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探索博物馆的多元可能_展览-敦煌-的人-森林-卢浮宫

编辑:江静 来源:瞭望新媒体
 
人文学科就像城市边的一座森林,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可能看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它提供的养分、调节的温度,可以

人文学科就像城市边的一座森林,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可能看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它提供的养分、调节的温度,可以使城市的人们获益。博物馆正孕育着这片或不可缺的森林,科技力量和文创的开放性,或将为这片森林带来更多的活力和生机。

2019年春节假期,你有去博物馆参观的计划吗?

日前,各地博物馆纷纷推出“年味”活动,故宫的“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更是自腊月以来便活跃于朋友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参观博物馆列入春节假期日程,“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正成为旅游项目新热门。

一组《中国博物馆》杂志的不完全数据可一窥2018年春节期间各大博物馆的不俗战绩:

故宫博物院开放6个整天,每日限流8万人,共接待观众50万人次,客流量“触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接待44万人次,同比增长40.13%;陕西自然博物馆29万人次,同比增长22%;南京博物院日均接待量的纪录超3万人次,2008至2017年十年间,游客接待人数增长了5倍;……

近年来,借着技术发展的东风,故宫、敦煌等传统博物馆积极尝试数字化转型和文创产品输出,更有《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诸多制作精良的综艺节目、纪录作品刷屏,“文博热”被一次次掀起。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近文博,博物馆日渐“连接”大众日常。

科技可以消除着空间距离,文创则可以拉近心的距离,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带给更广泛的用户,触达年轻的人群。

▲ 敦煌飞天岩彩画

▲ Next Idea文创设计大赛评委会大奖作品《丝路揽胜图》

这款主题桌游是在中国古代游戏“揽胜图”基础上,以河西走廊为地域背景,融入唐代经典故事,让玩家从中了解丝路敦煌的历史文化。

▲ 这款基于蒙娜丽莎的文创品被收入了法国博物馆文创店

敦煌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在谈到结合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文创作品时曾说,流行也是从传统里孕育出来的,也可能我们今天的流行会变成未来的传统。为什么我们今天不能把流行与传统通过这样的形式结合起来,让年轻人自己去创作,去呈现,最后把更多的年轻人吸引到传统文化中?

不止是文创产品本身,影视、文学、动漫、音乐、游戏等文化载体都可以成为推动文博和传统文化走向大众的渠道。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导演徐欢曾提起一张在卢浮宫购得的光盘带来的启发,里面是给孩子们看的馆藏品小短片。“制作得很有趣,旷世杰作走下神坛,那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做这样的东西。”后来,她和团队借鉴这种小短片方式拍了《故宫100》。

▲ 卢浮宫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学习。

面对互联网世界和新一代“互联网原住民”,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选择了与时俱进,以便捷、有趣的方式将这些文化遗产分享予普通人,并最终促使他们走进博物馆:

2013年,荷兰国立博物馆上线了其网络工作室Rijksstudio,截至目前,已经开放了超过60万件藏品的数字化分享。公众可以免费下载,并可以免费使用在任何用途上——包括商用。2016年,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开始提供展览图片的下载。2017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发起了“资源开放”计划,将馆藏公共领域内的近40万件藏品图片添加到了创意共享网站,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些图片而不受版权限制。大英博物馆目前已有超过420万件藏品信息列于网上,其中大约100万件附带图片。……

有人说,人文学科就像城市边的一座森林,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可能看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它提供的养分,调节的温度,可以使城市的人们获益。

博物馆正孕育着这片或不可缺的森林。而科技力量和文创的开放性,或将为这片森林带来更多的活力和生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的人,森林,卢浮宫,博物馆,展览,敦煌,的人 森林 卢浮宫 博物馆 展览 敦煌
下一篇:顾琴:创新并不是标新立异,只是在传统功底上向前多走了一步_作品-创作||上一篇:博物馆里的艺术年_文物-博物馆-体验-馆藏-文化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