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战国雄风:古中山国文物展”于天津博物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由天津博物馆主办,河北博物院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协办,共展出中山国的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等文物220件(套)。展览为期三个月,将于12月27日闭展。
此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东出太行•肇建中山”、“车辚马啸•逐鹿中原”、“钟鸣鼎食•生死同欢”,充分展示中山国的历史沿革及社会生活。
中山国(前414年—前296年)古中山国是白狄鲜虞部在今河北省中南部建立的诸侯国,其始建于春秋末年,战国中期达到鼎盛,是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后为赵国攻灭,其存续210余年。1978年以后,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发掘了中山王墓,并勘探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两国中山王墓及城址内外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诸多文物。
重要展品——中山王厝墓中土的铜圆壶,被称为“中山三器”之一。圈足铭文记载了壶的重量和制壶工匠的名字,腹部有铭文182字,是中山国君王为父亲写的悼词,歌颂先王贤明,以及相国司马赒率军攻伐燕国取得战果。
铜圆壶
鸟柱铜盆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物,展览,天津博物馆,,战国,铭文,文物,平山县文物 展览 天津博物馆 战国 铭文 文物 平山县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