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爱听京戏,梅兰芳酷喜国画。
齐白石与梅兰芳,一对忘年交,他们相识时齐白石58岁,梅兰芳24岁。他们之间的交往,从聚会雅集中的互相推重,到教学相长的师生之谊,再到艺术创作层面的互相触发,皆为近代文化圈中的一段佳话。
58岁时,齐白石收梅兰芳为徒,教其绘画。上课时,齐白石总问梅兰芳下次演出什么时候,而梅兰芳也总风趣地回答“现在就有”,随后便会唱上两段。听到酣处,齐白石即兴挥毫,画成,赠于梅君。
一次,梅兰芳邀齐白石去听自己演出的京剧。那天,齐白石去的早,彼时的齐白石在京城并无太大名气,因此,剧场人眼冷落,齐白石没有受到热情招待,低调的他也随意在后排坐下。梅兰芳登台演出前,望见齐白石远在后排,便亲自迎接,将白石置于上位首排。众人诧异,不解眼前这位瘦弱老头是谁,梅兰芳笑了笑,郑重地说:“这是我的绘画老师,齐白石先生”。
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与梅兰芳合影
梅兰芳和齐白石素来相互敬重。梅兰芳的名流雅集,齐白石亦是常客。齐白石最喜梅兰芳园中的花木,尤其是那源自日本的碗口般大小的牵牛花。每逢花期,齐白石必至梅处观赏,诗云“百本牵牛花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本次展览中,梅兰芳纪念馆珍藏的“百本牵牛花碗大”的《牵牛花》首次与观众见面)。为答梅兰芳宴会解围之情,齐白石还曾专门绘制《雪中送炭图》赠于梅君,那句后来流传甚广的诗句“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如今沦落长安市,幸得梅郎呼姓名”,便出自该画。
齐与梅,一个蜚声画坛,一个名满梨园。笔墨的起落承转,京剧的唱念做打,那如同音乐的韵律,让齐白石和梅兰芳在彼此身上汲取着养分。也难怪,梅兰芳为齐白石理纸磨墨,请齐白石画草虫时,总在旁悉心观摩齐白石作画的动作,为自己的表演汲取素养。其实,现在回过头想,齐白石与梅兰芳,能成为毕生好友,除了京剧与绘画的精神相同——以形求神外,两人的人格亦有许多相通之处。
摹罗瘿公行书放翁梅花诗 梅兰芳等 1920年 169.5×43cm 珂罗版印刷品 北京画院藏
抗日时期,齐白石闭门谢客,以“画不卖于官家”让许多日寇吃了闭门羹;而已在梨园大名鼎鼎的梅兰芳蓄须明志,专心教学;齐白石风雅,受恩必报;梅兰芳仗义,替人解围;齐白石喜观察,山水树木虫虾尽收眼底,梅兰芳爱揣摩,壁画石刻书画了然于胸;齐白石爱花果,梅兰芳有园艺;齐白石画鸽,梅兰芳亦曾因京剧中“练眼”,对着鸽子练习过很久。
齐白石曾说,如今沦落长安市,幸得梅郎呼姓名。也许私下里,梅兰芳也曾叹过,忆昔京城多才俊,幸遇白石摹丹青。
牵牛花 齐白石 1920年 125×35cm 纸本设色 梅兰芳纪念馆藏
枇杷 齐白石 1955年 103×34.5cm 纸本设色 梅兰芳纪念馆藏
北京市文化局与北京文联敬献梅兰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
关键字: 内容标签:北京画院美术馆,徐悲鸿,知己有恩——齐白石的师友情缘,,京剧,设色,京城,绘画北京画院美术馆 徐悲鸿 知己有恩——齐白石的师友情缘 京剧 设色 京城 绘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