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12月18日至2020年2月16日
地点:复星基金会ANNEX项目空间
值中法友好结交55周年之际,第十一届法国当代艺术奖项奥普莱奖(OPLINE PRIZE)联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ASCOTT艺术工作室将在复星基金会ANNEX空间打造亚洲首秀‘OPLINE X CHINA’。 奥普莱奖(OPLINE PRIZE)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当代奖项,旨在以实验性的媒介构建不同国别,代际之间艺术家的对话。
本次展览的主题为“演化 - 新界”(Evolution – Nouveau Territoire),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大都会的城市结构趋于“去中心化”,向新的“生态系统”演化,不断调整其路线和轮廓,而迁徙、气候、资源及功能的优化是决定大都市如何在地图上位移的矢量,与此同时,在“移动的城市”中,对于空间及其边界的探索,对社会价值判断及其美学标准的考量也萌生了新的论题。
本次特展将展出6位艺术家的7件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部分获奖艺术家:大众评审奖获奖者瓦莱里·格兰彻 (Valéry Granche),策展人评审奖获奖者萨洛梅·沙特里奥 (Salomé Chatriot),以及特邀艺术家陈俊恺、万云飞、林任佳、托马斯·加尼尔(Thomas Garnier)。
瓦莱里·格兰彻 (Valéry Granche)VR输出影像 “球体”(The‘Orbs’)&系列影像« Pluto Song » « ASMR » « The Mystery Train »
VR输出影像球体(The‘Orbs’)在Google Tilt Brush和Oculus Rift平台上制作,它是从数字雕塑到数字图像的结果,艺术家用虚拟空间实现比例为1/1蒙德里安位于巴黎Rue du Départ的工作室。瓦莱里·格兰彻(Valery Grancher)3D图像为模型,用风格化“球体”的形式介入大师的空间,他的图像仿佛以极快的速度绘制,而这样的涂鸦既是手势绘画的形式,又是亵渎几何纯美学的破坏行为。球体”(The‘Orbs’)是从内部思考而来的作品,但是这一次,流行有趣的影像媒介赋予了一种“不纯粹”语言。
ASMR
pluto song
瓦莱里·格兰彻 (Valéry Granche)在远北和亚马逊探险的途中,产生了对行星的思考:行星既可以定位又是多中心的存在,而我们的意识和思考在何处?在瓦莱里·格兰彻 (Valéry Granche)ASMR作品中的土星环影像,是与天文学相关的重构:影像中噼里啪啦的发出细微的,由嘴巴产生的噪音,似乎组成星球的岩石如同冰一样在舌头下融化,就像起泡的制造糖果的粉末酸化了一样。其实颅骨上思考的维度比眼眶底部的注视要广阔得多,大脑的意识可以360度旋转,它可以绕过我们周围的事物,以高速缩放来呈现虚拟世界的失重感,它沿着多个轴线,围绕着我们的世界。
萨洛梅·沙特里奥(Salomé Chatriot):影像 Empathy for The Machine. FROM Fragile Ecosystem, 2018 - Video 3’56
Salome_Chatriot_Guts2-710x1024
SalomeChatriot_Federico-Nicolao_Opera-Passiflore_2019-796x1024
影像 Empathy for The Machine. FROM Fragile Ecosystem, 2018 - Video 3’56-专注于塑造物理和虚拟空间,常常通过机器装置的媒介使电子雕塑和数字图像共存。科学领域中客观定向数据对待身体的方式也十分令萨洛梅·沙特里奥(Salomé Chatriot)着迷,她尝试利用想象中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来塑造具有流动性的数据化身份和个体。
陈俊恺: 一天 2019/10/31 多媒体装置
One Day
多媒体装置《 一天》的灵感来自于城市中密集型整齐型的建筑形式,以及当下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也许是蚁族,或是白领,或是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我们设想在一个空间之中,把观者变外一个局外人,去领略每个窗户之中不同的故事。这不同的故事主要由人物的对话,播放的广播,拨通的电话组成。因此这千家万户的故事,编织出了一个硕大的场景,犹如电影的片段,但又如话剧中的场景那般,出现在眼前。这些故事或许是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
万云飞,林任佳 :《波澜》声音可视化装置
装置 波澜
装置 波澜
《波澜》结合大⾃然中的元素——声⾳与⽔并结合新媒体技术来探索与发掘声音的另⼀层艺术性和可能性。液体随着扬声器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产生波澜,形成一个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的⽔波,利⽤液体将声音物理性可视化。观众通过近距离观看还可以发现水⾯波光中的⾃然符号。呼吁我们留⼼发现宏观自然中存在的微观艺术。
托马斯·加尼尔(Thomas Garnier):影像作品SIMULACRE &系列照片SYNTHETICA 2017&Vestige(IAL)2019
Simulacre_Screenshot
尔(Thomas Garnier)认为:“图像中的建筑大多位于人迹罕至的郊外,迷惑之中,渐而萌生一种怪诞的熟悉和亲密感,以及不合时宜的怀念。它们是一场同于“其他场所”的示威,如同米歇尔福柯想象的图景,它是一个闭塞的场所,存在于遵循其原始规则的社会中。
托马斯·埃勒(Thomas Garnier) 数字化地延长了被烧毁的汽车结构,车辆煅烧后的碎屑中出现的奇怪的有机形式,似乎自然地模仿了植物的无根生根或树状的生长。它仿佛幻想在遥远的未来,机器将通过其灭亡获得新生。 在这种新状态下,遗骸将以内脏和植物般的形状缓慢生长。
关于艺术家
瓦莱里·格兰彻 (Valéry Grancher)
艺术家瓦莱里·格兰彻 Valéry Grancher作为第一批“互联网艺术家” 数字艺术的“探险者”,在全球虚拟化加速发展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企图用时空体验和VR技术重新阐述及定义新的视觉美学和道德立场,去捕捉一个逃离现实的世界。
萨洛梅·沙特里奥(Salomé Chatriot)
毕业于洛桑瑞士艺术与设计大学ECAL,目前工作生活于巴黎。她的作品讨论了关于身体与科学跨学科研究的问题,并创作了很多电子艺术装置及数字影像的交互式作品。
托马斯·加尼尔(Thomas Garnier)
建筑硕士背景的艺术家托马斯·加尼尔(Thomas Garnier)(法)毕业于Le Fresnoy 法国国家当代视听艺术研究中心, 并拿下法国艺术家协会“l’ADAGP”新媒体艺术大奖,作品常引用米歇尔福柯的“异托邦”哲学理论,现实中脱离语境的“建筑的迁徙”引发他对于现代建筑美学的质疑,其大型装置Cénotaphe0受邀各大欧洲电子艺术节巡展中。
陈俊恺
艺术家陈俊恺毕业于Villa Arson 尼斯国立美院及Le Fresnoy法国国家当代视听艺术研究中心, 曾入围法国AUDI Talents Awards, 现任教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他的作品以视听创作媒介搭建“沉浸式空间”,构建交叉而多元的感官体验。
万云飞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在校学生
参加2019昊美术馆(上海)两周年行为表演“潜入未来的现在”
展品参加2019艺术与设计教育博览会(上海)
林任佳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在校学生 德稻交互媒体艺术专业
曾获2019年第四届上海市“创汇青春”文化创意作品三等奖、
2018年中国富美家“种子计划”产品设计大赛第一名、
2019年参加上海昊美术馆 两周年现场演出”潜入未来的现在”、
2019年 参加上海艺术与设计教育博览会FutureLab
关于OPLINE PRIZE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当代艺术奖项,OPLINEPRIZE 旨在建立国际化的艺术网络平台,创造不同代际,背景艺术家之间的对话空间。OPLINEPRIZE 由著名策展人,经济学家及造型艺术家米歇尔·罗宾Michèle Robine女士于2009年创办,每一年,10位当代艺术领域翘楚(艺术家或策展人)聚集,各推选一名艺术家,再通过互联网平台,媒体评审团及策展人评审的参与评选,抉择最终优胜者。
关于复星基金会ANNEX项目空间
复星基金会ANNEX项目空间由复星基金会发起与管理,将位于BFC外滩金融中心的S1办公楼大堂作为流动艺术展示空间。此空间旨在利用公共空间不定期呈现来自中国与世界的各种年轻艺术力量。这是继复星艺术中心“数字空中花园”、纽约28 Liberty和三亚∙亚特兰蒂斯等重大项目之后,复星基金会对于“公共性艺术”的再次尝试和努力,藉此支持与鼓励艺术家创作出具有实验性和先锋性的特定作品,积极介入公共空间,并走向大众。
复星基金会ANNEX项目空间,复星艺术中心,以及即将于BFC外滩金融中心落成的众多公共艺术项目将共同完成BFC外滩金融中心作为“公共艺术园区”的重要一环,为BFC外滩金融中心、外滩、上海、全国乃至世界观众提供欣赏和理解当代艺术的直观经验,实现公共空间即是艺术教育的公益愿景。
关于复星艺术基金会
复星自成立以来,秉承“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理念,深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坚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国家。复星艺术中心成立于2012年11月,是以复星为主要捐赠人的公益行为体。复星基金会的从事业务包括:自然灾害救助、扶贫助残、资助文化公益事业、资助教育公益事业、资助青年创业就业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这些年来,复星基金会以教育和文化为两个主要方向,每年捐助公益项目40余个,年捐助额达到4500万元。依托复星艺术中心这一最亮丽的、特有的平台,复星基金会积极打造国际化的复星艺术文化圈,引领中西方文化交流,使文化交流成为复星在海外的公益名片。通过更多与世界一流文化艺术机构的合作,把强劲的中国文化消费动力和国际一流的文化艺术品牌、服务连接起来,汇聚资源,用丰富多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中国客户对更美好生活的需求,打造出一个植根中国,具备全球产业整合能力的健康和快乐时尚生态圈。
2015年复星基金会开始拓展海外公益与艺术事业,先后在纽约、里斯本、柏林等地开展音乐节、创业大赛等活动,推动复星价值观念的传播,协助树立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打开海外市场。
复星基金会不断寻求与更多杰出艺术家进行合作的机会,推广各形式的艺术及文化活动。近年来已举办近20个当代艺术家的展览及其他文化活动,其中包括作为纽约林肯中心中国唯一合作伙伴,复星基金会支持其年度重要活动“林肯中心全球交流”。基金会亦管理复星集团旗下的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纽约的28 Liberty,BFC外滩金融中心等不同领域的项目的企业收藏。基金会将其企业收藏的作品于世界各地的复星企业的公共空间进行展出,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艺术的魅力和美好。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复星艺术基金会,展览,当代艺术,,基金会,外滩,空间,托马斯复星艺术基金会 展览 当代艺术 基金会 外滩 空间 托马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