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有多少家博物馆?据《第一财经周刊》统计,63家,排名全国第七。那么,它们靠什么来吸引游客呢?据记者观察,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的天一阁、以建筑和展览见长的宁波博物馆、以家族的“老底子”记忆为底色的民间博物馆……它们正在“文博热”的温度下,亲切地向观众展示自己“有趣的灵魂”。
天一阁 每天的感受都会不一样
近年来天一阁的游客依然以苏浙沪地区的为主,且散客要多于团队。如何把游客留住,并吸引更多苏浙沪以外的人群?在天一阁博物馆副馆长郑薇薇的构想中,外宣便是其中之一。
无论是带着孩子的家长、爱文化的青年、感兴趣的游人,都能在平均每三个工作日一场的讲座、周末与节假日组织的手作活动中,感受到“每天不一样”的天一阁。
“我们希望天一阁能成为宁波的城市客厅,未来成为‘城市书房’。”郑薇薇说。在郑薇薇参加工作的上世纪90年代,学界对博物馆功能的定义,不外乎“研究、教育、展陈”。而近十年来,博物馆逐渐有了第四大功能——“休闲”:博物馆不再是公众“仰望的圣地”,而是“平视的生活空间”。
要实现令公众接受的“华丽转身”,天一阁还在“数字化”和“文创”方面做了尝试。在景区的数字展厅里,人们可以头戴VR眼镜,模拟登上不面向公众开放的宝书楼,还可以观看沉浸式电影。“我们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这些尝试的目的在于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并希望将同事们的研究成果,通过新的方式表达。”郑薇薇说。
数字化既是天一阁伸向游人的橄榄枝,也是天一阁了解游人的一扇窗。早在三年前,天一阁便开发了一套语音导览系统——无需人工,无需专用设备,只要关注微信公众号即可。现在还可以微信购票,扫二维码进馆。未来,大众进入天一阁的门槛会越来越方便,甚至可以刷身份证、“刷脸”进门。
“最近,我们申请了天一阁的动漫版权。之所以申请了动漫形象IP,而不是藏书,正是出于连接公众的考虑。动漫形象亲民、易传播,有利于我们未来的网络推广和产品开发。”郑薇薇说。
此外,文创的纽带,还能将“曲高和寡”的学术研究,与“接地气”的市民生活连接起来,还能借此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传统文化传播。郑薇薇介绍,现在天一阁出品的文创,还能结合近期的展览让公众DIY。“古籍修复套装”“手绘扇面”
“陶艺”……都可以让人们“来天一阁闻闻书香,静下心来,跟着文博工作者一起玩。”
“前段时间,有些来自中东欧的游客对DIY体验项目非常喜欢。其中,一位游客在完成第二个体验项目后说,‘我不参观展馆了,我要回去重新再做一遍’。你绝对猜不到他要回去重做的理由——他说‘我要把它做完,带给我的家人,这是我在中国最好的礼物’。”郑薇薇说,“这就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
近日,知名媒体平台“巷议数据”发布了“中国口碑博物馆百强榜”,其中天一阁博物馆名列全国第六。这是对天一阁“用户体验”令人欣慰的好评。
“博物馆是个新兴的产业,它的号召力与日俱增。智慧让我们时尚,活动让我们亲民,希望日后有更多人能成为博物馆的粉丝,在博物馆坐下来,玩起来,聊起来。”郑薇薇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数字化,游客,宁波,博物馆,故事,数字化 游客 宁波 博物馆 故事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