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在这丹桂飘香的季节里,11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湘鲁新青年——山东·湖南青年美术家交流展在湖南省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山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王红勇,湖南省委宣传部巡视员龚爱林,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秘书长夏义生,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青联主席袁良, 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汤立斌,山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王伟,湖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祝平良,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名誉主任、湖南省美协名誉主席黄铁山,湖南省美协主席朱训德,湖南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旷小津,湖南省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胡紫桂,湖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杨晓刚,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陈善君,山东省美协副主席、省青年美协主席杨晓刚,湖南省企(事)业文联秘书长赵涛,湖南美术馆副馆长田绍登,长沙市文联副主席周永康等领导嘉宾出席,来自山东、湖南两地参展作者,湖南美术界代表,美术爱好者300余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湖南省美协主席团成员、省青年美协主席周玲子主持。
展览现场
展览共展出山东、湖南两地青年美术家作品109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及综合材料。既有青年艺术名家的得力之作,也不乏画坛新秀的佳作涌现。一幅幅或气势磅礴,或精巧绝伦,或新颖现代的美术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展现出不同地域的美术特点,同时体现出两地青年艺术家在内心世界、艺术追求、精神风貌,以及对时代同心同向的思考。
湖南和山东都是文化大省,也都是美术大省。湖南素有“潇湘洙泗”“道南正脉”的美誉,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传承地,“淳朴重义”的湖南人一直是中国历史上舞台上重要角色。山东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耿直厚道”是山东人的性格特点。两地在传承孔孟文化的同时,文脉发展各具特色,从作品中可以看出鲁湘历史渊源和现实联系,两地的青年美术家们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和学术理念,文脉情感一直相通。
策展人孙婵介绍,展览自今年5月份启动以来,得到了湘鲁两地青年美术家的积极参与。人杰地灵的湖南和文脉深厚的山东,造就不一样的艺术风格。通过这种学术综合性交流展览,通过多元化交流,对于促进新时代背景下齐鲁文化与湖湘文化的借鉴与融合,建构两省良好的青年艺术体系,打造两地美术家共同的精神家园,都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为两地青年美术家学习交流、技艺切磋提供了一次宝贵机会,必将对两地美术事业的发展产生“催化剂”作用。
嘉宾观展
在现场,湖南参展作者王奋英《十八洞村的春天》以湘西特困苗寨十八洞村在春天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场景为切入点,运用现实主义手法,以原创水痕描水墨语言再现扶贫工作者与村民一起凝心聚力、发扬民主、落实精准识别、帮扶贫困户的温暖情景。表达国家对贫困山区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村民们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定信心与憧憬;丁虹的《春之行》,勃勃的生机触发人的情感和思想,带给人的视觉和心灵美的感受。在春日里感受向上生长的力量,表达对“真、善、美” 本质的审视与追求,传达光明与美好的精神;卿可均的《渡月观松》,散落在河滩之上的古松,遒劲苍老,体现出松的精神。远处山峦烟岚,在氲氤叠嶂的画面中走进宋元时期的山水画笔墨语境里。山东参展作者吴磊《薪火相传·沂蒙山》体现出火红的“沂蒙精神”,这是山东精神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沂蒙山精神和沂蒙山人民在革命年代,为中华民族和革命事业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生命。整个画面以“红色”为主要色调,深刻的诠释“沂蒙精神”在齐鲁大地上的代代相传和深厚基础;樊磊的《天下》表现出天下文化共同体,表现出不同地域文化的紧密相连,画面既沿袭古风,又融汇当代笔墨,表现出作者不局限狭隘的夷夏之辨,存乎在天下主义山水之间的境地。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青年是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也是架起友谊的桥梁,作为一名新时代美术工作者,无论是深耕于齐鲁平川大地,还是蛰伏于湖湘深谷长河,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用自己手中的笔,投身到歌颂伟大祖国和人民当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一幅幅反映时代,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集中展现出青年美术家们的赤子情怀,引领时代风尚。
展览由湖南省文联、共青团湖南省委、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山东省委主办,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承办,湖南省画院、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济南市美术馆协办。
展览持续到11月5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全朝晖供稿)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览,青年艺术家,湖南省画院美术馆,,山东,两地,共青团,副主席展览 青年艺术家 湖南省画院美术馆 山东 两地 共青团 副主席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