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图片(左起:余德耀基金会联合创始人Michelle Tek、余德耀美术馆执行CEO余至柔、卢森堡大公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副馆长 卢睿朗 Rol Reiland、卢森堡Mudam博物馆策展人克里斯托夫·加卢瓦、艺术家谢素梅)
卢森堡Mudam博物馆策展人克里斯托夫·加卢瓦、艺术家谢素
12月17日,艺术家谢素梅个展“安棲”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这是谢素梅的在华首展,带来不同时期的创作,涵盖雕塑、录像、摄影和装置。
谢素梅于1973 年出生于卢森堡。目前生活、工作于卢森堡和柏林。2003年,她代表卢森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由此崭露头角。那一年,她的作品《空气调节》获当届国家馆金狮奖。2005年,她获得“卢森堡爱德华·史泰肯奖”。自2004年以来,她的个展在全球多家美术馆展出,包括瑞典现代美术馆、芝加哥大学文艺复兴社会美术馆、卢森堡卡西诺艺术中心——当代艺术论坛、纽约 P.S.1 当代艺术中心、西雅图美术馆、日本水户艺术馆、波士顿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米罗基金会、卢森堡Mudam博物馆、瑞士阿尔高美术馆等。
艺术家和策展人导览现场(左起:艺术家谢素梅;策展人克里斯托夫·加卢瓦,卢森堡Mudam博物馆;策展人施雯,上海余德耀美术馆)
艺术家和策展人导览现场
谢素梅的艺术实践往往涉及时间、记忆、音乐性以及语言的问题。她的作品总在声音与图像、自然与文化、心灵空间与感知体验等领域之间交互、游移。留声机、棋子和棋盘、音乐盒、落叶和枯枝,这些日常物常常出现在她的作品中,她试图从物体的物理形象出发,经艺术方式的介入后,将主观的情绪、记忆、感受等体验,糅合进最后的作品中。静止的照片、冬天的影像、动静交织的雕塑——当观众漫步于这场展览中,这些看似平和、静谧的作品,配合着一系列的声音与音乐,极有可能启发你的想象力。
谢素梅
《藏石II》,2018年
现成石头置于底座、木、砂
尺寸可变
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制作
艺术家和马凌画廊惠允
展览现场,作品《藏石II》是艺术家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该作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供石。最早,供石被放置于园林,而后渐渐放入书斋,或被陈列于小型的木制底座上。艺术家将不同形状的石头置于展厅,是其对于“即已存有”的关注,也包含着“存在”本身的魅力。
谢素梅
《安棲》(局部),2016年
©摄影:让-卢·马耶鲁斯
“月影谱曲”展览现场照,艺术前线画廊(东京),2016年
艺术前线画廊(东京)与马凌画廊惠允
与《藏石》异曲同工的是,与展览同名的作品《安棲》同样效仿中国传统供石。艺术家将要颜色和尺寸各异的矿石球体放置在石灰石的孔洞中,以有趣又失忆的手法来把玩规模:这些球体如孩童的弹珠、如浩瀚宇宙中的一颗星球。它拉动着你无限的想象。
谢素梅
《雪国》,2015年
让-卢·马耶鲁斯合作制作
高清彩色影像,有声
7'50",循环播放
摄影与剪辑:阿尔多·齐莫利亚
© 谢素梅
彼得·布卢姆画廊(纽约)、马凌画廊与楚迪画廊(楚奥茨)惠允
作品《雪国》是谢素梅在罗马驻地期间的创作(2014年至2015年)。作品于法兰西学院美第奇庄园内的庭院所拍摄。作品中,艺术家进行一种“抹去的仪式”——在冬日阳光下,她的背影是片中唯一的色彩,象征着抹去前人足迹的意象。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名与川端康成的同名小说异曲同工,暗示回归本源,追寻纯粹和冥想等问题。
《罗马系列》展览现场
谢素梅
《整个宇宙(石榴)》,2017年
新鲜水果、木支架
26 x 18 x 4 cm
艺术家与马凌画廊惠允
©摄影:马凌画廊
“挽歌”展览现场图,马凌画廊(香港),2017年
另一组作品《罗马》系列亦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这组摄影反应了我们与历史的关系,也暗含着过去艺术之间的内部联系。每一件作品,都记录着某个时期的作品风貌,也加入了艺术家的个人化视角。
《某种结构》展览现场
谢素梅
《某种结构3(法尔内吉纳庄园)》,2015-2017年
影像
3'51",循环播放
©谢素梅
AD画廊(雅典)、楚迪画廊(楚奥茨)与马凌画廊惠允
作品《某种结构》采用三联影像的方式传达同一个动作:以手抚过水晶球。演员在三个代表欧洲历史重要里程碑的场所——柏林旧博物馆、文艺复兴风格的罗马法尔内吉纳庄园室内、以及公园二十几由哈德良荒地在提沃利建造的哈德良别墅,移动和旋转这枚水晶球,球体表面的反射无题,正式时代流过见证和痕迹。
谢素梅
《封手》(局部),2014年
木制围棋盘、大理石、丝线、白色台座、棉布
围棋盘:42 x 46 x 28 cm
石头:4 x 2 cm
台座:250 x 250 x 8 cm
艺术家与楚迪画廊(楚奥茨)惠允
©摄影:让-卢·马耶鲁斯
在谢素梅早期作品中,有不少她演奏大提琴的画面。音乐在她的个人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创作于2001年的《Sunny》、创作于2010年的《无声迪斯科》都是一种生活经历转换和思考。作品《白噪音》更是一中个人化的感官体验。从听觉“嘶嘶”声,转为视觉的旋转和动态,联系着观众的感知与想象力。
总体而言,相较过去,艺术家近来创作有了明确的新方向,她探讨着人类与植物或矿物的关系;她关注存在的多重形式;她思索着过去、历史和现在所可能存有的微妙连接。展览犹如一本笔记本,打开后,你收获的是对时间、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据悉,展览持续至3月24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惠允,作品,美术馆,展览惠允 作品 美术馆 展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