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12月15日上午,“金陵·南洋——中马艺术家作品交流展”在南京金陵美术馆开幕。
展览现场
今年七月,南京书画院曾赴马六甲举办“金陵履迹”——南京书画院画家作品展,此次“金陵·南洋”——中马艺术家作品交流展是南洋画院的一次回访交流。展览汇集了南京书画院与南洋书画院的三十八位书画家的一百二十余件作品,囊括了两地老中青三代书画家的书画作品。
展览现场
展厅位于金陵美术馆三楼的三号展厅,这个展厅被分为两个区域。入门左边展示的是来自马来西亚的艺术家的作品。而一道展墙之隔的区域,呈现的是南京书画家的作品。步入展厅,最先看到的是艺术家罗凡与方源的作品。罗凡一直致力于版画的创作与研究,本次展出的也是他的版画作品。而方源展示的《俏闺蜜》系列,虽然是中国绘画,但颇有波普的趣味。
沿着展墙继续往前,南京书画院院长刘灿铭的书法和南京书画院沈威峰等老师的绘画作品向来宾展示传统中国书画的魅力和风采。刘灿铭的书法是在敦煌写经为基础上的书法创作,其作品古朴、简洁、灵动。而沈威峰则在研究吴门画派和海上画派的基础上,拓宽视野,使他对传统花鸟画的认识进了一层。传统笔墨和现代绘画的融合,赋予其作品新的内容,通过在苏州的二十年的不断探寻,技法与风格的融会贯通,让他在花鸟画创作上突破了传统技法。
展览现场
在展厅的另一个区域,马来西亚的艺术家们带来他们的创作。虽然在形式上,他们的作品与中国艺术有诸多相同之处,比如都是建立在水墨基础上的表现形式,但是,在内容上则大相径庭。艺术家谢锡明带来的一组的作品《马姐的背影》、《东海岸渔船归来》等更关注马来西亚人们日常生活,另一组由艺术家黎潮湘创作的作品《半日闲》、《喜相逢》同样是马来西亚人日常生活的写照。当然,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两国文化对高尚品格的评价标准是一致的。艺术家钟正川的作品《五德之物》所描绘的是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带来一群小鸡的场景,在提拔中,他写到:“自古以来人称它具有五德,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武也;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德描述是完全一致的。
展览现场
沿着主办方布展好的展线领略完两个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后,步入最后一个展区,来自钟正山先生的书法对联“马中有益,源远流长”似乎也暗合本次展览的初衷,为新时代两地文化艺术的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助力两国友谊,更为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开启新的时代篇章。
南京书画院院长刘灿铭致辞
南京书画院院长刘灿铭向来宾们简述了南京书画院的发展历史,并从文化同根、笔墨同源、丝路同行三个方面对展览进行了介绍,他提出此次展览不但是一次艺术上的文化互访交流,一次艺术家间的切磋学习,是一次当代对传统书画艺术在海外传承发展的推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同频共振。
南洋画院副院长、马六甲古城艺术协会会长戴蕾珍作为艺术家代表致辞
南洋画院副院长、马六甲古城艺术协会会长戴蕾珍作为艺术家代表致辞,她细数了南洋画派发展的过程与艺术特色,展望未来华人艺术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能影响世界艺术。
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常务副主席拿督威拉颜天禄先生致辞
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常务副主席拿督威拉颜天禄先生致辞,他认为中国书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促进中马两国民间交流的重要载体,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我们要将中华文化包括书画精髓,透过研讨论坛、授课讲座、甚至展示活动,与华夏民族走向海外的南洋画派这个艺术结晶加以促进交流,从而相互萃取文化宝库的精华,创造出当代艺术的新作品,为传播与弘扬中华文化的魅力作出积极贡献。
展览现场
发言结束后,南京书画院院长刘灿铭与南洋画院院长黄文庆为南洋画院南京创作基地揭牌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持续到12月21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金陵美术馆,马来西亚艺术家,,艺术家,展览,金陵,书画院金陵美术馆 马来西亚艺术家 艺术家 展览 金陵 书画院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