振刚油画艺术展,杨画廊,新加坡;

  2009年

  “自然的美”童振刚当代水墨艺术展,杨画廊,新加波;

  2010年

  “宁静与矜持”童振刚当代艺术展,798艺术区,杨艺术中心,北京;

  2011年

  “幸福指数”童振刚当代艺术展,ODE TO ART 画廊,新加坡;

  “自娱自乐”童振刚当代艺术展,UATown画廊,北京;

  2012年

  “纸上江山”童振刚水墨艺术展,红子兰艺术中心,北京;

  2013年

  “宁静与矜持”童振刚版画作品展,红子兰艺术中心,北京;

  2014年

  “心经肉跳”巡回展,上海龙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大连现代博物馆,北京保利艺术中心;

  “自娱自乐”童振刚艺术展,北京北京画廊,北京;

  2015年

  “色 color”童振刚绢本绘画展,Zoomart艺术馆,北京;

  2017年

  “西北以西”童振刚水墨艺术展,海棠艺术馆,江苏南京;

  主要联展:

  1992年

  童振刚、肖丰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北京;

  中青年精品画展,荣宝斋画廊,北京;

  中国画百人画展,日本东京艺术博物馆,东京,日本;

  1993年

  “新文化——水墨作品展”,新时代画廊,香港;

  1994年

  中国水墨画展,斯图加特市政厅,德国;

  1996年

  现代艺术展,波尔图市政厅,德国;

  中国当代杰出中青年画家新作品展,现代艺术馆,香港;

  1999年

  石版画艺术综合展,巴黎saga,法国;

  2001年

  当代石版画艺术展,巴黎saga,法国;

  2002年

  中国当代水墨人物展,红场艺术空间,北京;

  2003年

  “表情与状态”中国当代水墨展,北京泰康顶层空间画廊,香港国际艺术美术馆;

  2004年

  第四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

  2005年

  作品“傈僳姑娘”授邀参加“神舟六号搭载作品”神州颂长卷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8年

  近现代油画艺术展,歌剧画廊,香港;

  “艺术之巅”2008强势媒体年度推荐名画家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东方之光”韩中精锐艺术家大展,首尔当代艺术馆,韩国;

  2010年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21世纪中国水墨艺术展”,迈阿密艺术博览会,美国;

  “北京草场地艺术双年展”,北京草场地艺术美术馆,北京;

  “北京时间”中国当代艺术展,金宝汇艺术展,北京;

  “风生水起”中国意向表现主义艺术展,金宝汇艺术馆,北京;

  “东方之光”中韩首届艺术交流展,798艺术区仁艺术中心,北京;

  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北京国贸;

  2011年

  香港当代艺术博览会,香港;

  美国洛杉矶当代艺术博览会,美国洛杉矶;

  “联合就是力量”—2011首届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广州;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21世纪中国水墨艺术展”,金宝汇艺术馆,北京;

  2012年

  “东方·新诺亚方舟当代艺术展”,德意家生活艺术空间,北京;

  中国—意大利双年展,米兰美术馆,意大利;

  “视觉中国”中国水墨艺术展,英国皇家美术馆,爱丁堡,英国;

  2013年

  “绿盒子”中国当代艺术家博物馆邀请展,克罗地亚,波黑;

  2017年

  “哥们·爷们”2017当代艺术展,颂雅风艺术中心,北京;

  2018年

  “古城新脉——城墙之外2018西安当代艺术展”,西安美术馆,陕西;

  “海滩艺博会——2018独角兽艺术博览会”,阿那亚,北戴河;

  “艺术天津——艺术重构先锋城市”,北宁文化创意中心,天津;

  “当代艺术档案库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宋庄美术馆,北京;

  主要出版:

  《童振刚扇面画集》(法文);巴黎国家图书馆

  《当代艺术大系——童振刚团扇集》 ;香港国际艺术有限公司

  《当代艺术大系——童振刚》 ;香港国际艺术有限公司

  《中国当代艺术大系——童振刚》 ;河北教育出版社

  《今日中国艺术家——童振刚幸福指数》 ;河北教育出版社

  《和光同尘——中国当代艺术家画传》(中英文版);河北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术大事记——童振刚艺术创作状态》 ;中国文史出版社

  《童振刚书法艺术创作状态》 ;中国文史出版社

  《宁静与矜持——童振刚的艺术》(中英文版);湖南美术出版社

  《心惊肉跳——童振刚》 ;中国今日美术馆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当代画家丛书——童振刚纸上江山》 ;河北教育出版社

  《哥们爷们——2017当代艺术展作品文献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主要收藏:

  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市政厅、瑞士信贷银行、瑞士投资银行、欧洲投资银行、北京中南海、联合国儿童基金、美国大使馆、巴西大使馆、法国大使馆、阿姆斯特丹近代艺术馆、IBE公司、LG公司、IBM公司;

  作品被美国、瑞士、日本、法国、葡萄牙、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印度、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私人收藏。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展,美术馆,艺术家,童振刚,艺术展 美术馆 艺术家 童振刚
下一篇:花瓶识别指南_花瓶-宋代-棒槌-瓶口||上一篇:《为人民而创作》王立庆教授绘画作品巡展(第六站)将于3月22日亮相江苏_水墨-艺术-写生-绘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