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诗《西溪赏梅》
梅花带雪飞琴上 柳絮和烟入砚中
题遂昌南尖岩: 听瀑浑如奔虎啸;临风直欲驾云行
人物名片
蔡云超,1963年生于杭州,祖籍诸暨。民革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民革中央画院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杭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原会长,杭州钱塘书画研究社社长,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浙江大学“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指导教授,桐荫堂公益书院创始人。蔡云超书法诸体兼擅,尤精楷、行,作品被人民大会堂、首都图书馆、美国夏威夷大学图书馆等重要机构收藏。著有《蔡云超书法诗文选》《亦庄集》《杭州河道诗词楹联选粹》《亦闹集》等。
在西湖,在西溪,在南宋御街,在香积寺,在皋亭山,甚而远至诸暨、遂昌、温岭、慈溪、常德等地,他撰并书的楹联、匾额、碑文、诗赋,镌刻于诸多名胜之亭台楼阁,洋洋大观。其文也,字字珠玑、文采飞扬;其书也,俊逸雅致、遒劲清新。其人也,岩岩若劲松之独立——钱塘才子蔡云超,四十余年来悠游于诗词章赋中,以“王书传人”、“浙江碑廊书法第一人”啸傲书林。
手写清心:“书求端逸法中真”
爱好,可遇不可求,倘有人能从小就找到终其一生的嗜好,又何其幸也。“很小的时候,我常常做一个相似的梦,梦里会出现一个个金光闪闪的字,从天空飘来。”蔡云超笑着回忆说,“这些字仿佛是活着的,慢慢放大,不停地在眼前跳跃,可惜,那时候我连一个字都不认识。”
六岁的蔡云超把这梦告诉了外公。外公非常高兴,于是取出一本“弟子规”,每天亲书12字,让外孙背诵抄写,不得断歇。蔡云超说,他后来再学“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都是一边背,一边写,乐此不疲,正所谓“学贵在勤,悦而为之”。
外公虽非书家,但他写得一手好字,也有些书法帖本藏在家中。有一天,他从一个柜子的夹层里,拿出一张很大的纸,黑底白字,劲挺有力,突出于略微泛黄的纸上,“这叫拓片,是从石碑上拓下来的。”这一件“多宝塔碑”,算是蔡云超第一次的正式临帖。从此,蔡云超知道了颜真卿,知道了王羲之,知道了“兰亭序”。
长大之后,蔡云超先后成了祝遂之先生的学生,成了李文采先生的入室弟子,有了良师引导,他更一发而不可收,在书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李文采对蔡云超说,“书法艺术变幻莫测,就是这点画结构的多样性变化,造就了书圣王羲之。”
在蔡云超二十岁的时候,曾将一叠临习之作奉请沙孟海先生指点。沙先生观后很高兴,赞其八字,曰“端庄、俊逸、清新、遒劲”,还告诫他学好书法必须坚守法度。这八个字,为他指明了学书的方向。蔡云超有一首诗,其中有“书求端逸法中真”句,可见他对书学的孜孜以求,亦有对沙老的无比尊崇。
“事成于专”,从1988年到1995年这七八年间,蔡云超获得了十多次国内书法大赛的奖项,不到三十岁就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是那时年龄最小的会员之一。当他喜滋滋地告诉恩师李文采入会的消息,没想到李先生却轻描淡写地说,“加入了中国书协又怎样呢?我们学习书法的目的,是把王羲之为代表的优秀书法学习好,传扬好,才是至要正理。”
当头棒喝之下,蔡云超谨记教诲,更加沉下心来,一丝不苟地学书习文,“香薰清明,手写清心,茶叙清谈”,一晃又是数十年——在法度谨严之下,蔡云超的书法纵横开阖,寓变幻之势,终取诸家之长而自成一体。
填词作诗:“长流浩气赋文章”
有人言,“历代大书家,亦多是文章大家。”赋诗填词作文,曾作为杭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的蔡云超自然不遑多让。
且看蔡云超一首赞“梅”的小诗,“小萼点珠光,冰枝吐玉黄。年年春有约,不改是心香。”寥寥数语,高洁蜡梅之暗香,拂面而来。蔡云超爱梅,写梅的诗有很多,不妨再赏孤山之“梅”:“孤山清绝地,梦里一枝开。鹤引层霞起,云衔片月来。”梅妻鹤子的闲雅,淡然而出。诗词名家、文史专家王其煌常与蔡云超诗文唱和,特别欣赏其五言律绝,“精致而不雕琢,虽不遑以‘五言长城’喻,亦足令人仰止也。”
倘若想要多观其诗书,在西溪湿地的亭台楼阁里,定睛上望,或许就可以看到蔡云超撰并书的有关“西溪十景”楹联碑文。西湖申遗新增的碑文“三评西湖十景碑记”,也出自蔡云超之手。其实,放眼省内外著名景点,新镌刻的碑文出自蔡云超所书或撰并书的有百余块,楹联匾额三百余件。
蔡云超的古文纵横开阖,意蕴深远。如镌刻于曙光首照地温岭石塘的“石塘观日出记”,“夫海之仁,有容也;日之德,无私也。水奔海而不息,虽涓流难夺其志;日行天之一度,历万世恒守有信。是所以大善无穷,大仁无疆,大德无私,大爱无言矣。其奚有疑耶?斯若无疑,泱泱大海之度,昭昭天日之心,则人所能会而力行之矣。”在写老家诸暨的“游汤江岩记”一文,蔡云超说,“嗟夫,世态春雨,阴晴难料,信知无常。然进退一念,得失一瞬。如是我闻,一切唯心造也。”满怀对时日与心境的沉思嗟叹。
“书法为艺,更是道。”从公务员提前退休后,蔡云超秉承着“坚持做一件善的小事,让大美无限绽放”,创办了桐荫堂公益书院,他说,“我十分珍爱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并努力为之传承与弘扬。”
“德善兼融,远播书香追礼乐;山川可共,长流浩气赋文章。”持一片静心,燃一炷清香,展卷濡墨,正当盛年的蔡云超,必将会给书坛留下更美好的“纸上江山”。
关键字: 内容标签:王羲之,诸暨,碑文,书法,王羲之 诸暨 碑文 书法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