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寒蟾冷桂花白”(李商隐《月夕》),玉兔、蟾蜍、丹桂是中秋时节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物象构图,其中丹桂寓意富贵;玉兔捣药是长寿的象征;蟾蜍属蛙类,蛙者多子也,这是古人富贵、长寿、多子多福观念在吉祥文化中的体现。
中秋佳节如期而至,这三位中秋“代言人”也和大家一起来过节啦~
【玉兔】
月宫纹镜(宋)
“镜如满月,光照古今。”铜镜是古人照面饰容的用具,从新石器晚期沿用至明清,古人将无尽的审美情怀施加于铜镜之上,制作精良、图纹华丽、铭文典重的铜镜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景观。
此铜镜为圆形,带支座,底下两个云朵,托起一轮明月,主纹饰为玉兔在桂树下持杵捣药的身影。"玉兔捣药"是道教掌故之一,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玉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捣药”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兔子可以为百姓祛病消灾的美好向往。久而久之,玉兔也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蟾蜍】
屈原在《楚辞·天问》中曾说:“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顾”即蟾蜍。这是迄今月中有蟾蜍的最早记载。传说中嫦娥偷食仙药后奔月化为金蟾,并被罚捣长生不老药。西汉《淮南子》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东汉科学家张衡在《灵宪》中记载:“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因为月宫中有蟾,所以月宫又被称为“蟾宫”。
T型帛画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局部)
马王堆三号汉墓T型帛画(局部)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幅T型帛画上均有蟾蜍与玉兔形象。帛画上画的是新月,所以只能将蟾蜍和兔子画在月之外,如果画的是圆月,则都画在月中。
【丹桂】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月宫中有美女、有动物当然也少不了植物。“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中国人选择了丹桂。
唐代诗人顾封人的《月中桂树》诗曾道:“芬馥天边桂,扶疏在月中。”因为相信月中有桂,所以古人又称月亮为“桂月”、“桂宫”等。“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更是家喻户晓。 “一庭人静月当空,桂不多花细细风”、“半醉凌风过月旁,水晶宫殿桂花香”,古诗词中的桂与月亮的关系之所以如此密切,除了月中有桂树的传说外,更是因为桂花花期一般在中秋节前后。而且桂花寓意“崇高”、“吉祥”,桂枝则寓意“成功”、“出类拔萃”,因此,古代把比赛夺冠、科举登科比喻成“蟾宫折桂”。
恽寿平《桂花》
恽寿平《桂花》
选自恽寿平花卉图册第二帧花卉图,右下方自题:“人间无八树,留我一枝看。”署款“云溪外史”,下钤白文“寿平之印”、朱文“正叔”二印。从作者自题看,应是指天廷中的桂花树。所画的这一折桂枝,主干苍劲屈挺,枝干健拔而富韧性,干枝穿插有序,敷色纯朴素雅,笔墨粗细浓淡相宜。久观之似能感受到一股扑鼻的桂花香。
中秋时节,丛桂怒放,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成为中秋节一种美的享受。
花好月圆之时,月圆人更圆
湘博君为大家准备了以下颜值和内涵兼具的展览
欢迎大家来pick噢~
01 /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永久陈列
免费对公众开放
湖南省博物馆三楼展厅
02 /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永久陈列
免费对公众开放
湖南省博物馆二楼展厅
03 / 欢无极——杨福音的绘画艺术
临时展览,时间为2018.09.08—2018.10.06
免费对公众开放
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展二厅
关键字: 内容标签:马王堆,汉墓,捣药,湖南省博物馆,帛画,马王堆 汉墓 捣药 湖南省博物馆 帛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