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重大的历史节点而举办的专业美术活动“深港澳优秀美术作品展”自10月9号在澳门林则徐纪念馆开幕之后,迎来了深圳巡展。此次活动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画院、澳门画院、香港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承办;深圳市宣传文化发展事业专项基金、澳门基金会资助,作品多是以表现三地历史发展及人文景观、城市建设、美丽家园为内容,无论从艺术质量、题材内容还是作品的创作技法都显示出了三地艺术家独特艺术风貌和创意,体现了三地美术创作的实力和水平。而该活动的成功举办,也为深港澳三地艺术家今后的美术交流成功的搭建了一个展示平台。
展览现场
与此同时,德国年轻艺术家维多利亚·赫尔特的艺术装置及新媒体影像作品亦在深圳画院精彩亮相。1997年,深圳与德国纽伦堡缔结为友好城市,通过市外办及市文体旅游局对外交流处,2001年起,先后有10位纽伦堡艺术家来深圳画院进行艺术交流,同时也有10位深圳画院画家到纽伦堡进行艺术回访。今年到访画院的年轻艺术家维多利亚·赫尔特,以她独特的艺术视角,给深圳观众带来了一场名为“熔荟”的特别展览。
艺术家维多利亚·赫尔特在介绍自己作品
维多利亚的创作主题,与艺术、科学和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紧密相关。艺术家尤其对能量守恒的概念着迷——能量永不增减,而只是从一个形态向另一个形态持续转换和传输。“熔荟”是艺术家基于视觉投影和3D打印作品的混合媒介展。展览的概念构造,很大程度上受到近年来生物学领域一种名为“CLARITY”测量大脑成像的新技术的影响——清晰脂质交换丙烯酰胺杂交精细成像相容性组织水凝胶法。该技术使科学家能够通过以水凝胶代替脂质,使大脑组织呈透明状,从而获得有关生物结构及其相互联系的详细图片。
展出作品
维多利亚通过采用CLARITY法作为可视化蓝图,以自己的大脑磁共振成像(MRI),通过电脑翻译成计算机语言,以一种最新的有机环保物料作为载体,打印成可触的、丝滑的、半透明的8个生物形态的装置雕塑。其所拍摄的多媒体影像作品,记录了这些装置的制作过程,审视了连接多个有机实体所涉及能量守恒及转化的过程。
开幕式现场
参加开幕的领导、嘉宾合影
“熔荟”展邀请观众在这种环境下以跨学科的方法探索诸如关联、透明和共存等概念。它展示了围绕能量守恒及其在任何给定有机体系中的交换而展开的概念和视觉论述,是对自然世界波动状态的审视,也是对物质及其可成型性的致敬。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更多的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以加强人文交往、民心相通,进一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艺术家的互动与融合,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深圳画院副院长杨晓洋在开幕式上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深港澳美术作品,熔荟,,艺术家,深圳,作品,纽伦堡深港澳美术作品 熔荟 艺术家 深圳 作品 纽伦堡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