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桃李不言_下自成蹊_标注-博物馆-编者

编辑:王璐 来源:杭州日报 
 
​近日,由山东潍坊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和上海御承堂博物馆联手编辑,由文物收藏界的权威机构——文物

HIptYVa6WDMtpyOPNEMf3Uu1YIOv4iDeXTUscVqB.jpg

​近日,由山东潍坊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和上海御承堂博物馆联手编辑,由文物收藏界的权威机构——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土与火的艺术》问世了,画册总共收集了100余件历代官窑和部分民窑瓷器。该画册与以往出版的古瓷画册不同的是将大部分到代官窑器不标注具体年代,让读者自己去分辨和认知,一旦有鉴赏眼力的内行人拿到此画册,立即能点出它出于何朝何代。至于外行人呢,拿到画册如果难以分辨新老,自然会去咨询有眼力的行家,如此的交流必然加深对器物的理解,远比观赏标注清晰的画册起到更加深切的辨识效果。为尝试新的阅读方式,编者故意将陈设在G20主会场的6件官窑佳器也抹去了清晰的年代,连儍开门的“元龙泉窑荷叶盖罐”也不注明“元”代,将“宋定窑、宋官窑、宋汝窑、宋钧窑”都标注成“定釉、官釉、汝釉、钧釉”,虽然有违古陶瓷的标注规范,但这绝非编者的外行所致,而是故意留的破绽,让读者充分发挥话语权。对官窑佳器有兴趣的读者见到这画面,一定会不耻下问,追根究底,寻求正确的答案。以往的出版物,编辑喜欢什么都标注得明明白白,生怕读者不懂,用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内行人看了呢觉得这么明白的东西何需多说呢?外行见了会想:你已下了定论总没有错,不会再去深究。对古陶瓷没有兴趣的呢,也更不会把它放在心上,一翻而过。而今,此画册不轻易下定论,让读者自己去好好思索和考证。把认知和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让读者自己去辨识,相信明眼人会从画面中鉴别真假与好坏。编者的苦心应了一句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东西、真东西不用自己在额头上贴标签,照样会得到惠眼者的认可。另一个目的是避免无据打假者的恶意攻击,把真假的辨识权交给了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眼前有疑问,待到眼力长进后,真假自然明了时。希望编者的这一苦心能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该画册的第二个可贵之处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放下架子,与民营博物馆携手编辑出版画册,公私藏品同台亮相,优劣自有公论。这在以往的出版史上也是少有先例的。当然,民藏被认可之路还很长,这只是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但已是可喜的一步。


关键字: 内容标签:标注,博物馆,编者,瓷器,标注 博物馆 编者 瓷器
下一篇:谢稚柳、陈佩秋艺术论_谢稚柳-中国画-山水-唐宋||上一篇:中国玄奘书画艺术院4名书法家_少林书画展斩获大奖_收藏-玄奘-书画-书画家-少林寺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