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牦牛走进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在江宁博物馆开幕,其中包含国家一级文物、45000年前的牦牛头骨化石等320余件珍贵藏品。展览为期2个月。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哺乳动物。据了解,世界上超过90%的牦牛都在中国。早在3500-4500年甚至更久远的年代,中国藏族先民就学会将野牦牛驯化成家牦牛,为人类所用。“牦牛从降生便成为藏族家庭中的一员,拥有自己的名字,生病时得到照顾。它们一直与高原人民相伴相随。”西藏牦牛博物馆馆长吴雨初告诉记者。此次江宁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全部来自2014年建成的西藏牦牛博物馆。
据了解,本次展览分为探秘牦牛、相伴牦牛、灵美牦牛、永生牦牛四个单元,展品包括自然标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历史文物、艺术作品等多个门类,甚至现场复原了牧区的部分生活和生产场景。
展览于2018年12月26日至2019年2月25日免费向公众开放。期间,江宁博物馆将配合展览举办形式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包括体验藏历新年、青少年探秘牦牛等公共教育活动。今冬明春,走进南京的牦牛展,将让更多的人们认识西藏,认识牦牛背后憨厚、忠勇、悲悯、尽命的品性。“这‘高原之舟’的品性,同样正是祖祖辈辈生活在世界屋脊上的、勤劳勇敢的藏民族的特性。”吴雨初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藏族,展览,高原,江宁博物馆,牦牛,藏族 展览 高原 江宁博物馆 牦牛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