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闻立鹏作品与手稿展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馆开幕__从《血债》到《国际歌》展现_血债-开幕式-烈士-风景画

编辑:陈耀杰 来源:雅昌网
 
()11月6日,从《血债》到《国际歌》——闻立鹏作品与手稿展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馆开幕。作为中国民族美

()11月6日,从《血债》到《国际歌》——闻立鹏作品与手稿展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馆开幕。作为中国民族美术60年、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成立60周年大型回顾展《探寻的步伐》的首个艺术家个展,此次展览展出了闻立鹏先生创作《国际歌》、《血债》时的部分人物造型及手稿30余幅,展现了闻立鹏先生的艺术历程,为将鲜血与生命献给中华民族振兴事业的民族精魂谱出一首悼歌。

hi2rOXozSko5CXEwatgBooW8KAppjkJfGoa4uqqM.jpg

开幕式嘉宾合影

出席此次开幕式的有老艺术家李秀实先生、刘秉江先生、张同霞先生、中央民族大学书记张京泽先生、副校长石亚洲先生、美术学院书记陈刚先生、美术学院院长芮法彬先生、副院长李贵男先生、策展人李墨白先生。

q1lTVXnhuDEw4hdeoi6PT0VG9qmsBgYeUOQiItCP.JPG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石亚洲开幕式致辞

lSAywKRuE3uS3AWcx9V4dxaF5dMSrazgQl7gt8D1.JPG

老艺术家闻立鹏开幕式致辞

feeEL1APTR4DPuvTiehAse7tBUc5pLo9BDX2yZAJ.JPG

 老艺术家李秀实开幕式致辞

CTaCoteneyZzRnG7E1WPTKL9YruTWWZxecBJsvwd.JPG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书记陈刚开幕式致辞

“英雄主义的悲剧”是闻立鹏先生历史画的关键词。在谈到创作灵感时,他说道:“小时候在昆明参加为“四烈士”下葬悲壮的抬棺游行,使我对“烈士”—词有了的真正概念。父亲牺牲以后,“烈士”这个词在我心中更逐渐形成为一种亲切崇高的形象。每次听贝多芬《英雄交响乐》中第二乐章的《葬礼进行曲》、听《命运》、听柴可夫斯基的《悲怆》,我都被激发起一种悲怆壮丽的情怀而激动不已。青山处处埋忠骨。大江南北,我曾在各式各样的烈士墓碑前流连凭吊,青山与忠骨联系在一起,总有一种融自然美与人格美为一体的豪壮悲烈的感受,总是使我在感情得到净化与升华的同时,情不自禁地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

sKfPkmN9z8Btkh51FDWfuTsC4kQDPleSygNQWSE8.JPG

开幕式嘉宾参观展览

8HxL0IYyFL3tbePOlvBWC5Av0kLC3I6j8IwvBt6T.JPG

策展人李墨白和艺术家闻立鹏参观展览

dIWxHsl12s6G55fDXLRXpPGUaEUEHE794gAQl7CI.JPG

aibIy9QQxDsJMdkYZWuc0R5dAedaCtsaFSfRDbLK.JPG

展览现场

在创作观念上,闻立鹏先生坚持认为,创作需要有创作冲动,从感情出发,遵从自己,遵从内心;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纵然改革开放后,闻立鹏先生将创作重点转向了风景画,但他认为:“历史画和风景画并不矛盾,风景画并不是画风景本身,而是画以人的情感观看中的风景,这种风景弥漫着一种诗意,因为一个人的思想状态带动他去观察生活,而每个人的思想状态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风景画就有了无穷的情感。历史画也是如此,不单单是在画历史人物本身,而是画人的情感观看中的历史。这点上两者是相通的。”随后,闻立鹏先生再次强调:“无论是风景画还是历史画,我们必须从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着手,要有创作冲动和灵感,不为画而画。”

rD7wqXPpS8fTtk70ViDoCBfi0qbQ6RBOn6SVJngx.JPG

展览现场

X7ddmUwcbWekOoT89oBmoToEaJAmDAOuNGMlP1rf.jpg

《血债》

1M3NYHuvn0jk5VXCK9TG9iqRNWIPSNbHqWak3oOJ.png

《血债》人物造型  纸本水墨  20cm x 18cm  1959年

《血债》是闻立鹏先生第一幅大型作品,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并陈列于国家博物馆正厅。作品起源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前身)为开馆委托闻立鹏先生创作历史画,并指明题目《血债》,以纪念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党反对派镇压共产党的惨烈历史。这与闻立鹏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闻立鹏1958年接受委托,于1959年完成,起名《长夜图》。其实,这幅画的创作构思从闻立鹏先生学画的第一次便开始了,闻立鹏先生说道:“从我学画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一旦我掌握了一些油画语言,我一定要表现一批烈士,于是,在学习中,我一直揣摩用什么样的形象和语言来表达革命烈士。”

xyIgk7ldHK3sVEc4yjul3I8fHg1APdCQ3zNGTGcW.jpg

《国际歌》

z0uGumurWMZpzXA4xVuGBzJAfhJQEyw5n17y7i6b.png

《国际歌》小稿  纸板油彩  13cm x 11cm  1962年

《国际歌》是闻立鹏先生1963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的毕业创作,也是闻先生成名和重要代表作品,当时名称是《英特那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取自《国际歌》的最后一句,后来因为语言简便称为《国际歌》。现收藏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在谈到创作灵感时,闻立鹏先生说道:“1962年,我在毕业创作的构思中画了不少草图,其中一张是在小纸板上以黑色和绛红色两个色调、用笔杆刻画的《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草图,罗工柳先生一眼就看中了,他建议立即停止其他构思,集中全力发展这一构图,并斩钉截铁地说“就是这样,用刮刀,画大幅,要和真人一样高。的确,这张小构图说明我已‘找到了感觉’和恰当的艺术语言……”

两幅作品反映了两种不尽相同的思路,代表了两个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无论从艺术构思、画面构成、色彩运用等方面,《囯际歌》似乎已经超出现实主义的范畴,而带有现代艺术表现的某些因素,从而为后来《红烛颂》《大地的女儿》《子夜》《疾风》《蓝色记忆》等改革开放以后作品语言的更新变化打下基础。

DsM32FIwoW7prMUfE7MSIfr1ZkGhe7ovi2q8zdqh.jpg

在开幕式后的交流会上,谈到《红烛颂》的构思时,闻立鹏先生颇有感触。他说道:“《红烛颂》正在构思阶段,中央美术学院便组织油画系下乡,因为想画一些比较原始的开阔的风景背景,我去了青海较偏远的村落。当时青海电力不足,晚上经常停电,于是我们便在画室点上蜡烛,那时候是红色的蜡烛,熔点很低,慢慢的桌角的蜡烛就堆成了一堆。蜡烛燃烧后的蜡油便是泪痕,这首先和我的红烛泪主题一致。其次,我的父亲写红烛不是欢庆,而是人生哲理的一种表达,他的红烛是流泪的红烛,充满生命力和热情的红烛,意义很深,而画红烛颂就是画我父亲,我父亲又写过红烛诗,红烛诗的表达意味和红蜡烛的泪痕相互契合,这样我就找到了形象的造型语言。于是,我便着手在背景上画上千万支红烛,来深化主题,表达我内心对我父亲、对无数烈士深深的崇敬。”

YIPi5RuHAfaQorm6FMnVJJT0UrsAB95mTm2bzfft.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本素描  37.4cm x 36cm  1963年

PjhTp8SmWinkoIWVnUA4ENuJQXkZMop1DZ2f8uNl.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本素描  55.6cm x 42.8cm  1963年

QpUYrWjsb0n4Sz2PjHJ2P6QsBHdjFd64kDzLgdhc.png

《国际歌》人物造型  纸本素描  30.7cm x 26cm  1962年


关键字: 内容标签:,,血债,开幕式,烈士,风景画血债 开幕式 烈士 风景画
下一篇: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12月在深圳启动_大展第一次学术委员会_公共艺术-学术-深圳-中国-艺术||上一篇:新消费时代——“他们+”作品展开幕_艺术家-艺术-作品-布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