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北京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为祖国河山立传——北京画院山水画家邀请展”在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此次邀请展将全面展出北京画院山水创作室李小可、庄小雷、谢永增、郭宝君、牛朝、买鸿钧、徐卫国、刘旭、徐钢九位画家近年来的山水新作,展出作品逾百件。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刘莹主持开幕式
北京画院党委书记刘宝华
北京画院党委书记刘宝华首先对展览举行表达了祝贺以及敬意,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展览的作品是艺术家们植根于祖国大地,深入生活而来,为这样的作品我们而感到鼓舞。
北京画院副院长、美术馆馆长吴洪亮
北京画院副院长、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谈到:“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山水画非常之重要,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山水画家所解决的问题,从古人面对的‘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变为李可染先生这一辈所关注的‘我与国家的命运与山水之间的关系’,所以今天展览的题目‘为祖国河山立传’是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的。”
艺术家代表买鸿钧
艺术家买鸿钧在致谢中谈到:“北京画院的山水画家一直对可染先生的艺术理念与创作保持着学习态度,秉承传统与生活的创作精神,此次展览也是我们当下艺术创作状态与成果的展示。“
艺术家李小可
艺术家李小可谈到:“此次展览具有三个缘分,一是建国七十周年纪念;二是是父亲可染先生为中国山水画所写的‘为祖国河山立传’;第三,是我在北京画院从工作到退休已经40年。为了这些浓厚的感情,我们把北京画院山水画家集合起来向大家汇报。在当代艺术潮流中,我们这些传统水墨的存在价值和生命力要靠着艺术家的共同努力来争得,中国水墨能够生活和艺术家个人探索结合起来,出现了新的可能性以及发展的多元化。”
在20世纪中国画的变革浪潮中,李可染先生在万里写生路途中探寻传统笔墨形式与自然山川的完美融合,树立“为祖国河山立传”的艺术信念践行山水画的创新与发展,为传统山水画注入了新的艺术面貌与时代特色。本次邀请展的九位艺术家皆是在继承中国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强调写生,虽然各自独具艺术风貌,但都注重表现自然景象的感性特征和直观感受,于咫尺天地间表现秀美壮丽的祖国河山,将自身的艺术个性与时代审美相结合,可以说与李可染先生“为祖国河山立传”的艺术信念和人文情怀一脉相承。参展的九位艺术家全部供职于北京画院,所以此次展览也是北京画院山水画创作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
几位艺术家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同的人生经历与艺术追求也使得他们的山水画各自具备着着鲜明的艺术特征。
李小可 《波密雨后》 180x97cm 2019
李小可自幼受到父亲李可染先生的濡染身教,奠定了扎实的山水画根基。他的山水画创作很好的承袭“李家山水”的艺术典范,并在数十年的采风写生中不断探寻笔墨表现自然山川的新可能。尤其是数十次的西藏之行在李小可的笔下汇聚成“雪域高原”系列,藏地独特的地理风貌与人文情怀在画面中缓缓流淌,藏地的虔诚、纯净与空灵也在李小可的艺术实践中焕发出新的山水画意境。
庄小雷《劳动人民文化宫》46x50cm 2019
庄小雷此次参展作品均为2019年的新作,多以北京地区的历史人文景观为描绘对象。笔法轻松、设色明朗,与以往注重布局结构与设色重彩的形式有所不同,从中可见艺术家轻松驾驭笔墨语言的深厚功底。在他的笔下,山水画的意象表达更加的多元、现代,也使得国子监、中山公园、香山、颐和园这些传统的文化胜迹展现出新的艺术生机。
谢永增《孙家沟写生之九》 45x68cm 2018
谢永增的山水创作注重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同时又吸收现代的布局形式和色彩,常常在墨色淋漓的画面中寻求留白与设色的微妙变化。谢永增同样重视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联,他的创作目光始终停留在吕梁山区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中,画面里没有过多引人注目的新奇景色,却饱含着一位当代山水画家对家乡自然、乡土故园的深深留恋。
郭宝君 《故园》之九 33cmx65cm 2018
郭宝君善于运用皴擦点染,并喜欢在不同的材料上尝试新的笔墨实验。他的山水画追求洗净铅华的宁静与空灵,注重表达内心深处的纯真与感动。此次参展的《故园》系列是郭宝君近年来绘制的新作,他将自己对写生的感受、对安徽民居的真切体悟完美的融入到画作之中。
买鸿钧《斜阳晚照》 45x68cm 纸本 2016
买鸿钧迷恋于探索传统的笔墨语言,并将对传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观察融入到的山水画创作中。自由的笔墨挥写、多元的艺术面貌都展现出艺术家背后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买鸿钧在自然写生与传统笔墨之间寻找到了平衡,在他的笔下,传统山水画焕发出新的审美趣味与意境。
徐卫国、牛朝、刘旭、徐刚是近年来北京画院引进的青年山水画家,他们均有着明确的创作定位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徐卫国《春水出岫图》137x68cm 2019年
徐卫国的山水画气势磅礴,善于表现祖国山河的壮美,同时在创作中对传统笔墨韵味的把握,也使得他的画作中透露出浓浓的文人情怀。
牛朝 《溪山春早》 68x34cm 2018年
牛朝的山水画师古而能出新,“化繁为简”和“化圆为方”的处理手法是他独特的艺术语言,他在简单、纯洁的意象中升华山水意境、拓展情趣,创造出一种清新雅健的画风。
刘旭《圆扇系列之十二》 绢本 2018
刘旭专攻传统的小写意青绿山水,画面常以大面积的青绿设色取形造势,于细节之处却富有巧妙变化,画面中峰峦云岫叠翠,烟岚气脉贯通,既得古人情怀,又传达出独特的个人感受。
徐钢 《黄山写生 之七 》48x37年 2018
徐钢的艺术直承新金陵画派,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自出机杼,用笔刚柔相济,用墨虚实相辅,施墨和皴法颇具独特的个人风貌,画作常给人满纸烟云之感。
此次展览以“为祖国河山立传”为主题,展现北京画院九位山水画家描绘祖国山川的艺术佳作,既是当代山水名家向李可染先生艺术精神的致敬,也是向祖国七十华诞的艺术献礼。希望广大首都观众能从展览的画作中感受艺术家们对自然的艺术感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壮丽。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11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山水画,李小可,北京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山水,北京,祖国,艺术家山水画 李小可 北京画院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山水 北京 祖国 艺术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