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_考古-青塘遗址-东南亚-陶器-发掘

编辑:刘龙 来源:国家文物局 
 
经过三年田野工作,广东省英德青塘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1月10日至11日,来自中国社科

经过三年田野工作,广东省英德青塘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1月10日至11日,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以及湖南、广西、福建、江西的相关领域十余位考古专家,考察了青塘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仔细观摩出土文物标本,并听取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参加论证会的专家们评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是华南史前考古非常关键的新收获,这些重要的新发现有望突破国内外学术界对华南—东南亚地区史前人类与文化发展认识的瓶颈,有助于华南—东南亚地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诸课题的深入探讨,同时展示出南岭地带在现代人演化发展、华南与东南亚史前人类与文化交流扩散、新旧石器过渡、陶器的出现与发展以及早期聚落形态研究等问题上的重要地位。

青塘遗址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英德市青塘镇,包括黄门岩1—4号洞、朱屋岩、吊珠岩及仙佛岩等7处地点,是岭南一处典型的新旧石器过渡阶段洞穴遗址。为全面了解遗址内涵,建立可靠的地层序列与年代框架,促进华南—东南亚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诸学术课题的深入探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至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对英德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

青塘遗址项目在工作之初就设计了明确的课题目标与技术路线,除常规田野考古发掘外,还运用年代学、古人类学、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土壤微形态、残留物分析、石料产地分析等多学科理念与技术手段,全面提取、分析遗址内各类信息,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该项目总计发掘面积54平方米,发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堆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打制石器、穿孔石器、局部磨光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及动物骨骼化石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经初步研究青塘遗址文化遗存从早至晚可分四期,不仅建立起距今约2.5万至1万年完整的地层与文化序列,还清楚地揭示出MIS2阶段至全新世初期翔实的古气候环境演变过程,及其与史前人类和文化演化发展的耦合关系,系统再现了中国南方从狩猎采集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尤为难得的是还有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华南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距今17000年的早期陶器等新发现。

与会专家分别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学、环境考古及动物考古等不同视角围绕青塘遗址发掘成果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指出,青塘遗址发现了连续的地层和文化演变过程,环境考古工作清晰地显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由此导致人类行为与活动的改变;早期墓葬的发现有助于探讨旧石器时代社会发展、宗教意识的萌芽与现代人演化等,而早期陶器的发现则证明距今2万年至1万年华南地区大范围出现陶器;遗址在环境、技术、人类行为、聚落形态等方面提供的考古材料不仅具有区域意义,可以重新认识华南以往的同类考古材料,还在现代人起源与扩散、东亚与东南亚史前文化交流、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与文化发展等重大课题上具有全局的意义。

此外,专家们高度评价该项目具有很强的课题意识导向,学术目标明确,多学科交叉运用,田野工作扎实细致,是洞穴遗址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典范。与会专家还就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文物标本的保护以及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等提出建议。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东南亚,陶器,发掘,文物,考古,青塘遗址,东南亚 陶器 发掘 文物 考古 青塘遗址
下一篇:近百位瓶窑镇党代表走进良渚遗址 讲好良渚故事 传承良渚文明_良渚文化-保护-古城-文化||上一篇:南京中华门西街地区发现西周环壕遗址_考古-地块-遗址-公元前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