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廖昌永在日内瓦唱响中国艺术歌曲,外国观众感叹:从未听过如此美妙的声音!_中国艺术-上海-音乐会

编辑:梁侨 来源:文汇报 
 
布满精美浮雕的音乐厅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在热烈的掌声中出场。

布满精美浮雕的音乐厅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在热烈的掌声中出场。1月3日晚,在瑞士日内瓦的让·佛朗索瓦·巴托洛尼街沙龙剧院,一场形式新颖、别出心裁的“中国古典诗词与书画——廖昌永中国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成功举办。

廖昌永构思并演唱了16首不同时期、风格和题材的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系主任、钢琴演奏家孙颖迪担任钢琴伴奏。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国际音乐比赛世界联盟组办,并由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和Time Ranger公司承办。

近年来,廖昌永曾成功举办两场“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独唱音乐会,分别向人们展现了中国20、30年代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当代艺术歌曲。但廖昌永深知,自己在弘扬、传播中国优秀艺术文化的道路上绝不会止步于此。

在不断前行的这一过程中,如何从一个广义的文化视野看向中国艺术歌曲,并通过多元化且别具匠心的方式,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并让其它文化地区的人们真切地、全方位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成为了廖昌永十分关注的问题。

作为探索这一课题的最新成果,本次音乐会决定首开先河,选取优秀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将乐、诗、书和画等艺术形式紧密融合起来,极大地拓展中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潜力,打造中国传统艺术的综合表现平台。

鉴于此,廖昌永携手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汪家芳先生与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觉群书画院副院长丁筱芳,根据16首艺术歌曲的意境共创作书法作品16幅、绘画作品16幅、瓷器作品两件。诗、画、乐之间展开精妙对话,呈现给国际观众一场鲜活的中国文化视听盛宴。

沙龙剧院由音乐厅和展览厅组成。傍晚时分,观众首先被灯火通明的展览厅所吸引。璀璨的聚光灯下,以音乐会中演唱曲目为主题的国画、书法和瓷器作品精心陈列,构成一组意境幽雅的中国传统艺术画卷。《阳关三叠》和《月满西楼》等国画作品中惟妙惟肖的人物场景,《我住长江头》《忆秦娥·恒山月》等绘画中或险峻、或辽远的山水景致,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同时,风格独到的书法作品也引得许多中外宾客驻足品鉴。

琴声如玉,歌声悠扬,音乐会在优美的《玫瑰三愿》中开始。中国艺术歌曲的美妙意境在美术作品的映衬下亦真亦幻,而国画中的浓墨淡彩也随着乐声的流淌而更加鲜活。廖昌永以技巧精湛、情深意长的演唱,把一首首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表现得绚烂多姿,从《大江东去》的豪迈洒脱到到《红豆词》的哀婉动情,从《明月几时有》的浪漫抒怀到《忆秦娥·恒山月》的苍茫醇厚,无不令全场观众赞叹。

16首作品唱毕,观众对艺术家报以热烈的欢呼和持续不断的掌声,久久不愿离去。而廖昌永多次返场,对热情的观众致谢。

音乐会结束后,有许多外国观众感叹道:“我从未听过这么特别、这么美妙的音乐,而这样的声音、这样的音乐来自于中国,我特别震撼!这是我第一次同时感受到含蓄之美、宽广之怀,我为中国艺术歌曲和中国文化而感动……”

更有许多华人朋友感慨于祖国艺术文化的不断发展。通过歌声,他们好像看到了故土,看到了家乡。廖昌永传达的不仅仅是中国艺术歌曲,更是独独属于中国人的一份情怀,一怀情意。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卫中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艺术,上海,音乐会,,中国艺术 上海 音乐会
下一篇:探索科学与艺术的合作_“理解未来讲座”新年开讲_人类-创新||上一篇:西安考古新发现:关中秦人遗址出土楚式青铜器!_关中-时期-考古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