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嘉宾合影
7月19日下午2:30,“大师从这里起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素描100巡展”在湖南美仑美术馆开幕,展出包括石膏像写生、静物写生、场景写生、素描人像和人体写生等在内的100幅素描作品。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基础部主任、副教授杨澄,中央美院副教授吴海洲,中央美院副教授、策展人唐斌,上海悦麟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文凯,湖南省美协副主席邹建平,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美仑艺术研究院院长李小山,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左汉中,湖南省画院青年画院院长黄礼攸,长沙市教科院教研员詹蓉女士等人出席了开幕式。
湖南省美协副主席邹建平致辞
中央美院副教授吴海洲致辞
展览策展人唐斌致辞
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黄啸致辞
湖南省美协副主席邹建平代表湖南美协向展览开幕表示祝贺,他评价这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展览:“中央附中培养了一批具有现实主义情怀的艺术家。这个展览是央美附中几代人努力的结果,不仅提供了现实主义的素描样本,也给后来者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现在正值假期,会吸引大批学生前来,这个展览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现场。”
中央美院副教授吴海洲在致辞表示,自他1994年从央美附中毕业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学校。看到这些漂亮作品,心情仍是非常激动:“这些作品的背后,承载着少年对于艺术的真诚梦想,每个时代的特点都能从画面中体现出来。这是一种精神和榜样。”
展览策展人唐斌介绍,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当今中国画坛较为活跃的艺术家和美术工作者,记载了他们珍贵的学习经历和青春的记忆,在社会呼唤美育和教育的当下,具有重要的意义:“100幅素描作品,记录了这些少年们的单纯和认真。透过纸面,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气息、一种灵性的闪现,那是他们对世界的敏感和对艺术的热情,并在之后的艺术道路上推动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重申了素描的重要性:“素描在今天不再是解决造型的基本问题,更重要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培养一种观察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在未来面对诸多复杂局面时,能保持清醒的判断。”
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黄啸在致辞中表示,素描的水准能直接影响艺术家的发展水准和高度,而此次展览反映了新中国以来素描的发展历程。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的湖南美术出版社,之所以引进这个展览,主要是想通过这些跨度50余年的作品,借此温故知新,激发当下对素描教学的更多良益思考和实践。
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建校已有66年的历史。从这里走出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日后发展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附中时期的学习也正是这些未来的艺术家在少年时代的珍贵艺术经历。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建院100周年之际,央美附中向美院献礼,启动了附中素描展,首次亮相是去年在俄罗斯列宾美院,与列宾美术学院附中以联展方式呈现,国内巡展于今年启动,已在西安、郑州、东莞、南京展出,每次展览都会举办一到两场美育公教活动。
此次巡展到湖南是这一百幅作品在国内的第五次展出。与前四次巡展不同的是,此次展览首次将作品进行了年代划分,共分为四个部分展出:
1、初建与探索(1955年-1964年)
2、碰撞与发展(1977年-1990年)
3、实验与发现(1991年-2000年)
4、传统与未来(2001年至今)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展出的这一百幅作品,涵盖了附中素描教学中的多项课程设置:石膏像写生、静物写生、场景写生、素描人像和人体写生等。作品标签上详细地记录了任课老师、学生年级、课时要 求等信息,观众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学生素描学习的传承关系和比对不同时期的教学异同。在展线的这一头,还是二年级学生的刘小东在老师吴燕生的指导下完成了头像素描;走到展线的尽头,十年飞逝,刘小东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三年级学生武将的素描作品介绍中。
刘小东素描作品,1982年,指导老师吴燕生
武将素描作品,1992年,指导老师刘小东
对于创作者而言,这些作品都是他们年少时光的见证者。唐斌说:“我们把喻红的作品找出来给她看时,她也觉得很意外,竟然还有这样的作品。”在他看来,在附中的学习对于这些学美术的少年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也正是这个学习阶段建构了他们对艺术理想和思想高峰的心向往之,帮助他们树立了一种正确的审美和认知基础。
喻红素描作品
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湖南美术出版社主办,美仑美术馆、河南柿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黄红蓝美育集团、上海悦麟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将持续到8月18日。据介绍,央美将是此次巡展的最后一站,届时将举办中等美术学校校长论坛,对当下基础美术教育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展览现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央美术学院,央美附中,素描,,展览,致辞,写生,附中中央美术学院 央美附中 素描 展览 致辞 写生 附中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