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德的“时间”有何不同?艺术创作项目__“间有小憩”启动_时间-女性-中德-时间性-间有小憩-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德国-刘海粟-时间性-艺术

编辑:李家丽 来源:雅昌网
 
()11月10日,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艺术进程中的时间和时间性研究项目在刘海粟美术馆启动

()11月10日,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艺术进程中的时间和时间性研究项目在刘海粟美术馆启动。此次项目由刘海粟美术馆、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柏林州政府文化与欧洲部及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共有三大关键词:中德、女性、时间性。

ekCy8hF3AZyiGewe1bw9FzXTZdInrcGHJCTx8s4m.JPG

启动仪式嘉宾合影

同其他研究项目不同的是,“间有小憩”中有两位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杨俊蕾与德国哈雷艺术和设计学院教授Iris Dankemeyer全程跟进,在与艺术家不断沟通中,生成更多思考维度,碰撞出更多火花。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阮竣告诉艺术网:“选择杨俊蕾教授的原因在于,她既通哲学,也是文学方面的专家,这让她对艺术有天然的敏感力和感受力。此外,她还从事批评工作,能够对‘时间性’话题有更多角度的解读。”

h5SLq7i5Ax8ZK0h2hLpjwcbHCpZKXsSbvuBjk3SJ.JPG

启动仪式现场

两位哲学家的全程参与,使此次项目不仅停留在作品层面,而显露出哲学深度。这也让该项目对“时间性”的探讨生成两个维度:哲学的和艺术的。在东西方文化背景如此不同的情况下,中德如何就“时间性”进行沟通,杨俊蕾在项目启动仪式上如此说道:“在项目开始之前,我跟德方的Iris对了一下书单,看看我们两个在‘时间’方面阅读的书籍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对比之后,我们发现,有很多书籍都是相同的。对相同书籍的吸收与理解让我们在‘时间’问题上产生共识,进而根据我们认识的不同对话和交流。”项目开始后,“间有小憩”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对话阶段,艺术家们会共同深入探讨彼此的时间概念。随后分别完成于亚欧两地的研究和成果在上海汇总。但此项目中的艺术家绝不仅仅是按照哲学家给定的范围进行创作,“实际上,我们项目的所有成员都是互相启发的状态,沟通过程非常顺利”,该项目成员、中国艺术家高珊如此说道。

此项目为期一年,分为多个线上和线下的工作阶段,分别在上海和柏林进行。项目将从哲学层面与艺术层面对“时间性”进行探讨,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德国艺术家在上海进行在地考察,对上海文化进行深入观察;第二阶段,德国艺术家回到德国,在线上与中方项目成员进行交流;第三阶段,德国艺术家再次来到上海,预计在2020年10月至11月以展览的形式将项目结果汇报给公众。值得一提的是,尤其在项目的第二阶段,德方会将项目进展以短视频等轻松愉快的形式传播给公众。

i6sW04RSyvw7Ts2AcmDjEv2buuWOZ4BCV57VeC0v.jpg

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阮竣启动仪式致辞

阮竣在启动仪式上解释了此项目与西岸美术馆“时间的形态”展的区别,他说道:“西岸美术馆联合蓬皮杜中心推出了‘时间的形态’,而今天开启的项目也是中德女艺术家对‘时间’的不同阐释。两者启动时间与主题的雷同纯属巧合。但这也说明中西方艺术家都在围绕一个类似的话题进行研究、探讨和艺术创作。‘间有小憩’项目策划于2018年初,是多次与德国领事馆协商的结果,与‘时间的形态’有很多不同:首先,西岸美术馆带来的是成果式展览,艺术家已经表达了自我对时间形态的看法,是过去的、可视的。很多作品非常经典,将西方艺术家对时间的诠释带到了中国。而我们的项目充满了未知数,中西艺术家在哲学家的带领下,对冷酷的、永恒流动的、对所有人平衡的时间,进行哲学阐释和艺术解读,而且我们的创作主体是女性艺术家。中西文化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角度的解读让艺术充满未知,这种未知和可能性也是我们在这个项目想要呈现给大家的。”

JFZWRHK1uSxTIUJEUSe5RLuknQPx6lNiLdJaCXVU.JPG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文化领事Oliver Hartmann(郝立夫)启动仪式致辞

Oliver Hartmann在启动仪式上说明了该项目的宗旨、主题及为何邀请哲学家加入。他说道:“时间性在艺术创作中意味着什么?是什么影响了人对时间的感知?时间与文化有什么关系上海的时钟跟柏林的时钟是否不同?这些是该项目艺术家、哲学家所要探讨的问题,希望建立起中德艺术家和哲学家的沟通桥梁,实现跨文化交流。时间对于艺术是有趣的话题,对哲学亦复如是,这也是邀请几位哲学家加入的原因。”

vqhUyRsRXjWC3Qk3bAIb5AzotlNBG3fLsNGn9YxV.JPG

复旦大学教授杨俊蕾启动仪式致辞

杨俊蕾解读了此次展览的名称“间有小憩”及明年展览所关注的问题。她说道:“‘间有小憩’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憩是什么?间又在哪里?《说文解字》中说,时,由间带领而来,时与四时有关,与阳光有关。从时间体验讲,中国传统时间观具有稳固性和恒久性。其稳固,大到无边无涯,其恒久,让我们摆脱对时间的焦虑。明年的展览将回答两个问题:来哪里,做什么?这也是我们对‘憩’的理解。所以未来展览空间将是时间性的空间,给予观众时间体验的艺术时刻。在这个时刻中,我们得以‘憩’。”

rYKdWppvWBIVDPDmAxA43XCEqy2PJEOepeHbFtPt.JPG

德国哈雷艺术和设计学院Iris Dankemeyer(戴伊芮)启动仪式致辞

Dankemeyer在启动仪式中解释时间的含义及时间与艺术的关系,她说道:“人们对时间的感知通常为两种方式:第一,抽象的、数学的,这时的时间起到丈量的作用;第二,具象的,永恒的,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人们忘记了物理时间的存在,进入到宇宙时间中。那么,这两种时间的感知方式在艺术与生活中表现如何?两者之间如何彼此影响?时间在艺术创作中意味着什么,又有怎样的美学体验与感知?我们拭目以待!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讲,艺术的第一层面是时间层面,艺术对思想或生活的描绘即是此刻、当下的描绘,又让人们超越当下、此刻的生活。”

3eVKXuT15PU4shHgzlgcJlMVf13fRlUBYJ5tZEJa.JPG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项目成员高珊启动仪式致辞

VVBa51aDssX52hd2I5fAtQopYf4SMSJGPPzZgp77.jpg

高珊作品

pQf4ydut3AqK7broBwejwz5SlZTQirySCurBzJzz.JPG

德国艺术家、项目成员温斯雅启动仪式致辞

hrSbnTZ8hSxX6zXGDS7tojuen6hlXUjq4g6NjNmO.jpg

项目成员康青作品

lCizPrZdnlRGp1Ku4EeELXeTHqSWPIrjj6b3klDC.jpg

 Nicole Wendel作品

展览的标题《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展开了时间性这个范畴的各个维度,并且展示了各个维度之间存在的空间。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千差万别。时间能够被拖延、被压缩、被停止、被偿还、被冻结,或者辗转煎熬过去。时间会被保存、记录或者物化,却往往不同于它物 理定义的统一单位。时间是人们的切身经历,不同的个体能以不同的方式感知时间。从事时间研究的学者按照时间的性质,把它分为事件时间、钟表时间、生物时间等类型。这些研究表明,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我们经历时间的方式不同,处理时间的方式也不同。

正是基于这种种不同,来自中德艺术家根据自我的时间经验,创作出风貌各异的作品,也给我们理解时间注入更多维度。至于她们的作品如何表达时间,我们不做过多阐述。或许,在她们的作品中,观众的多重解读,反而让作品生发出更多可能性。

19LWuAWEhDW6ly5X8PoNzzuhUW3orItgIT8NGlfk.JPG

德国哈雷艺术和设计学院 Stella Geppert (葛星 )启动仪式致辞

E0MzpZtIC8LMkxugVSxz4lOpOncAzLIpj4knzuca.jpg

 Stella Geppert作品

az9saSpvjFTmdMnq4UoeRDA42CA1gBdsSR8LjREX.JPG

德国艺术家、项目成员启动仪式致辞

hevZ15oiFDngh6dom2zBicZ0VG0vXApSsw25KBUN.JPG

德国艺术家、项目成员文妮尔启动仪式致辞

Ut0Ehk6s1gv6xqnBMja1msE9T5dOn0xBurSuumMt.jpg

Saskia Wendland作品

最后,埋一枚小小的彩蛋。该项目目前有2位中国艺术家,3位德国艺术家。刘海粟美术馆将从第15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中挑选一位艺术家参与到该项目。第15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将于11月12日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这一机会花落谁家,艺术网&艺术头条将在12日第一时间为您报道。

【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艺术进程中的时间和时间性研究】部分成员

中国

艺术家:高珊、康青

哲学家: 杨俊蕾

德国

艺术家:葛星 (Stella Geppert)、文妮尔 (Nicole Wendel) 、温斯雅 (Saskia Wendland)

哲学家:戴伊芮 (Iris Dankemeyer)


关键字: 内容标签:刘海粟美术馆,时间,女性,中德,时间性,间有小憩,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德国,刘海粟,时间性,艺术刘海粟美术馆 时间 女性 中德 时间性 间有小憩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德国 刘海粟 时间性 艺术
下一篇:从立德到立言 _看山水画家王耘先生笔下“行走的水墨”_中国-画院-陕西省-立言||上一篇:安尼施·卡普尔:太庙是“记忆之地”_我很高兴能和它对话_艺术馆-色粉-美术馆-不锈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