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上午,“水墨边界·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中国画作品邀请展”在西安美术学院西部美术馆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的31位年轻艺术家均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院、上海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以及西安美术学院。
“水墨边界·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中国画作品邀请展”是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在四年前发起的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全国范围内的一个有关中国画的艺术创作和教学探讨的活动。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刘西洁主持本次展览开幕式
中国画学院院长刘西洁主持说:第三届“水墨边界·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中国画作品邀请展”活动是在2015年、2016年“水墨边界”活动的基础上再次启动的一次活动。这次展览主要是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和教务处、中国画学院联合发起,邀请活跃在当代中国画坛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家,和以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青年教师团队进行对话交流,并进行学术谈话的精神,呈现目前水墨探索的多种可能性,关注中国画的发展动态。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讲话
郭线庐院长在开幕式上表示:这个活动的背后折射出一个重要的原由和强大的背景,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各高等学校目前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人才是接力棒,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进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天无论是西安美术学院还是其他兄弟艺术院校,人才队伍的培养成为我们学校强身之本、立校之本的重要因素,今天中国画学院所做的这个活动背后隐藏着重要的研究元素。高等学校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艺术家完成这个学校制定的发展目标,中国画学院今天邀请到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艺术家,也表明了和我们学校一样,各高等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展览我昨天看过了,很多地方也很有感触,人才队伍成为各个学校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工作内容。中国画的发展与建设,中国画的探索与创新,是一个老问题,也是成为常态化研究的重要研究问题。对于今天我们中国画的发展与研究来说,很多问题包括这一代青年艺术家的探索和研究,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我们这次活动中间。为中国画本身的发展来说,对学院的教学方面会带来很多新的思考和新的研究。
对各位青年艺术家的探索和研究,这种艺术精神我表示敬佩!这个活动不只是我们一所学校,希望搭建这个平台能够跟全国各位有识之士,尤其是从事教学活动的艺术家能够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希望动员更多的有志青年艺术家和专业教师加入到这个阵容和行列之中。艺术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注入新的加速剂,需要不断的注入新的血液,中国画未来的发展需要有这样的创新意识,有这样的新动能,希望各位艺术家经过教学研究和创造过程中,继续保持旺盛的创作精神以及创作力度,为中国画的发展,为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发展与建设,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著名艺术评论家、《美术》杂志社主编尚辉致辞
尚辉先生在讲话中提到:通过这样一个展览平台对当下中国画教学研究和创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刚刚短短的时间之内,我把作品看了一遍,我认为非常能够体现当下青年教师对中国画研究探索教学以及创作的现状水平。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水墨边界”,觉得这是一个有问题意识的展览,或者说“水墨边界”作为我们这次展览的主题,考量的是我们来自中国画学内部的青年画家如何来探索这个边界。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画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从我们所理解的中国画如何过渡到水墨画和水墨艺术,水墨边界是一个新的概念,水墨画和中国画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它的边界在哪里?或者它的边界是不是有更广阔的范围?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中国画发展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概念的提出是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提出来的,或者是这个展览里提出来的,对当代中国画理论的建设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
不管怎么说,边界的问题的的确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展览所呈现的是边界的拓宽。刚才我在展览开幕式之前做了边界的拆除,就是想告诉大家,今天从中国画到水墨画是一个边界拆除的过程,我们既是拆除边界的过程,更是一个重新建立边界的过程。或者我们今天所谈的水墨画是介于中国画的笔墨和现代水墨运用之间拓宽的一条渠道,正是在这条渠道里面大家有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这就是郭院长刚才谈到的在青年教师中如何凸显创新意识这个问题,这个创新是来自于我们的理论建设和理论认识,我们举办这样一个展览,通过这个展览提供研究观察的对象,才能进行理论的深化。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讲,当然也非常感谢郭主席对我们杂志的褒奖,我也相信来到这里,对这个展览也能够做一些报道,把展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下一步的学术研讨会,大家讨论的一些问题,能够通过期刊得到呈现,给更多的读者以及不能到现场的教师、艺术家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我本来就是西安美术学院的老师,非常感谢再次来参加这个活动,也对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画家代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刘海勇作开幕词发言
刘海勇先生在开幕式上讲道: 刚才郭院长提出了中国画人才培养探索的重要性,这是非常重要的。自从我离校以后,15年以来中国美院、西安美院等都陆续开展了中国画发展的方向以及专业动态的研讨会,但到目前我觉得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明确的一种认识。这次“水墨边界”参展的画家以及这次主题,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一个契机。
中国美院建校91周年,当时最早提出了中西融合的观念,但很快国画系在1933年就改了名字,1953年取消了中国画系,直接合并为绘画系,1959年在文化部召开了全国文科教材会议上,潘天寿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画独立分科的建议,最后被文化部采纳,各个院校也进行了采纳。如果没有当时这种提法和建议,可能现在只能叫做绘画系。2014年中国画系新增了中国画综合专业方向,今天参展的中国画系的同志有的也是这个专业筹备的老师。这就使我想起2009年杨晓阳院长他提出了现实的针对性,反对技术至上,反对脱离现实,反对西方主义等。我觉得这些很有意义,提出了当下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提出了艺术的方法论。
中国画和水墨画的边界问题,以及边界拆除和重建的过程非常重要,我们如何把它区隔开来。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到后面可能会进入一个独立发展的时期。各个高校、科研单位,这次参展都是70后各个高校里面的主力队伍,有一些是系主任,承担着教学任务、创作任务和科研任务,我们的学术观点和我们的创作会影响深远。因此我们需要把水墨边界如何辨析,更重要的如何看待中国画和水墨画的发展。这次“水墨边界”的序强调了个性化,同时指出了刻意的自由不是新,而是生。这次参展所有的画家功力深厚,各院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悠久的传统,以及前辈大师都有高瞻远瞩,他们是我们修炼的出发点。我们来讨论中国画的教学体系的完善,来讨论水墨画和中国画的边界,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姜怡翔宣布展览开幕
参展画家及嘉宾集体合影
【展览现场采访掠影】
部分参展艺术家合影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学术主持:艺术评论家张渝
中国美协《美术》杂志社主编兼社长 尚辉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征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晓陆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刘西洁发言
西安美院中国画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魏富乾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王珠珠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周俊玲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叶华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花俊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盛天晔发言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刘文东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兴华发言
湖北美术学院教师方正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阴澍雨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杜道伟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王珊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海勇发言
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施悦锋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焦永峰发言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耿杉发言
上海美术学院教师李戈晔发言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侯薇薇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刘军利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教师王超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任钊发言
研讨会现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水墨,青年艺术家,西安美术学院,西部美术馆,,发言,边界,副教授,学院水墨 青年艺术家 西安美术学院 西部美术馆 发言 边界 副教授 学院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