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成都大庙会鉴宝不再有《清明上河图》,这一届藏家成熟了!_成都大庙会-“鉴宝”活动-成都-收藏-活动

编辑:李璞 来源:川报观察
 
大庙会专家免费“鉴宝”活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供图)如果有人说他收藏有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你一

QdD1DQzJlGhkTPde4beIPsEeaYjCF6RlpHuV0eUr.jpg

大庙会专家免费“鉴宝”活动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如果有人说他收藏有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你一定会觉得是个笑话。不过,在民间收藏市场,这样“捡漏”的藏家不乏其人。在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每年推出的专家免费“鉴宝”活动上,这样的“国宝级文物”在几年前动辄就要来一番“惊艳亮相”,让鉴定专家们哭笑不得。

FKoY56MCldpW5D80M2s4GUYHM4ezfRys3Z2Sgblf.jpg

大庙会专家免费“鉴宝”活动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2月12日,一年一度的大庙会专家免费“鉴宝”活动继续开启。相比往年,今年前来鉴宝的藏家们手上的仿品依然不少,但类似《清明上河图》这样惊世骇俗的藏品基本不见了踪影。即使所藏被专家鉴定为仿品,也能坦然一笑,“就当是个工艺品好耍嘛!”专家们纷纷表示,民间收藏就是不能抱着捡漏暴富的心态,否则上当受骗的代价就将十分巨大。

UmPckqkCLOnSXZ9ElIvmpR1SSKe6H5JDVtY9pzUP.jpg

大庙会专家免费“鉴宝”活动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12日下午两点,武侯祠文创中心内挤满了前来鉴宝的市民,川内权威考古及文物鉴定专家苏欣、甘晓、唐莉、袁愈高、李天勇、乔馨德坐镇现场,为广大持宝者鉴赏各类(瓷器、字画、钱币、杂件等)宝贝。民间藏家们此次带来的真东西还不少,有烧制着精致花纹的清代帽筒,锈迹斑斑却保存完好的明朝青龙偃月刀,还有宋代的青铜花瓶。现场,不时可以听见藏家们惊喜的声音,“不错不错,原来这个是宝贝!”“这哈可以当成传家宝了!”

jEWCJoKxCh3sapHbdvAp6w06BKWFTl5hjVbwZIVe.jpg

大庙会专家免费“鉴宝”活动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然而,民间收藏最容易把现代仿制的工艺品当成文物收藏。今年的鉴宝现场,同样不乏各种现代仿品。有臆造出来的玉圭,有仿战国时期的璜(一种半壁形的玉),以及拿鞋油擦出“包浆”的“老紫砂壶”。记者在现场看到,有藏家拖着硕大的拉杆箱到现场鉴宝,结果四五个陶瓷摆件均是现代工艺品;也有一口气拿出三四件古画的,同样被鉴定为现代造假。专家乔馨德告诉藏家,这种古画仿品出自河南南阳,大概的工艺流程就是在纸上刷古铜色然后烟熏。当有藏家抱出一件陶瓷的梅瓶希望鉴定时,他甚至都还没上手就无情给出真相,“现代的!因为以前的陶瓷用的是矿物颜料,反光程度和现在的化学染料不一样。”至于所谓的乾隆年间的釉里红瓷瓶、璜等藏品,专家们也耐心告诉藏友,“如果真是老物件还保存这么好,那就是国宝了!”

ZJIHlwF9Ig0GbY7tqfhqCcIQCUs7h1JXqzOUlI25.jpg

大庙会专家免费“鉴宝”活动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四川收藏市场不容小觑,这一群体十分广泛,但很多藏友缺乏知识,还处于盲听盲信阶段,容易上当受骗。武侯祠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鉴宝”活动的初衷就是帮助广大文物收藏爱好者去伪存真,提升鉴赏知识。今年的活动现场,专家针对藏品的真伪、年代、成份等市民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耐心讲解,极大地普及了文物收藏知识。针对当下收藏市场鱼目混杂、极易买到赝品的现状,专家们也再度提醒藏友切不可抱有“捡漏”的思想、量力而行,并且在开始收藏前一定要学习起码的相关知识,才不会闹笑话又吃亏。

zI189bcFmrAbPbl4cUfq4gbngHpfvfj54ekniCZv.jpg

大庙会专家免费“鉴宝”活动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供图)

2月13日、2月14日,5位鉴宝专家还将继续和大家相约武侯祠文创中心,为市民免费鉴宝。想要参与的市民可以在鉴宝当天上午在大庙会灯谜竞猜区领取鉴宝号码,每日限领90张。


关键字: 内容标签:成都,收藏,活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大庙会,“鉴宝”活动,成都 收藏 活动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成都大庙会 “鉴宝”活动
下一篇:源赖光与酒吞童子:日本中世纪超级英雄的神奇故事_东京根津美术馆-日本中世纪-手卷-蜘蛛-日本||上一篇:2019年设计师必须要知道的设计趋势_设计趋势-自己的-渐变-风格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