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行——四川油画邀请展”30日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展,名家、名作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在同日举行的“与时代同行——历史·记忆·西南经验学术研讨会”上,周春芽、王川等参展艺术家也回首了40年前在四川美术学院就读时的创作情景。周春芽说,他们在恢复高考以后有了读大学的机会,再加上改革开放,“我们都非常珍惜这个时代,创作也因此很有激情。”
周春芽说,他考进四川美术学院的时候,老师有200多人,但学生只有30多个,因此每个老师对他们都非常关心。紧随而至的改革开放,更是让他们充满创作热情。当时的美院也完全没有因他们只是学生而漠视,反而为他们提供创作的教室和材料。时隔40年之后,周春芽真诚地表示,“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们上不了大学,也办不了展览,也得不了奖,也没有参加此次展览的艺术家们的今天。”
另一位参展艺术家王川,也对当年四川美院的创作氛围记忆深刻。1980年,王川已是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二年级的学生,他与何多苓、王海住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寝室里,见另两人埋头创作完全没空理他,他也就选了一个知青返乡的题材,创作了油画《再见吧!小路》。然而这幅作品在全国美展前的校内初选时,却被刷了下来,原因就是参加评选的一位教授觉得他画中的人物情绪不对。有意思的是,当时被选中的画作要被送到成都展览,他的一位负责装车的同学见车上空间足够,干脆把他的这幅画作也一起放了进去。没想到的是,在成都的展览中,专家们全票通过这幅画作赴北京参加全国美展,并最终获得三等奖。这幅作品,也成为当时“乡土绘画”的代表作品之一。
此次展览,王川有三幅作品参展。其中《人行天桥》虽是油画,却同样呈现出国画的意境,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关键字: 内容标签:画作,参展,油画,成都博物馆,与时代同行——四川油画邀请展,画作 参展 油画 成都博物馆 与时代同行——四川油画邀请展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