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乔治·修拉:点点画画都是为了你_新印象派-乔治·修拉-巴黎-画面-构图

编辑:彭菲 来源:奥赛画廊
 
​修拉肖像照片来源于修拉的相关文献,LucieCousturier所著©️1926ByE

r19hfo7Y2utmOw5ShuApMffzbuLkpgPUSSBzk7no.jpg

​修拉肖像

照片

来源于修拉的相关文献, Lucie Cousturier 所著

©️ 1926 By Editions G. Crès et C

大事记

1859年,出生于巴黎

1878年,进入国立美院学习

1879年,离开美院,前往布雷斯特服兵役

1884年,和一群艺术家组了“新印象派”团体

1890年,儿子出生

1891年,在巴黎去世

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十九世纪法国画家,一生短暂,扬名于“点彩画”,为新印象派的创始人之一。对于色彩研究颇深,提倡谢弗勒尔,奥格登·路德等的色彩理论。他的画作“近看为点,远成画。” 画中的色彩未经调配,皆是纯色圆点,最终是由观众的视网膜将这些圆点组合成画。

修拉1859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司法执达员。他从小就对画画有兴趣。16岁的时候,跟随一所市政艺术学校的雕塑老师贾斯汀·勒刚(Justin Lequien)学习专业知识。在学校里,他结识了一生的挚友爱德蒙·阿茫-约翰(Edmond Aman-Jean)。随后在1878年的时候考入了国立美院开始了一年的短暂绘画学习。当时的老师是曾经师从安格尔的画家亨利·勒曼(Henri Lehmann )。

如同其他的艺术系学生的日常,卢浮宫是一个不可不去的学习世界,他珍惜每一次参观,时常临摹大家的画作:有普桑,安格尔,德拉克洛瓦等。他常用粉笔和安格尔纸,这些材料能更好地描摹细节和凸显笔触。1879年的时候,修拉和友人一同租了一间画室进行工作,不久两个人在参观完第四届印象派展览后,决定离开美院。修拉先是前往布雷斯特服兵役,于1880年结束回到巴黎继续绘画。

在业余时间里,修拉自己也会阅读学习一些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化学家欧仁·谢弗勒尔(Eugène Chevreul)的色彩理论知识,后者在1839年出版了一本探究同时对比色彩的书籍。修拉后来也有幸拜访了谢弗勒尔。他也有阅读专长视觉方面的物理学家的著作,如奥格登·路德(Ogden Rood)1879年的 «现代色彩学»;他还阅读了查尔斯·亨利(Charles Henry)1885年的 «科学式的美学简介»。

修拉的第一幅大尺寸画作 «浴场»(la Baignade)画于1880年后,但是1884年被沙龙展拒绝展出,后来参加了第一届独立艺术家沙龙的展览。就此契机,修拉和包括希涅克在内的一众艺术家组成了“新印象派”团体。同时,修拉也得到了毕沙罗的肯定,参加了印象派第八届和最后一届展览。

修拉会在夏天去海边度假,去过翁弗勒尔, . 格朗德康,格拉沃利讷等。在不同的海滨,他看到不同的景象,有中产阶级享乐的海滨,也有工人阶级放松的的岸边。他多次反复细致描摹所看到的,最终创作了不少令人赞叹的作品,«在格朗德加特岛的一个夏天周日»,«阿涅尔浴场»,«贝桑于潘港»等。

海边的度假被修拉视为一种远离尘嚣的解压方式,同时也是他的灵感源泉。位于诺曼底的贝桑于潘港风景宜人。修拉在画中通过对港口远景的描摹展现出一派宁静悠闲的氛围。山丘,岸堤,屋檐的横向线条和竖起的船桅形成一种构图的和谐;近处浓密的绿植连着透澈的海水延伸向远方云朵漂浮的天空,层次分明,视野开阔。人的渺小感被凸显出来了。近处冒出的些许杂乱植物根茎削减了画面的秩序感,画面看起来更加活泼了。

修拉的私人生活似乎较为平淡,他和模特玛德莲娜·克罗波洛克(Madeleine Kolblock)生活在一起,育有一子。然而修拉的早逝为这段感情画上了悲情色彩的句点。修拉在1891年骤然去世。他的儿子也因为白喉而早夭。

纵观修拉的艺术生涯,他早期喜爱巴比松画派的主题,常画变幻的自然。他与米勒等艺术家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后来亲近过印象派,被他们笔下的光影和明亮的色彩所吸引。他对自然始终有着很大的兴趣,为了更好地记录下变化中的自然风光,他使用小尺寸的练习本,并且下笔较快。

在探索其他派别的风格的同时,他意识到自己更渴望一种清晰明了的表达,一个有着自然原风貌的画面,而色彩不是艺术家内化后再调配出来的颜色。于是修拉依据色彩理论,将纯色的原点一点一点地画在画布上,这些被精心排列好,安排好位子的小点,最终经由观者的视网膜上讯息的整合,呈现出一幅画面。这种画法也涉及到对“同时对比”这一色彩理论的研究:同一个颜色在不同的颜色旁边呈现的效果在眼睛看来是有差别的。并且,用纯色点作画也牵扯到构图问题,一般来说其构图以几何形为底基,物象的轮廓略显僵直,比较分明。修拉画中的人物、事物的大小有时候是根据黄金分割法等来计算的,有一种严谨的数学比例美。这种点彩哲学的巅峰可以见修拉的最后大作«马戏团»(Le cirque)。

这幅作品并没有完成,但是仍然在1891年的独立艺术家沙龙上展出。这幅画可以说是修拉日趋成熟的技艺综合体了。

首先作品的构图巧妙,后方观众部分:僵直,拘束,受限,静态,而与此相反的是画面下部,也就是观众前方的表演场地上:奔腾的马匹跃起构成圆弧的四肢、马背上窈窕女子婀娜的舞姿和后方杂耍人员腾空翻起呈多重曲线的身体、还有背对着我们的表演者着卷饰颇多的红衣和他手中舞动的黄带子、还有在地面上呈弯曲状的鞭子。这些元素用于表现马戏活动的动态。另外,这种截取画面的方式让观众似乎也置身于马戏场上,十分拉近画与观者的距离。

其次画中的颜色也很特别,修拉在研究色彩理论的同时也摸索出了自己的色彩哲学。此处,他将冷暖色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深色可以代表阴影,也提亮了黄色代表的光点。图中遍布三原色和补色。修拉还画了一圈深色的边框。

他的绘画作品中有一个主题很特别:室内的裸体女子。修拉喜欢将摆出不同造型的模特置于一个简单的空间里。这些模特并非是身材高挑,体态修长,而更像稚气未脱的成长中的少女。点彩的画法使女子的肌肤效果特别,有马赛克的粗糙感,也有女子肌理的娇嫩感。


关键字: 内容标签:巴黎,画面,构图,画家,新印象派,乔治·修拉,巴黎 画面 构图 画家 新印象派 乔治·修拉
下一篇:“非遗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交织_四川工艺设计大展来了_振兴-展览-文化遗产||上一篇:非遗悦心传承筑梦_23项扬州非遗走进高校_面塑-遗传-高校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