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抢抓政策机遇,助力凤翔发展_遗址-先秦-文化

编辑:刘爽 来源:陕西省文物局汉唐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第一份专门针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出台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是聚焦文物工作的重点难点和改革发展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和精准管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给予我们基层文物工作者强大的精神动力。  

  不忘初心,切实加强文物保护。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和缩影,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凤翔是华夏九州之一,历史文化名城。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产生活,先秦20位王公在雍城建都长达327年,后为历代州、郡、府、县之治所。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8处,县级31处,各类文物保护点达383处,馆藏文物近万件。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探索建立文物安全长效机制,聚焦法人违法、盗窃盗掘、火灾事故三大风险,矢志不渝抓好昼夜巡查,震慑文物犯罪;健全县镇村文保网络,构建点线面防御体系;开展文物法规宣传,提升全民文保意识;严格政执法并严厉打击文物犯罪,遏制文物案件高发态势,坚决打赢文物安全防范攻坚战,切实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管理好、守护好。  

  立足优势,合理利用文物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文物活起来。秦雍城遗址是秦国沿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执政国君最多的一座都城,51平方公里范围内,宗庙、朝寝、市场、聚落、作坊、陵园、离宫别馆等建筑规整分布,规模宏大,具有世界唯一性。要积极响应副省长、市委书记徐启方提出的打造世界文化遗产号召,抢抓有力机遇,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力争实现文物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着手编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建设先秦文化展示传承基地绘制蓝图;以法开署贷款为契机,尽快启动博物馆建筑群,雍城湖西岸水门、角楼、城墙复原展示和瓦窑头遗址考古体验等项目实施;加快推进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规划利用、大灵山景区整体提升、遗址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等;大力培育文创产业,拓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着力构建以秦文化为主线的全域旅游格局,使其成为凤翔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让全县群众分享文物保护的红利。  

  积极作为,推进优秀文化传承。近年来,凤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工作,先后成立了秦文化研究会、中国先秦史学会秦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教学实践基地等,为挖掘先秦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出版《凤翔遗珍》《雍城瓦当》等专著10多部;成功举办了多期《秦雍文化讲堂》和辉煌雍城——全国(凤翔)秦文化学术研讨会等;精选雍城代表性文物赴英国、丹麦、日本等多个国家进行外展交流,极大地提升了凤翔在国内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厉,撸起袖子加油干,持续加大凤翔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力度,通过编印《雍城百问》《漫游凤翔——穿越历史的对话》等书籍,定期举办秦文化学术论坛,拍摄《遗珍拾趣——文物背后的故事》等系列纪实片,大力开展历史文化进基层、亲子研学等活动,积极参加文物外展等形式,同时运用 “数字博物馆”“互联网+”等新载体,将凤翔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不断增强全县干部群众自豪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坚定信心,凝聚共识,为打造宝鸡副中心城市,建设实力强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字: 内容标签:遗址,先秦,文化,,遗址 先秦 文化
下一篇:49期“历博讲坛”特邀刘斌、朱雪菲讲述史前多元文明_讲座-研究-文化||上一篇:秦陵博物院完成2018年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_服务队-授课-培训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