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田园·牧歌”——戴顺智、老圃双人展在北京中国国际美术馆(筹备)拉开帷幕。此次画展由中侨佳信文化集团主办,《艺品》杂志协办,呈现了画家戴顺智、老圃先生的近年所创作的水墨精品。
嘉宾合影
“田园·牧歌”是戴顺智、老圃两位老师文人乡野意趣的双人联展。在此次画展展出的20余幅作品里,无论是戴老师孺牛牧野,还是老圃先生的瓜果、青蔬,都一致的呈现出了对大自然与生命的浓浓敬意,与此同时,也把现代文人的禅意修为与思想哲学一同跃然纸上。
此次画展特设笔会,戴顺智、老圃先生在笔会现场一展创作风采。
本次参展嘉宾分别有: (按首字母排名)
曾欣、崔曉东、戴顺智、丁杰、董坤、朵云、郭燕侯保印、老井、老圃、李民、李乃宙、林正佳、刘子欣、裴开元、盛永娜、宋超、孙艳霞、孙志均、汤洋、王公义、王全达、王晓晖、王玉良、夏阳、邢少臣、徐蕾茜、徐淸华、许宏泉、殷艳秋、张鸿飞、赵景宇、赵军、郑峰、周进、朱晨、左古山
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秘书长丁杰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秘书长丁杰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向此次展览表示了祝贺,他谈到:“两位艺术家在美术界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是做学问的表率,值得同行学习。我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感谢主办方企业对于艺术的支持,建立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两位艺术家积极探索,在传统艺术中不懈努力研究,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的绘画风格,取得不俗的成就。”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孙志均致辞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孙志均作为两位艺术家的多年好友,他谈到:“两位艺术家都有自己作品的辨识度,就是因为他们的艺术风格非常显著,而风格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他们多年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的积累,有他们的兴趣爱好,自己的情怀在其中,而且不造作,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国家画院大写意画家、花鸟工作室主任 邢少臣致辞
著名批评家、作家、画家、鉴定家、《边缘·艺术》主编许宏泉致辞
艺术家 戴顺智
艺术家戴顺智在发言中首先对展览的主办方和支持单位以及出席的艺术家同仁、朋友表示了感谢。“我与老圃先生有几个共同点,首先我们是中央美院国画系的校友。其次,我们出生于北京的郊区,他在顺义,我在密云。还有就是我们对乡土情怀的眷恋,不管走多远,总是回忆自己童年经历的东西,所以我们之间这样一个共同的方向让我们走到一起,有了这次的展览,也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内心世界。”
艺术家 老圃
艺术家老圃最后进行了发言,在表达感谢之外,讲述了自己的绘画经历。他说:“田园·牧歌正是我与戴老师的写照,我们出自于乡土,对这块土地、对父老乡亲、长辈、邻居都有深深的眷恋。随着我们的成长,社会经历的丰富, 艺术家寻求的真善美也在一点一点流失,我们想要找回,就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片土地,因为那里有我们的梦想。所以在画中瓜果、野花、水牛、池塘就是建立起来的一座桥,让我们从纷杂的现实社会中逃离到属于自己的理想的家园,心灵深处的避难所。”
佳信海坛控股集团副总裁孙艳霞致辞
佳信海坛控股集团副总裁孙艳霞在致辞中表示正在筹建中的中国国际美术馆致力于国际美术交流,也希望在这个展馆能够把更多的优秀艺术家集合在这里,把好的作品展示给观众朋友,让大家更好的去欣赏艺术,感受艺术,把艺术带入生活,带入更美好的未来。
此次展览,主办方中侨佳信文化集团特设艺术研讨会,许多画家、学者参与其中,通过不同的视角对展览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戴顺智、老圃两位老师也本着自己多年的创作经历,阐述对现代水墨语言的具体心得。
研讨会现场
“田园·牧歌”——戴顺智、老圃双人展,是对现代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一场反语,也是对现在人浮躁、喧杂内心世界的一次抚平,通过本次画展,在两位老师的墨色与拙趣之中,辐射出了“自然生活、本真为人”的素心意愿。
展览现场
中国国际美术馆(筹备),是佳信海坛控股集团旗下佳信文化集团,携手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打造的国际展览交流品牌馆。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22日。
戴顺智
1952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国画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戴顺智的画作,淳朴厚实,简洁之中透露出劲健有力的美感,既有隐逸淡然的出世之感,又有恣肆狂然的不羁之态。
老圃
1955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荣宝斋画院中国画研究创作中心主任,《艺术市场》艺术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文史馆馆员,北禅写真院院长,东方乡土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
老圃笔下,是物虽微,但其恬静古朴,冥冥之中富有神韵,浸读其中一时间内心喧嚣殆尽,静寂安详之感充盈。
关键字: 内容标签:水墨,戴顺智,老圃,,艺术,自己的,展览,牧歌水墨 戴顺智 老圃 艺术 自己的 展览 牧歌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