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北京光语美术馆推出“吾径——青年艺术家作品展”_打破“同质化”的展览_当代艺术-美术馆-青年艺术家-艺术-解读-他们的-展览

编辑:罗书银 来源:雅昌网
 
参展艺术家与嘉宾合影()2019年7月13日,北京光语美术馆推出了一场“吾径——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Uy30gMG7I9xggsULOAkEtqSeyNPdAodvae9BtU9S.jpg

参展艺术家与嘉宾合影

()2019年7月13日,北京光语美术馆推出了一场“吾径——青年艺术家作品展”,邀请5位来自北京、上海各地的艺术家:韩佳茜、马岩、魏墨、张利勇、庄颖参展,呈现了包括油画、国画及综合材料的各种媒介的作品。

北京光语美术馆是一个独特的美术馆,它位于北京二环朝阳门朝阳首府内,这儿不仅紧邻各种商圈,而且其周围的建筑群亦是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与摩登互映。在这样的地方带来一场当代青年艺术家的群展,对于普通大众艺术修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许能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发现艺术的美,从而走进艺术。

TZ6vahROovBEcQgQDjCrxPdeyDc07XvFR3uLKmBl.jpg

现场媒体导览

此次光语美术馆展出的5位青年艺术家都是《库艺术》全媒体平台新近发现、挖掘出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个案。他们的作品看上去并无直接的关联;如果说到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的艺术都或多或少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知与理解有关;其次,他们的问题意识与个人表达都极为个人化,具有鲜明的个性语言。

TJnyc7VrXUq3m3Pc0Yo6mFFlaawWl2FZxrbld29L.jpg

艺术家韩佳茜现场解读作品

在主展厅的正面,悬挂着艺术家韩佳茜的大幅绢本作品《如是》,画中佛造像双目悬垂,古旧的色彩如同经历千年风霜的佛造像遗痕,线条优美,不事修饰,朴素而沉静,衬托出佛祖悲悯众生慈悲为怀的救世宗旨,也折射出艺术家虔诚而安静的精神状态。

韩佳茜一直以佛造像作为自己的创作母题,这是源于她儿时对家乡附近响山堂石窟残破佛像的耳濡目染。为了还原这种印记,她用金箔、银箔拼贴这种费时费力的方式一块块构成最终的画面。她想要体现的,不在于作为宗教信仰的佛像,而是一种对时光的追忆,对历史包浆的怀想,对其中精神内涵的感受……

BTNq5AotubvLBXtzGYcsMc3D0svSMkpk8F3ffw47.jpg

艺术家魏墨现场解读作品

与韩佳茜作品《如是》相对的,是艺术家魏墨的油画组画。魏墨常年居于嵩山,参学于十方精舍。据他自己说,这更多是一种对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的选择,艺术则是这种生活状态滋养下自然而然的产物。他的作品笔触挥洒,逸笔草草,不拘形似,色彩和人物造型明显受民间艺术的影响,而作品的气息则带有了大山的山野之气。嵩山为中原名山,魏墨长居山中,人与自然相比宛若蝼蚁,魏墨的艺术也并不渲染如何高冷,更多像是一个人在自得状态下的游记与心得。

2qUjR7Z776lgxVhrfIeRJ69x9jrW4V9wUtmFq0Kx.jpg

艺术家张利勇现场解读作品

在魏墨作品旁边,是艺术家张利勇带来的大幅山水作品《暗涌》《玉骨》,这也是他央美博士的毕业创作。作为具有深厚传统功底的艺术家,张利勇在自己的毕业创作中却主动放弃了很多传统山水的章法、结构与笔法。作品以墨法为主,遵循内心的需要,创作出宛如生命力迸发般的山水形态。作品中没有惯常所见的人物、草木、亭台,也没有“天人合一”的诗意自然,更像是荒寒的高原,喷发的黑色火山,带有很强的形而上意味。这也体现出艺术家意欲在观念和技法上对传统山水有所突破。

除此之外,张利勇本次还带来两张小幅作品,这两幅作品带有更为明显的传统文人绘画的气息,画中的晕染令人联想到中国绘画历史中著名的“米氏云山”。艺术家也在努力地将对传统的理解融入到个人化的艺术表达之中。

uLP0uTGVUVXNX5ko3emesEeCyYF1N1iD7nV2S6o9.jpg

艺术家马岩现场解读作品

在另外一个展厅中的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则显得更为抽象和极简。马岩从自己日常所用的材料中逐渐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语言方式,他放弃绘画的画布基地,直接将胶质的画面钉于画框之上,因为画面质地的半透明性,从作品表面上可以略隐略显看到背后的框架甚至白墙。艺术家完全放弃白色的使用,全部使用纯色反复叠加,作品表面效果的微妙变化来自质地的厚薄与白墙的反光。但艺术家并非仅仅是在制作一种特殊效果,实际上这些作品是艺术家内心与回忆的一种流露,带有一定的叙事因素。对马岩来说,当他将内心的回忆像故事一样在作品中讲述出来之时,也就是这张作品结束之日。

1BFhuIf80HiBDea3qEsFpaGHsmgYtuS5LF8ufAbl.jpg

艺术家庄颖现场解读作品

另一位“极简”的艺术家是来自上海的庄颖。她的作品受到城市中被修剪过的绿色植物的启发。她的作品看上去非常极简,但细看之下,可以看出作品的创作过程非常繁复,是由一个个不同颜色、深浅不一的点慢慢凝结而成,一幅方寸之作大约就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要反复画10—15遍。但艺术家采取这种方式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日常工作中将时间、空间凝结起来的一种个人化的方式;这也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是蕴含了艺术家对生活与艺术的体悟。对艺术家来说就像刺绣一般,享受于其中的点滴心得感受。

AuussL44VT1DmQCGP35qbmgwocEt6sFVZjW5TTk7.jpg

TIBwXu3h4Uc2TYwAoweBzOhpyh28XZAZrbTclRsi.jpg

zCMOCzAIrQa8Ziv5RBRuSWsjxQpO0LImoly6IpWA.jpg

9yebxihREjru5ERgB9BjnmCMOV1PtnVoGqJ8Li2I.jpg

Jld6WtGrODkiFa01JKVA6bP7pop7HNQJGhweFTll.jpg

展览现场

今天很多人都在感叹艺术展览“同质化”严重,鲜少见到令人兴奋的展览与作品。艺术家也往往过早被商业和生存问题所捆绑,很难有真正的创造性。不能否认有这种现象的存在,但在中国如此庞大的青年艺术家群体之中,还有很多人在进行着严肃的思考和真诚的表达,他们在一步步摸索自己要走的路。从某种角度看,或许他们的艺术还很难说特别成熟,但他们已经具备了个人化的艺术语言和独特观念;假以时日,他们的艺术必定会走向更加的成熟。此外,也需要有更多机构和组织挖掘和发现这样富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个案,注意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发展潜力,并将之推介到大众和专业人士的视野之中。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8月12日。

IySPbJ4GaMVL5uA7hVXNSw73jZNctWBt8ZDZwHb2.jpg

展览海报

lloNqda37UukKuArQ7AuE6pMCpGFUoTxuE0YE3y3.jpg

t1fcBVduvjSrvpvT2K7UEQVqJBtoCahcSSIsdDYp.jpg

7Q4khaQiZ6JNcw2Rc8O0ohYK1KgIfQgim705Z4A9.jpg

FvtqYyokHVBsL2MfkOGHoeh64woHRt7eZqxfhcs5.jpg

qx04un1IqGALFZqNTBs7pa9o5oeKg8AuixrJ4XfK.jpg

展厅现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北京光语美术馆,当代艺术,美术馆,青年艺术家,,艺术,解读,他们的,展览北京光语美术馆 当代艺术 美术馆 青年艺术家 艺术 解读 他们的 展览
下一篇:北京虹墙画廊推出张弛个展:异态灵体的狂想_绘画-苍鑫-虹墙画廊-变异-作品-画面||上一篇:“墨园耕者”王盛烈艺术创作与教学成就展亮相鲁美_一个追求真善美的艺术家_展览-李象群-水墨-王盛烈-现实主义-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画-展览-铁牛-创作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