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复评现场 评委及志愿者们合影
“我们的初心没有变,就是将国际设计和制造产业、将社会和人才等方方面面连接起来。我们不是简单的商业奖项,而是中国政府支持下的学院奖,是一个由多维导向构成的奖项。”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秘书长王昀激情澎湃地说:“DIA不仅从产品设计上直接对企业有帮助,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转化;还带动了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塑造了整个行业在社会上的形象。”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复评启动仪式现场
第四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复评现场
18位国际评审共聚杭城中心,1047件设计作品亮相浙江展览馆
2019年7月13日上午,经过初期激烈的评选,为期4天的第四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IA)复评系列活动在浙江展览馆正式拉开序幕。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esign Intelligence Award,简称“DIA”)是以发现全球好设计为目标,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的我国工业设计领域首个国际化的学院奖,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毕学锋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
世界设计组织(WDO)印度区域顾问Pradyumna Vyas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陈江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李健杓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蔡军
德稻集团海勒设计工作室贺迈(Mathis Heller)
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孙凌云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RIT)设计学院前院长罗琳(Lorraine Justice)
“今年跟去年相比,第一是数量和质量方面明显有所提升。第二是本地企业和设计公司的参与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因为获奖后对于他们产品的销量确实是有好处。”DIA设计义乌专项奖组委会秘书长严增新说。
评委方面,评审的专业性直接决定了一个赛事的水准和权威。据悉,组委会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审议提名,保证评审团由来自全球各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业内专家构成。根据官方公布的评委名单,该届复评评审团由来自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的18位海内外专家组成,其中不乏世界知名院校学科带头人、设计组织代表、设计咨询公司创始人。7月13日评审当天,各领域评委专家按照参赛类别分为6组,对拥有复评资格的入围作品进行评审。由公证人员全程监督评审,通过分组评审和集体复议的方式,最终评选出2019年度“智造奖”与“专项奖”的所有获奖作品。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会理事长罗仕鉴
唐硕体验创新咨询合伙人 X学院院长Micheal Lai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平面设计与工业设计部主任刘彩露(Tsai Lu Liu)
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琦
台湾实践大学荣誉客座教授官政能
日本设计振兴会高级顾问青木史郎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毕学锋受聘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秘书长王昀
“朕要你有精气神”的故宫茶杯,能够使人释放双手的“吸盘移动电源”,透明玻璃质感的“时间之书”……1047件创意作品亮相复评现场,场面十分震撼。“过去的文创产品,多是在固有的一些器型上,做一种形象的、平面的延展。而现在大奖的文创产品,更注重产品的材料、功能、环保性,更多运用可降解的材料,将艺术、科技、智能连在了一起。”担任DIA奖评审团成员的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毕学锋针对今年文创产品类别的参赛作品谈到。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入围DIA奖复评的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件作品,但是仅在12天内就完成了登记、收件、拆包、存证等等一系列复杂程序,并完好无损地一一呈现在杭州复评现场,这对一个中国的国际性奖项来说也是一项挑战。“总体来说,今年的收件工作还是比较顺利。基本上每天收件数量都过百件。特别是外国选手回应都很积极,有些参加过的选手会提前做好准备。”
义乌副市长孟礁(右)致辞
义乌副市长孟礁(左)和义乌专项奖组委会秘书长严增新(右)观展
义乌专项奖组委会秘书长严增新在现场发言
据了解,2019 DIA奖自2月28日起启动征集,向全球专业设计师、设计机构、制造业及互联网企业开放奖项申报。三个月内共收到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7280件作品。其中,智造奖的申报数量较往年有所增长,新增斯洛文尼亚、阿富汗、罗马尼亚、巴基斯坦四个参赛国家。迄今为止,DIA奖参赛者已覆盖全球五大洲的 56个国家和地区。经过本次复评会议的层层筛选,会选出智造奖与“设计义乌”专项奖的各大候选作品。智造奖有金奖2项,100万/项;银奖10项,20万/项;铜奖10项,10万/项;佳作奖若干。专项奖有一等奖2项,15万/项;二等奖3项,10万/项;三等奖5项,5万/项;优秀奖10项,1万/项。究竟什么样的设计作品会更受评委青睐?结果让人十分期待。最终获奖名单将于7月19日在DIA官方平台正式公布,请持续关注。
日本设计振兴会高级顾问青木史郎(左)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右)在现场观展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左)和世界设计组织(WDO)印度区域顾问Pradyumna Vyas(右)
现场导览
现场观展
现场评审
评奖、开课、展览陆续呈现,三大活动展现“艺术与生活”的力量
“一个国家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个大命题,需要各方面共同配合协作,工业设计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抓手。我们希望通过打造一个国际性的工业设计大奖,借助它来聚集一批专家、设计师、创新创业者,甚至是一批已上市或未上市的产品等多方资源来共同助推转型升级。”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秘书长王昀表示,评奖不是目的,促进行业内的思考以及探索各种产业转化的方式等方面才是未来关注点,这是DIA奖作为一个“学院奖”的独有属性。
作为复评系列活动之一,7月15日以“遇见设计、遇见未来”为初心,面向大众的国际化设计教育公开课——D·WILL讲堂将在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再次开讲,12位DIA奖评委专家围绕各自研究领域,向青年一代分享业内最前沿的设计思想,畅谈其设计生涯中点滴与感悟。D·WILL讲堂是由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现代智造促进中心、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发起,依托中国设计智造大奖500余位专家传播设计思想的演讲平台。自2019年6月4日首次开讲后,引起了业内广泛好评。D·WILL讲堂区别于一般论坛模式,秉持“学院”特色,采取限定名额、小规模课堂的方式为关注设计、艺术的爱好者搭建了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
7月17日, “艺术与生活”——第二届优秀艺术设计作品展暨2019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作品展即将正式启幕。该展览参展作品皆为经过层层遴选的2019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参赛作品,涵盖文化创新、生活智慧、产业装备、前沿科技、信息交互、设计义乌专项奖六大板块,按照主题进行分组呈现,堪称集实物展示、视听观摩、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年度最全DIA奖作品大展。
展览将持续至8月29日,免费对广大市民开放。
注:文中部分图片由DIA提供。
关键字: 内容标签:DIA,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浙江展览馆,,义乌,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复评DIA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浙江展览馆 义乌 工业设计 学院院长 复评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