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虞晓勇书法艺术观:与古为徒_书法-文津阁古美术馆-虞晓勇-书写-艺术-现场-北京师范大学

编辑:王林娇 来源:雅昌
 
神与物游——虞晓勇教授书法作品展展览时间:9月18日-24日展览地点:文津阁古美术馆(王林娇)与古

神与物游——虞晓勇教授书法作品展

展览时间:9月18日-24日

展览地点:文津阁古美术馆

( 王林娇)与古为徒,是指在艺术创作中既要探索时代和个人风格,更要虚心学习和解读古人。这也是书法艺术家虞晓勇一直所推崇与坚持的艺术观。

3YEBjx81HXE440uRv3n9VPElQCP9ZMmf7MnHT3ax.jpg

虞晓勇教授在展览现场致辞

9月18日,“神与物游-虞晓勇教授书法作品展”在文津阁古美术馆开幕,展览选取了虞晓勇20余幅书法作品,以丰富的笔触展现了其习书感悟。

jzHRSn6bxrhgRbBxIerG0Spj0Tda9egUQHbHAEoh.jpg

著名画家、独立学者、文津阁古美术馆名誉馆长刘墨先生现场书写

EQ58AxETa7rwqwdCfGxjZFrYGyCptY9cOlUohtQT.jpg

虞晓勇教授现场书写

W8gYqivQ9pg5ann416CnNjYEu72v7oxByuTFEJMg.jpg

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书协理事、北京市朝阳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楣洪先生现场书写

G2jt8BQJkkpHNBAZQngF2EFsNBfsN4jroMXYjZmV.jpg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硕士生导师查律先生现场书写

著名画家、独立学者、文津阁古美术馆名誉馆长刘墨先生,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书协理事、北京市朝阳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楣洪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硕士生导师查律先生,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辑总监廖生训先生等参加展览开幕及研讨

尤为难得的是,展览开幕之后,虞晓勇及嘉宾们共同创作书写,随后亦进行了展出。

G76M2QoLP4rIbGP5XjnDT1Aw0nA4QmnuJf26q8Mn.jpg

虞晓勇 隶书《杜甫诗三首》 水墨纸本

2020年作  245cm×124cm

“展览名字是来源于这幅隶书杜甫《戏为六绝句》,八尺整幅的作品,我节选了其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六,突出的正是我们要善于学习和解读古人,并在学古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这也是我自己的创作体会和想法。”虞晓勇在展览现场说到。

PWAsEEFgsfHkYQJ5BYJsx3py9sKDPBb2ZCZbFM4z.jpg

YkVi57uQsIPIPV7ktpgi74hdIATGA3fX7kxvHqvi.jpg

虞晓勇书法作品展现场

在谈及这场展览时,虞晓勇谦称这应该是一场书法教学和求教展,首先感谢文津阁古美术馆的邀请,能够把自己在作品中的零碎思考融通在这个展览。也很感谢前来观展的各位嘉宾们,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们,让自己更加感受到要把书法事业做好的决心。

35imK542mYSo4MLGFLO52G6uq11i7aXv62R8yzkS.png

虞晓勇 隶书《苏廷硕句》  水墨纸本

2020 年作 70cm×35cm

“对于这个展览,包括在日常书写中,也会有人问我说什么选择这个风格,写什么内容或者是以什么感觉去写?其实我也不知道如何去回答。但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是,比如在隶书创作中有两个瓶颈,一个是‘质’,一个是‘饰’,如何去平衡‘质和饰’之间的临界点非常重要,也是我常常在思考的问题,如果重‘饰’则会少了很多艺术趣味,重‘质’就会出现一些‘假质’的方式去理解古人所说的自然和质朴。”虞晓勇在日常书写中也会思考书法创作中的艺术观。

hOMaxgtPR9c3cLqjgPEZ1T39Uzt61qM2aWBmpeMe.png

虞晓勇 篆书《云相逐》 水墨纸本

2018年作  70cm×33cm

UyJaWgnoK4JyY4p7fJGxU73KhDlbmNg9OgYQ9RiO.png

虞晓勇 楷书《秋兴》 水墨纸本

2018年作  136cm×69cm

tgmi7jeTsDVIRIHjJsZgvpmbXBv1ByxzP89F1jKM.png

虞晓勇  行书 《羊欣句》 水墨纸本

2016年作  30cm×48cm

虞晓勇广涉金石碑帖,集百家之长,在厚重残缺中寻古拙,在严谨瘦劲中寻灵动,自然不动而万物生。

文津阁古美术馆地处文脉底蕴深厚的文津街,这和虞晓勇所坚持的“与古为徒”也是不谋而合的,这也让虞晓勇更加坚信自己的书法艺术观:只有与古为徒,才能踏踏实实的越走越远。

6EOWvzVqCZ8bhTlz6ImNyHrvXiMBykaltQLhZgqF.jpeg

据悉,本次展览将在文津阁古美术馆展出至9月24日。

虞晓勇自序:习书“三知”

学书多年,如有人问:我的创作体会是什么?我最想说的是三个词儿:知“道”、知“己”和知“度”。

知“道”就是明晓书法传承的大流。书法史上有许多流派,各具地位与价值。但在众多的流派中,必然存在着引领时代风气的主流。这一潮流有明显的典型性与传承性,它不是某个个案,而是具有广泛的普遍意义。所以善学者,不能仅仅拘泥于某位书家,而更应从书法史的角度,去发现他们之间的传承与发展关系。

知“己”,即指明确表达审美意图。书法是一门个性强烈、富于包容性的艺术,不同的书者都可找到相应的位置。书法固然有基本的矩矱,但最动人的无疑是灼灼的个性风采。明确审美取向,是一种艺术的自觉。缺少了这种自觉,作品就没有方向,拥有这种自觉,笔下的内容将更丰富。

知“度”是淬炼个性,精简笔墨的过程。从书法史上看,文人是书法创作的主体,文人之所以异于庸人,即在于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提升襟韵,这就是知“度”。个性表现是艺术创作的灵魂,但我们还须明白知“己”勿过,这就需要用“度”去淬砺它。以此而言,知“度”是书者获得高卓艺术格调的不二法门。

利用文字来表述上述三“知”并不难,可施于笔墨,却是一个“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艰辛过程。

感谢文津阁为我举办了这个小展,也祈请诸位方家批谬指教!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与古为徒,书法,文津阁古美术馆,虞晓勇,,书写,艺术,现场,北京师范大学与古为徒 书法 文津阁古美术馆 虞晓勇 书写 艺术 现场 北京师范大学
下一篇:2020年艺术广东•国际艺术交流展首次落户南海西樵_文化-西樵-文化中心-艺术家||上一篇:《我的颜色》荔波少儿艺术创作大赛开启__深山里的布依族儿童非凡的艺术表达_美育-荔波少儿艺术创作大赛-艺术-荔波-指导老师-自己的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