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传薪——陈增弼古家具研究文献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包括陈增弼学术生平、学术论文、测绘图纸、以及珍贵的手稿和照片,既是对陈增弼的纪念,也是对陈增弼教授古家具研究领域学术贡献的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开幕式嘉宾合影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开幕式致辞
陈增弼1960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之后,1981年便被调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关于调任,陈增弼曾坦言是为了一门心思潜心学术,撰写完成《中国古代家具史》。诚然,为了中国古代家具的研究,陈增弼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具是一个空白,只能从古建筑的一些刊物中吸取点点滴滴的营养,那时杨耀、王世襄的书都未出版,仅有的资料就是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还需内部借阅,所见到的几篇带有研究性质的文章,都是陈增弼的研究成果。陈增弼于1981年、1982年连续发表的《明式家具的功能与造型》、《明式家具的类型及其特征》等论文,架构了明式家具的设计学的研究体系。 除此之外,陈增弼还提出了明式家具的定义、分类及成就。其后发表的一批重要论文,诸如《汉、魏、晋独坐式小榻初论》、《马杌简谈》、《双陆》、《论汉代无桌》、《太师椅考》、《记明清之际一件软螺钿巨幅屏风》、《宁波宋椅研究》更是为中国古家具研究添砖加瓦。
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郑曙旸开幕式致辞
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宋慰祖开幕式致辞
陈增弼的治学方法与治学理论十分严谨。他注重实地考察、拍摄和测绘,注重考古成果与古文献资料相结合,力求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观点都能做到有理有据。陈增弼曾写道:“最完美的家具首先是生活实用器物而不是纯工艺品,今天研究它们的时候,应当以此作为评价其优劣的基本尺度。否则,离开了这一尺度,把它们作为单纯的艺术品进行品评,可能流于空泛而令人不得要领。”为了确定文章论述家具的正确性,陈增弼经常去博物馆、古玩市场闲逛,与古玩商之间更多的是经验乃至学术的交流,他给古玩商一些理论上的分析,陈增弼又从古玩商那里得知家具产地、风格、断代、存世量等一手资料。有了资料后,陈增弼往往还要多方认证,有时甚至要去信友人,十足确信之后,他才能写就文章,发表观点。
展览现场
紫榆木榻 长238cm 宽120cm 高540cm
陈增弼教学亲力亲为,为莘莘学子打开了古代家具研究的大门。他不仅就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还于2005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乃仁的邀请下,72岁高龄的陈先生作为引智教授,受聘于该校,培养传统家具研究方向的研究生。2007年,“中国家具学系”在设计艺术学院成立,陈增弼出任首任系主任。陈增弼从事教育工作14个春秋,是高等艺术教育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以高尚的人格和博厚的学养,培养了众多艺术设计人才。
核桃木雕瑞兽纹三弯腿供桌 长105cm 宽105cm 高87cm
龙纹扶手椅 长90cm 宽61cm 高137cm
展览海报
《庄子》云:“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希望中国家具的研究,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这是陈增弼先生的殷切希望,亦是举办此次展览的愿景。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25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陈增弼,中国古家具,传薪——陈增弼古家具研究文献展,,古玩,开幕式,中国,展览陈增弼 中国古家具 传薪——陈增弼古家具研究文献展 古玩 开幕式 中国 展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