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宋学智教授及团队负责的《油性蛋彩画创作技法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其主旨是学习西方传统蛋彩绘画的艺术精神及现代绘画语言的转换。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项目,以进行为期两个月丹培拉技法和创作的系统培训。我对于丹培拉的喜爱开始于2011年,主要源于丹培拉作品通透的品质以及宁静的精神内涵。2013年原本有机会去中央美术学院综合材料工作室进行深入学习,但由于时间冲突,很无奈地错过了。这次机会来之不易,也正好弥补了一直来的遗憾,因此格外珍惜。在培训中,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创作实践,因喜好而心无杂念、全心投入,虽然只有很短的两个月,但争分夺秒、只争朝夕,最终收获不少,感悟良多,这对我未来的创作技法和创作思路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能有如此大的收获,一方面感谢国家相关部门在习总书记指导下,对艺术大力的投入和支持而开展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艺学术活动,推动文艺创新,培养高水平的创作人才。藉此,我们这些学员才有机会在国家艺术基金这个平台上,进行学习,进一步提升自我;同时,受益于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协助,项目主办方东北师范大学提供了住宿、餐饮以及绘画用品等一系列的支持,使得各个学员能够后顾无忧的在这里学习和创作。
我特别衷心感谢项目负责人宋学智教授以及指导老师曲鸽教授。他们对这个项目付出的心血超乎常人想象,从项目的一开始到现在以及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他们大量无私的付出和奉献,这不仅有体力付出、经济付出,还包括心力的付出。从项目开始的调研、申请,都需要煞费苦心,做出完备、高质量的项目方案,否则就不可能在众多浩如烟海的申请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立项。项目批准后就是项目的执行规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课程和授课老师的计划等等事无巨细,为高质量、圆满地实现项目规划的目标,须得未雨绸缪、多方协调来完善的培训预案。而后就是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也就是我们每个学员亲身感受和经历的两个月。如今想来,这两个月是急行军的两个月、是战斗的两个月,所有学员全身心投入,无丝毫懈怠,只为拿下培训目标这个堡垒。而宋学智教授和曲鸽教授自始至终陪我们奋战在一线,指导各位学员,从白天到黑夜,从理论学习讲授到创作实践指导,从学员群体到每个人,他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他们的付出远远超过每个学员。每个学员的内在能力的提升是他们切实关注的,而完美的作品呈现是他们最后衡量的。天道酬勤,两个月培训结束后,在两位导师的运筹帷幄下,在学员们的超负荷付出下,学员们的成果没有辜负老师们的一片丹心。我们的收获和两位老师不予余力、身体力行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截然分不开的。我们也以此为念,心怀感激,感谢他们的无私付出和给予。
还要感谢为这次授课的各位老师们,包括从法国远道而来的戴海鹰老师,他是一位非常值得尊重的学者,不仅艺术理论深厚、见多识广,而且技法高超、品质高尚,为大家上课是倾囊相授、不遗余力。张元老师是国内综合材料的拓荒者和领路人,对国内综合材料的发展和人才梯队的培养一直倾注着心血。他对这次的丹培拉培训工作也是多次从北京飞到长春,同授课团队斟酌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曹吉岗老师是一位综合材料届非常认可和推崇的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人耳濡目染,受益良多。冯劲草老师授课严谨认真、铿锵有力,但又不失风趣幽默,亲切有加。唐承华老师这次承担了外出写生的课程,带领学员们行走于长白山脉,异常辛苦。这次来的老师还有很多,包括潘世勋先生、宛少军博士、夏理斌博士等等,或办讲座、或现场作品指导,这里一并谢过。
另外,要感谢这次项目的主办方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各个学员来自五湖四海,人员众多,性格、背景、需求各异。但主办方尽心竭力,把各项事情都处理得很圆满,让学员们全心投入,集中精力丹培拉的技法和艺术创作;同时,组织非常有序,能及时通知和上传下达各种事项,使得这次的培训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所以,非常感谢他们默默无私的工作和付出,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和创作会变得困难、障碍重重,收获将会大打折扣。
当然,这里还要提及在两个月里一起奋斗的学员们。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像这样集中学习过了,这对我是个挑战,也是一个艺术再提升的契机。学员们都是各个地方的精英,功底深厚,有着很高的艺术理论和创作经验。大家相聚在一起,是一个艺术交流、碰撞、思辨和融合的一个过程。我在后期创作过程中的灵感、火花,应该说和同学们的互动不无关系。这个过程一方面更完善了我的艺术理论、艺术审美和创作技法,另一方面也触发了更多创新思路。与高手间的过招,收获总是巨大和高效的。也藉此,感谢学员们两个月来在丹培拉培训这个平台上的诸多分享。
丹培拉既古老而又现代,古老在于它是早期欧洲重要的传统绘画技法,经历了水性、半水半油、油性的多次技术演变。用鸡蛋调色作画可追溯到古希腊和中世纪,属于丹培拉的雏形。13世纪佛罗伦萨画家契马布埃首创丹培拉技法,其弟子乔托加以完善,后来此技法盛行于意大利、尼德兰和法兰德斯等国家和地区,逐渐到鼎盛。油画的发展,使它一度受到冷落,而当代艺术家在研究绘画作品时重新发现了它的艺术价值,并且开始探索丹培拉绘画更广泛的表现空间。说丹培拉现代,主要在于中国艺术家,用的人很少,很多理论及原理尚不清楚、尚未普及。而这次,怀着对绘画艺术本源的研究和再创新,宋学智教授提供这个机会,让不同人来到了一起,一起付出、一起探索,探讨丹培拉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绘画的可能性。这不仅对艺术家是一种升华、提升,也是对一项艺术事业和方向的担当,继往开来。非常感谢宋学智教授这份艺术责任和担当。而于我,执着艺术,心无旁骛,也一直有着这个意愿和向往,希望在将来能看到丹培拉绘画艺术更加明媚的一天。
临近结束,很怀念这两个月的日日夜夜。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学员们都全力以赴,工作得异常辛苦。但人生难得有几回这样的付出、这样的机会、这样的相聚和这样的收获,很是怀念、很是珍惜,更是感恩。
再次谢谢所有为此项目付出的人们。
祝各位安好!
关键字: 内容标签:付出,两个月,创作,绘画,国家艺术基金,丹培拉,付出 两个月 创作 绘画 国家艺术基金 丹培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