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今年沈阳的冬天早早就飘起了雪,也正好对上艺术家给沈阳的这个“雪国”昵称。早些年沈阳给大家的印象都停留在“重工业城市”、“盛京”这样的形容词里,不过近几年沈阳新兴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当代艺术空间,长白岛的GESSOISLAND/白岛空间算得上这其中策展和呈现方式比较纯粹的地方。艺术家可以大胆地释放在这个地点产生的想法,所以展览并不是固定的沉默的,反而是流动的变动的。
地面裂缝的即兴创作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此次展览题为《小径分岔的花园》,源自艺术家和策展人对博尔赫斯小说的喜爱和敬意,恰巧原小说故事里的曲折诡秘和艺术家作品里的情绪暗涌有所呼应,于是此次她们大胆借题将展览呈现为一个时空碎片的迷宫。
策展人(左)、艺术家(右)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艺术家蒋纯和策展人杨添梓为首次合作,蒋纯曾留学法国五年,在法国、比利时、国内等地多次举办过个展及参与群展,作品呈现多元化。其油画、摄影、装置、版画都有涉及,作品细腻、对现实和时空敏感又不乏诗意。杨添梓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长期对艺术空间策展和展呈方式有深入的系统学习和丰富的实习经验,这一次展览是她给自己毕业的一个句号,也是人生新旅程的一个逗号。
开幕式现场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艺术家将沈阳形容成川端康成作品里的“雪国”除了其东北方位和飘雪的缘故,主要是雪常常带着一种扑朔迷离的朦胧感,好似当时与空间约定展览的方式一样惊喜。策展人是在上海abC书展上与艺术家相遇,几句交谈所引发的涟漪很是绵长,白岛空间主理人戏称这是艺术家和策展人的邂逅与热恋。
开幕式观众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阶梯上的小画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画展在空间的二层,楼上灯光设置很好,从外往里一眼就能看到落地玻璃窗上的手绘花草。开展时间选在下午三点,早早落日的余晖正好准时通过对面玻璃折射进展厅,给冷色调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暖橘色。除了落地玻璃上的花草,艺术家还即兴创作了很多小画安置在上楼的楼梯上及漂浮的小红球在地板的裂缝上。
艺术家讲解作品细节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上楼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整体效果,展览选择了两种清雅活泼的颜色粉刷墙体,打破了大家对展览白墙的习惯布置。画展的空间通透,左边摆放着艺术家的油画、水彩、版画以及装置作品。油画画作颜色偏青绿,大面积的暗色衬出局部亮色,加之画作笔触明显,边界处理生动,让人有清新洒脱的感觉。作为展览的开篇,这是几则来自夜晚的暗语。
开幕式观众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夏夜》布面油画 50×60cm/每幅 2018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开幕式观众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展览开幕式现场,艺术家详细讲解了每件作品的缘起和细节,里面唯一的一个综合体装置《黑山》系列,内容包含布面、文字、铁艺、石膏,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老式磁带录音机和录音磁带。靠近玻璃落地窗的墙上注明了录音随身听的使用手册,年轻的学生很多都没有见过这个随声听的实物,或许是对其音质独特性的追求,这段含带轨道滚动杂音的即时录音变得很有吸引力。
《黑山》系列装置 尺寸可变 2019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黑山》系列装置录音部分 尺寸可变 2019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赤脚到天边》 纸本水彩 78×108cm 2019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录音磁带是艺术家提前录好的,分不同时间,里面也包含有关于如何用音乐记录时间和回到那个时间区间的讲述。有关于“黑山”这个装置为什么叫黑山,艺术家也做出了很多解释,黑山其实是无法确认名字的山,就像地理学家会给河川命名以示区分,这座走不出去的黑山更像是作者记忆地图的一个标识。最后靠近黑山还有一幅《赤脚到天边》的水彩作品,由两张半开不规则水彩纸组成,艺术家介绍到这幅画源自去西部敦煌的记忆,那里的夜晚有无边的未知和恐惧,如果不慎迷路真的有可能迷失在那一片荒芜里。这次水彩画没有装裱是因为本身画面就无边界,所以画作周围是留空的。
《每天坐一个椅子去找你》系列油画 13×18cm/每幅 2018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每天坐一个椅子去找你》系列油画局部 13×18cm/每幅 2018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右边墙面分两边,一边是《每天坐一个椅子去找你》系列油画,另一边是由布面丙烯作品和两张水彩作品组成。《每天坐一个椅子去找你》作品更多的是用椅子隐喻当代信息便利产生的异地恋所存在的时空差,一把椅子或许指代的是我们乘坐交通工具转换地点时空的道具,而艺术家每天画一把椅子记录着每一天随当时心情变化的颜色。
《灰色里的希冀》(左) 布面丙烯 153×195cm 2019;
《窗前》(中)纸本水彩 56×56cm 2019;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右)纸本水彩 56×76cm 2019; 图片版权© GESSOISLAND/ARTSPACE
后面的几张作品有用到书法墨汁,似乎那种流动浸染的灰黑色是一股穿梭在不同作品里暗涌的力量。整体的展览感觉像一场思考的行走,一窗之隔的户外是嘈杂的工地,或许又讽刺又戏谑,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模糊边界,一个虚幻存在的花园。很多的质感细节需要到现场才能感知到,伴随录音带里低声的叨絮,会产生一种隔绝感,似乎这才是进入小径花园的开始。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览,绘画,,艺术家,水彩,作品,油画展览 绘画 艺术家 水彩 作品 油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