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姑苏版”年画对浮世绘有哪些影响:2月1日起去刘海粟美术馆看看_刘海粟美术馆-日本-木版-长崎-版画

编辑:王璐 来源:雅昌网
 
黄金时代:“姑苏版”年画对浮世绘的影响指导单位:上海图书馆主办:刘海粟美术馆学术支持:

BSmJiD7ddYrTA5UW2Gg3KZtgb8vfzrXFNUucg3nn.jpeg

黄金时代:“姑苏版”年画对浮世绘的影响

指导单位: 上海图书馆

主      办:刘海粟美术馆

学术支持: 潘 力

开    幕: 2019.02.01, 14:00

存天雅集: 2019.02.01, 19:00, 一楼序厅

展    期: 2019.02.01—2019.02.27

地    点: 刘海粟美术馆3、4号展厅

刘海粟美术馆官方公布,将于2019年2月1日举办“黄金时代:‘姑苏版’年画对浮世绘的影响”展览本次活动由刘海粟美术馆策划并主办。

展览将集中展示来自上海图书馆、刘海粟美术馆的馆藏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以及欧洲著名收藏家、汉学家、英国木版教育信托主席冯德保(Christer von der Burg)先生收藏的“姑苏版”复制品和上海艺术家、收藏家汤黎健先生提供的浮世绘藏品,共近90件。

中国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在刘海粟美术馆汇聚一堂展出,使我们有机会重温中日两国版画史上的一段黄金岁月,不仅再次见证中国艺术对日本的影响,还可以从中体会到东西方艺术交流所形成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生态。

BFNf5U2m78GD69XE2J8FlH9aGyWFFhCp9nJr61Zj.jpeg

麻姑献寿  墨版笔彩 98cm×59 cm

乾隆初期(冯德保藏)

众所周知,中国雕版印刷术源远流长,也是世界版画的发源地。尤其是明代版画空前发达,从万历年间(1573—1619)至清代康熙年间(1736—1795) 版画技术和出版业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康熙年间之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民间木版年画发展起来,两者相互辉映,世称“南桃北柳”。由于江南的地理优势,财富集中,加之海外贸易带来的富庶,桃花坞木版年画尤为繁荣。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苏州桃花坞年画全盛期的作品被称为“姑苏版”。

“姑苏版”年画在中国版画史上有着独自的特色,较之明末年画,刻版更加细密,采用多色套版,还明显可见西方铜版画的阴影和透视手法。

9noy4j2nKq3LmKUTGtBoWoaYSJxM4HLsbMJv4hzH.jpeg

执笛望子  墨版笔彩 88cm×42.2 cm

清康熙(冯德保藏)

EekZK7TtJJjw83BE3zx1jouwD41YL3hjNJNOvfkA.jpeg

姑苏万年桥图  墨版套色 92.3×53.5cm

清乾隆日本神户市立博物馆藏

与此同时,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的幕府政权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确立了以长崎为口岸,只对荷兰和中国维持贸易往来的体制。17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上半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对岸的长崎居住着许多旅日苏州人,他们保留着家乡过年的习俗和对本土艺术的眷恋,因此“姑苏版”年画首先通过居住在长崎的苏州人传入日本,许多画工、雕刻工和拓印工带着工具材料到长崎,直接在当地制作“姑苏版”年画,也深受日本民众的欢迎。这些来自中国民间的木版年画,被江户画师们视为珍品,他们不仅从画面上间接地接触到了西方绘画的明暗法和透视法,同时也感受到市民文化的生动活力。浮世绘大量采用从长崎传入日本的“姑苏版”表现手法,如空间透视法、铜版画排线刻法等。可以说苏州版画帮助日本人进行了“视觉训练”,“姑苏版”年画越过姑苏城,还远渡重洋流传到欧洲,对世界产生了影响。

GfC0D4zviRXjgA58XeuUn0rODSdZZXTJ6NnaXvS1.jpeg

歌川广重 甲阳猴桥之图 大版浮世绘(二联画)

约1842年(汤黎健藏)

       【藏家故事】汤黎健:收藏只是过眼云烟 一笑而过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表现百姓喜闻乐见的市井百态,其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民俗风情、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社会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从狭义上说,浮世绘由日本传统的大和绘与风俗画发展而来;从广义上说,它又吸收了中国明清版画和西方绘画的技法和原理。有别于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的独特样式,充分体现了日本的民族个性及其所蕴涵的日本式审美思维。

WjKpzhQM5rLspKAl6Q9bc8EFwwneW5gthsSSGqX9.jpeg

喜多川歌麿 风流四季游 卯月之时鸟

大版浮世绘 约1793年(汤黎健藏)

上海艺术家、收藏家汤黎健先生为本次展览提供的浮世绘藏品,不仅有喜多川歌麿、歌川国贞、溪斋英泉等美人画大师的佳作,还有浮世绘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役者绘”大师东洲斋写乐的经典之作,以及如雷贯耳的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两位风景画大师的作品,可谓全景式再现江户时代的风貌。

lRmYHbnyLQcNweivrxpBvDLq1X8DmoN22uBsMgfn.jpeg

歌川国贞 吉原高名三幅对 大版浮世绘(三联画)

19世纪前期(汤黎健藏)

IpKZmuuwtiwhBVMzxkKohUN0bD09jYIqPFQxEmR4.jpeg

葛饰北斋 美人与拿风筝的孩子

册页 1820年(汤黎健藏)

桃花坞木版年画与浮世绘都是在繁荣的经济背景下市民文化崛起的产物,既有相似的精神气韵,又各具民族地方的不同特色。西洋画对“姑苏版”年画的影响和“姑苏版”对浮世绘的影响,以及西洋画对浮世绘的影响和浮世绘对印象派的影响,使中国、日本、欧洲的艺术交织在一起,共同鸣奏了一曲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和弦。遗憾的是“姑苏版”在国内已近乎绝迹,难得一见。由此,我们要特别感谢欧洲著名收藏家、汉学家、英国木版教育信托主席冯德保(Christer von der Burg)先生!本次展出的“姑苏版”复制品绝大部分来自他的收藏,使中国观众能清晰地看到“姑苏版”的真实面貌。


关键字: 内容标签:版画,刘海粟美术馆,,日本,木版,长崎,版画版画 刘海粟美术馆 日本 木版 长崎 版画
下一篇:山东美术馆“文化进基层2019”走进郓城_文化进基层2019-文化-山东省-美协-中国||上一篇:从白山黑水走来的渔猎文明___陕历博迎来“三皮”展_陕历博-黑龙江省博物馆-渔猎-文化-展览-黑龙江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