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光与气——田卫作品展”将于2019年11月9日至12月10日期间在人可艺术中心开展。本次展览由中国当代著名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夏可君博士担任策展人,届时将呈现艺术家田卫最新实验水墨作品25幅,以此重塑中国水墨艺术的美学思想和哲学价值。
一张宣纸,薄薄的宣纸,如何体现出哲学的思想厚度?并具有跨文化的宗教深度?又具有艺术元语言的个体气度?田卫的水墨艺术具有此“呼吸转化”的德能,让一张纯朴的宣纸,吸纳时光与心念,光力与气晕,重获“灵光”(aura),让光气相冲、光气互摄、光色渗揉、光气融合,获得了从未有过的纯度。水墨从来都是一种哲学,水墨之为一种新的哲学,乃是“光”与“气”重新融合的当代哲学。
田卫
光气融合:田卫的绘画哲学
文/夏可君
水墨从来都是一种哲学,水墨之为一种新的哲学,乃是“光”与“气”重新融合的当代哲学。
一张宣纸,薄薄的宣纸,如何体现出哲学的思想厚度?并具有跨文化的宗教深度?又具有艺术元语言的个体气度?
西方的形而上学就是“光力”的哲学,从上帝创世之光到启示之光,从理型认知之光到启蒙理性之光,从自然宇宙之光到黑洞边缘之光,甚至还包括从佛教的灵光到精神分析的解析之光,都是一种破开、刺穿、开启与去蔽的力量,甚至带有绝对的神话暴力,哪怕是神圣的暴力。
中国的形而上学则是“气化”的哲学,从天地一气的感通到气化一元论,从自然气候的循环往复到个体生命的气息调节,从书法的间架行气到绘画的气韵生动,从气息到念头的修炼,中国智慧的可直觉性在于:转化、柔和、蜿蜒与包裹的德能,也有着软性的暴力,但体现出法则的柔和化。
如果有着东西方哲学的会合与融合,如果艺术更为具有直觉性与前瞻性,尤其是当代水墨艺术,在充分学习了西方的光感表达,这是从文艺复兴明暗对比的光感到印象派的光色变化,从抽象绘画的黑色虚无之光到西方技术的光电装置,等等之后,水墨艺术是否可以让绘画重新可能?中国水墨艺术充分吸纳光感后,是否可以抵达达到光气融合的新气象?
一张宣纸,如何同时传达出强烈的光感与气化?又有着绘画语言的单纯凝练,还有着内在的精神强度?一张宣纸,一旦融合光气,其内在的感知厚度是否可以转化我们的心念,从虚妄到凝静,从欲力到超逸?
水墨哲学开始于一张宣纸,也终止于一张宣纸。朴素的一张宣纸,空白的一张宣纸,在光气融合之后,是否会甚过一块金砖与一块美玉?仅凭一张宣纸,如何接纳天地之灵气?容纳生命之神气?接纳超越之光力?如何既有古典的膜拜价值又有现代性的展示价值?还可以重获灵光?
田卫的水墨艺术,就具有此“呼吸转化”的德能,让一张纯朴的宣纸,吸纳时光与心念,光力与气晕,重获“灵光”(aura),让光气相冲、光气互摄、光色渗揉、光气融合,获得了从未有过的纯度。
光感与气化的结合,在田卫的绘画创作中,体现为多个方面:
1,在直觉的形式语言上:十字打开的构图,混沌的涌现接纳了创世之光,也暗示了基督教十字形的启示之光,抽象理性的结构之光,宇宙的极光,视觉横竖稳定的心念之光,还有持续生长的心髓脊柱之气。水墨的水性弥漫及其隐含的节奏,黑灰色的细微变化,让光感被强化后,获得活力的涌动与舒缓地气化,光感与气化相互促发,形成心念的灵光。横看一道白光的折痕,这是绘画内部的光芒,也是信念的光芒;竖看则是世界的脊柱,音乐般的上升中带着韵律。在横向的极光与垂直的脊柱之间,形成了“光气脊柱”,这是第五维度的显现。
2,在绘画的工作方式上:上百遍的反复罩染,让一张空白宣纸彻底被水分与墨气所充盈,摺叠的方式在打开后自然形成一道空白光带,让气化得到了白光的强化,一遍遍的淡水淡墨,层层渲染,如同念经默祷,水墨的默化乃是一种默念与默祷,宣纸就好似“转经轮”的平正化。田卫很多时候要一天连续工作数小时,而一张宣纸还得变干之后,画一百多遍,一张宣纸打开了一个看似单薄又无比浑然的气息,如同宋代瓷器的触感。
3,墨隐色与色隐墨的中国色:光气融合的色彩,形成了墨隐色与色隐墨的色彩观。如此积染而晕化出来的颜色,就并非世间颜色。它看起来是绿色,其实带有宋瓷的翠绿;看似紫色,其实乃是曙光之色的余韵。这是新的中国色,仿若宋代瓷器的瓷色,翠绿与青绿,画面的细微呼吸,宛若深秋的蓝天,或者如同包浆细腻的翠玉。一旦加入少许矿物颜料,在闪烁之间,画面宛若星空中的星辰,那么远游那么近。
水墨是一种哲学,如此光气融合的绘画所形成的光色,并非已有的色彩体系,而是经过了持久的罩染与浑化之后,在墨与色的相互吸纳之中,看似单色画,其实有着丰富的色调变化,浑然之中有着微妙的变化。一旦气化充分接纳光感,无论是西方宗教的信仰之光,还是结构化的理性之光,就让水墨获得了从未有过的精神强度。水墨是一种当代的哲学,就在于它具有着跨文化的深度,让东西方的哲学与宗教在艺术中内在对话,也许还有着化解当代世界宗教冲突,即化解光感之暴力的默化潜能,这是水墨之为当代哲学的终极价值与普遍性。
墨隐色与色隐墨,这是黄宾虹所发现的中国现代性颜色的转化原理,在田卫这里得到了更为微妙的发扬。进入微观的凝视,如同紫薇山的光华,如同幽谧之境的幻景,色块富有节奏的细微变化触发新的灵晕,进入宏观的凝望,整个画面宛若宇宙光气融合的天网,作品似乎在邀请我们进入宇宙星辰,无尽浩渺又深远神秘。
如果水墨艺术是一种渐进修养的韧性的艺术,那是因为,让我们的心念发生转变,在持久地凝视之后,我们变得淡定与从容,这淡定来自于画面的单纯,来自于画面上的那道光柱:或者是平行之光颤栗中的稳定,或者是垂直脊柱的波动挺拔,在平行与直立之间,我们的身躯与宇宙共感,灵魂得以重铸!
部分展品
翠微山之七-136×33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翠微山之四-177×4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昆嵛山之二237×9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昆嵛山之三-177×4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昆嵛山之四-177×4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梅花山之八-136×33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梅花山之二-237×9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栖霞山之二-237×9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9
栖霞山之六-177×4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9
栖霞山之四-177×4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9
栖霞山之五-177×4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9
栖霞山之一-237×9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9
太乙山之二-237×9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天桥山之二-177×4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天桥山之六-177×4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天桥山之五-136×33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天桥山之一-238×89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紫盖山之二-136×33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紫盖山之五-177×45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紫金山之五-136×33cm-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2018
关键字: 内容标签:人可艺术中心,光与气,田卫,,光气,矿物质,之光,哲学人可艺术中心 光与气 田卫 光气 矿物质 之光 哲学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